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臟「鬧罷工」,得給它配個「崗哨」

「你們爸爸這次很幸運,但之後發生猝死的風險還很大,我建議安裝一個自動除顫儀。爸爸只有一個,錢還可以再賺,你們幾個兒女好好考慮考慮。」浙醫二院心血管內科病房裡,心內科副主任項美香主任醫師苦口婆心地在勸病人家屬。同樣的話,她已經記不得說過了多少遍。

但她很遺憾這次又失敗了。三個子女小聲商量了一會,委婉地拒絕了醫生的提議,「老爸看起來恢復得不錯,應該不會有大礙,就先不裝了。」

每次被拒絕,項美香都深深為病人感到可惜。體內自動除顫儀(ICD)是預防心臟猝死的「利器」,但現實中由於患者意識不夠、經濟不允許等原因,ICD在中國的普及程度還不高。

項美香告訴錢報記者一組對比強烈的數據:2017年,中國心臟性猝死的數量達到54萬,相當於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而體內除顫儀全年隻安裝了3000多台。

院外心臟驟停

存活率不到1%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相當於維持體內血液循環的「水泵」。心律失常會使心臟無法有效射血,就如同「水泵」罷工,進而誘發猝死。

心臟性猝死發生後,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儘早電擊除顫,讓心臟短時間內「重啟」,恢復有效的跳動。研究表明,在心臟驟停發生1分鐘內行電擊除顫,患者存活率可達90%,而5分鐘後則下降到50%左右。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下降7%~10%。心臟驟停4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

然而,多數心臟停跳都發生在院外,這使得很多人錯失了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美國在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普及的情況下,院外心臟驟停的存活率僅為5%,我國更是低到不足1%。

為了爭取到黃金搶救時間,醫學界研發出一種植入體內的自動除顫儀。它埋在皮下,通過導線連接到心臟,時刻監測心臟的跳動情況。一旦病人發生致命性的心率失常,它能第一時間判斷並給予電擊除顫治療。

項美香告訴錢報記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發生過心肌梗死的病人猝死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

曾經發生過心律失常、心跳驟停而倖存的病人,是她勸說安裝體內自動除顫儀的重點人群。

七旬老人再次突發心梗

除顫儀第一時間檢測到心律失常

杭州的周大伯就是一個經歷過心臟驟停的倖存者。他今年72歲,原本是一位中學教師,退休後閑居小區,每天養養花、遛遛狗,安享晚年。

一年前,他突發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急診後還出現了嚴重心律失常,幾乎一腳踏進了鬼門關。幸虧醫生第一時間給他做了電擊除顫和心肺復甦,使他恢復了正常心跳,經過後續治療轉危為安。

但這次搶救給周大伯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害怕脆弱的心臟哪天又「罷工」,下次就不一定那麼幸運了。

為此,他來到浙醫二院心內科起搏器門診顧問。根據周大伯的病情和相關檢查結果,項美香確定他需要植入自動除顫儀來防治心臟性猝死,並為他施行了手術。

不久前,周大伯在小區樓下散步時突感一陣頭暈、心慌,但過了一會又緩解了。他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醫院複診,醫生用體外檢測儀查看了體內自動除顫儀記錄的心律情況——原來早晨周大伯再次出現了致命性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除顫儀第一時間檢測到了這種心律失常,並及時進行了電擊除顫。

媽媽和弟弟都猝死了

35歲IT精英挽回一命

很多人覺得,體內自動除顫儀是老人的專屬,年輕人完全不需要。項美香說,現在年輕人猝死的事件並不少見,「心肌病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位心肌病患者有親屬發生心臟性猝死,那麼他屬於猝死的高危群體,需要及時就醫乾預。」

35歲的徐先生是一位IT精英,事業家庭雙豐收。但他的媽媽和弟弟,都猝死了。年初體檢,他自己也查出了心臟問題,最後確診為肥厚性心肌病。

項美香說,徐先生心肌肥大,正常人約1厘米,他達到3厘米,再加上有猝死家族史,所以屬於猝死高危人群,建議他植入體內自動除顫儀。

徐先生一開始無法接受自己年紀輕輕就安裝除顫儀,簽字拒絕了醫生。但接下來半年,猝死的風險猶如一把利劍,一直懸在他的頭頂,令他寢食難安、工作分心。

最後,他還是回到浙醫二院起搏器門診,請項美香為他安裝了除顫儀。植入除顫儀後的第3個月,遠程監測系統記錄到報警事件:體內除顫儀檢測到了夜間睡眠中的他突發了室顫,立刻予以除顫,把他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

哪些人需要體內自動除顫儀?項美香為我們列舉了以下適用人群——

發生過室性心律失常、心跳驟停而倖存的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等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持續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臟增大、射血分數低於35%的心衰病人;有猝死家族史的心肌病病人;經醫生評估認為存在高危猝死風險的其他情況。

如果出現有上述情況,建議前往醫院心內科起搏器門診,請專家評估,及時治療,防患於未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