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豐: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女性服飾

明代皇帝朱元璋時期(1368——1398)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服飾穿著的典章制度。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元代(1271-1368年)服飾對明朝服飾的影響,重新弘揚唐宋服飾文化,使得明朝服飾的穿著方式和制度,日漸成為古代中國漢族傳統服飾文化中的典型。這些在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墓葬中均有發現。

圖1 太湖地區

1 明代墓葬的發現

目前所知,現出土的明代墓葬中有較多都還有紡織品發現,而這些墓葬多數都集中在太湖地區,包括江蘇、浙江、上海這些東部省份(圖1)。然而,這其中的大多數墓葬都是明代中晚期的,例如浙江桐鄉的楊青墓(1461年),泰州胡玉墓(1490年)等。只有三個明早期的墓葬中被發現有紡織品殘存,並且這三個墓葬均在江蘇無錫。其中最早的一個是陸勳墓葬,可以追溯到1423年即永樂二十一年,明代早期男式的服飾穿著即被世人所知。第二個墓葬是周溥墓,墓主人同樣是為男性,在這個墓葬中,發現了使用棉、麻布料製作的服飾。第三個為一個周氏女性墓葬,其中發現有女性服飾和絲織品若乾,本文將重點介紹這個無錫周氏墓。

2 明代周氏墓

2.1背景介紹

周氏墓葬位於太湖之東,現無錫城市郊。2002年的冬天,來自中國絲綢博物館以及無錫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和文物保護修複專家一起對該墓進行發掘。其棺木上封有石灰漿、沙土和糯米汁,以及一些絲綢服飾。這個墓葬最初是在一項工程挖掘項目中被發現的,在挖掘過程中,墓穴已經有部分被破壞了,而墓中陪葬品等的位置和順序也已被攪亂。考古學家們只在墓葬中發現有一些木製的器物和裝飾品,例如梳子、大頭針等。而保存下來的絲織品服飾則被轉移到中國絲綢博物館進行處理。

發掘小組在墓葬附近發現了一個殘缺的墓志銘,其上記載這該墓主人相關的身份信息:故(?)堂處(士)錢公達妻周氏墓,通過該信息,可以明確該墓主人為周氏,女,為錢姓男子(錢公達或錢達)的妻子(圖2a.2b)。此外還有一方墓志,可以確定周氏夫人逝於永樂年間。

圖2 周氏墓葬墓志銘 2a

圖2 周氏墓葬墓志銘 2b

2.2出土服飾

無錫錢氏家族的祖先最早來自浙江杭州城附近的臨安,屬吳越國統治範圍。吳越國(907-978)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都城為錢塘(杭州),強盛時期有13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全省、江蘇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宋朝時,全家遷往無錫,到元明時期再次崛起。1960年,在無錫軍將山堯歌裡發現一男女合葬古墓,墓主人錢裕(1247-1320),墓葬距離周氏墓葬僅有5公里。這個墓葬中也發現了絲綢和其他服飾。然而,周氏婦女的丈夫錢氏,只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而並非官員。從該墓出土的各式服飾來看,墓主人的穿著僅是永樂年間普通中產階級的服飾風格,由此可知,這個家族可能並不是十分富有。

從歷史資料記載和墓葬出土實物對照可知,這一時期女性流行穿著短款上衣,類似夾克,稱為“襖”。周氏墓葬中共出土有四件襖,其中保存最好的是一件平紋地萬字紋綺襖,該襖上有四條平紋絲帶,其中的三條還很完整(圖3a.3b)。

圖3 出土服飾及其結構圖 3a

圖3 出土服飾及其結構圖 3b

第二層是一件短袖,當地的說法是褙子,類似現在的背心,是一種複雜絞羅織物,非常薄透。該件文物為窄領,纏枝花卉圖案,袖口較寬,有30厘米,因此,可以穿著在長袖上衣外面(如圖3a、3b)。

第三件衣服形製殘缺嚴重,僅保存有部分殘片,是一件織有六角形紋樣和萬字紋的花絹,其整體風格與第一件相似(文物號1649)。

這四件襖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是纏枝花卉和雜寶紋緞襖,其領上有刺繡。該襖已經殘缺,但從殘存部分可以推測出其尺寸(圖4a.4b)。其領子上繡的鳳凰和雜寶雲紋格外引人注目,這也許是彰顯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第一件長袖襖和短袖背心均有對襟領,每件衣服的後開領裡鑲領邊都比前開領窄。領子後片較低的地方要窄於第一件襖,可以看出這些衣服均是量身定製的。

圖4 出土服飾及其結構圖 4a

圖4 出土服飾及其結構圖4b

這幾件襖的另一個特徵是在左側開襟,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蘇州發現的曹氏婦女墓葬(1367年)出土的服飾。一件是左衽雜寶雲紋暗花緞襖,另一件是從右衽的菱格萬字紋花絹襖。明代晚期的女性服飾多數都是從右衽,由此推測,這類左側開襟的服裝很有可能是太湖地區女性服飾的特殊樣式。

除了這幾件襖,周氏墓葬中還出土了四條裙子,比較完整的是一件薄紗裙子(圖3a),該裙有前後兩片,每片又三幅半面料拚縫而成,在當時,面料的幅寬是受限於織機寬度的。裙子總寬196厘米,其中從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寬17厘米。裙片可見八個褶,左右兩邊各四片,相對排列。這種設計是在明代是十分流行的。

另外三條裙子的形製基本相同,第一條裙子(文物號1648)是與那件領口有刺繡的襖 (文物號1647)一樣的暗花緞,這兩件有可能穿著時是配套的一組裙。第二件為雲紋暗花緞裙(文物號1650),第三件裙子為平紋 (文物號1656)。該墓葬中還發現了鞋子、襪子和裹腳布。所有的鞋子都是素緞的,上腳背上部有回針刺繡紋樣,腳後跟處還有緞帶。這三雙鞋子上的刺繡略有不同,第一件是牡丹花卉紋樣(如圖5a),第二件為雜寶雲紋(如圖5b),第三雙鞋上刺有蓮花紋樣(如圖5c)。這些鞋子長約22.5厘米,比我們所想象的清代一般的三寸金蓮要大,而這件紗羅裹腳布,解開以後測量可得,其長200厘米,寬21厘米,其現存形式與當時纏在足上的形製相同(如圖6)。從史料記載來看,在明代,這種裹“蓮花足”的風俗是十分流行的,但從考古發現來看,明代纏足的實際尺寸差不多要比元代理想的小腳——所謂“三寸金蓮”大一倍,可見纏足風氣在此時達到興盛。

圖5 出土鞋子及其結構圖 5a

圖5 出土鞋子及其結構圖 5b

圖5 出土鞋子及其結構圖 5c

圖6 絞經裹足

2.3 組織結構分析

周氏墓葬出土的紡織品多數是絲質的,組織結構多樣。素緞和花緞,是在其附近的錢裕墓(1231年)中首次被發現的,在蘇州曹氏墓中則發現了更多,可見這種組織在明代是比較主流的織物品種,也有部分是平紋地顯花織物。複雜的紗羅織物一般被用於製作背心、衣領邊緣以及一些系帶。從部分殘片可以看出,一些圖案是用平金線在複雜絞羅織物上刺繡而成的(如圖7a-7h)。刺繡是服裝裝飾的主要方法之一,儘管這在洪武年間是被禁止的。周氏墓葬出土的衣服領子和鞋面上都使用了金線釘繡和回針繡的裝飾(如圖8a-8b)。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a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b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c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d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e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f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g

圖7 周氏墓出土織物組織結構7h

圖8 鞋組織結構局部8a

圖8 鞋組織結構局部8b

2.4 紋樣複原

花卉圖案是明代服飾圖案的典型代表。這種紋樣一般是以牡丹或蓮花紋樣較為多見,然而,也有一些會隨著季節變化改變花形,例如牡丹代表春天,蓮花代表夏天,菊花代表秋天,梅花代表冬天(如圖9a-9b,文物號1647、1651)。這些花卉圖案中也時常有飛禽出現尤其是雜寶紋樣。周氏墓中出土的幾件衣服上就有花卉雲紋緞,不僅在暗花織物上,在刺繡中也有這樣的紋樣(如圖10,文物號1647)。明代早期的流行的雲紋圖案是元代設計的延伸(如圖11,文物號1650),這與在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變得流行的程式化的四向靈芝雲紋設計是完全不同的(文物號1644)。

圖9 牡丹花卉紋鞋子紋樣複原

圖10 刺繡紋樣

圖11 雲紋複原(文物號1650)

另外,萬字紋樣也是從元代就開始被較為廣泛使用在絲綢服飾上的紋樣,並且一直流行至明代早期,這種紋樣多出現在平紋織物上(如圖12)。還有部分加入了幾何紋樣偶爾也別具匠心地出現在帶有萬字紋設計的用作披肩的暗花緞上(文物號1646)。

圖12 萬字紋樣局部(文物號1646)

2.5 周氏墓出土服飾的織造技藝

中國絲綢織物的發展與織機技術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一般的幾何平紋織物可以在較為簡單織機上製作完成,而織有雜寶或者鳥類與花紋組合紋樣的暗花緞織物就需要提花織機才能製造完成。然而,周氏墓出土的服飾上的圖案都比較小巧精致。例如花卉雜寶緞,其單個紋樣緯線方向寬度為6厘米,經線方向長度為7厘米(如圖7a),而另一間雲紋緞,其單個圖案緯線方向寬度為6厘米,經線方向長度為12厘米(如圖11,文物號1650)。萬字紋緞圍巾上的紋樣圖案在緯向上也只有6厘米(圖13,文物號1646)當時的織機寬度約為60厘米,因此在在60厘米的幅寬上,這樣的紋樣共有10個循環。然而在經向上,這些圖案紋樣的尺寸是不同的,花卉紋暗花緞緯密為46根/cm(如圖7a,8b,文物號1647),在經向上每個花回為7厘米(共322根緯線),而雲紋緞每厘米有40根緯線,每個花回在經向上為12厘米(共480根緯線)(圖11,文物號1650)。萬字紋緞圍巾上的萬字紋樣共有22根緯線組成(如圖13a,文物號1646)。

圖 13尺寸圖

圖 13萬字紋巾(文物號1646)

這些明代早期絲綢是使用提花織機制造的,這在當時是有明確的圖像記載的,例如《天工開物》等印刷物中的插圖。這類織機在太湖流域浙江湖州雙林地區用於暗花織物的生產。

3結論

元代婦女的典型裝束就是上身一件短襖、窄袖,下身一條寬擺的裙子,曹氏墓葬(1367)出土的各類服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服飾的變化是從1370年,洪武帝對服飾穿著設置了嚴格規定後開始的。例如在這些新的規定中,明確規定了普通男子的妻子只能穿緞紋、綾、簡單的紗羅織物以及平紋織物等種類的淺色絲綢。即使是在禮儀場合,刺繡服飾也是被禁止穿著的。然而,到了永樂年間,這些服飾穿著規定被淡化,因此,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在周氏墓葬中出土了如此精致的,帶有金線刺繡的服飾。

這些墓葬的發現為研究明代早期太湖地區等當時最發達地區的女性服飾穿著和製造特徵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實證。當時紡織生產的主要材料是絲綢,而棉布開始流行是到明代後期。從這些墓葬出土的服飾來看,早在唐代(618-907年)就已經產生的右衽的製造技藝,到了元代,在生產製造中也被廣泛的運用,以及一些紋樣,例如雲紋、萬字紋等圖案在更早的時期也已經被運用在服飾生產中了。從服裝的形製上看,相比較明代中晚期而言,早期的襖和裙的寬度都略寬。無錫周氏墓葬的發掘,無疑為我們研究明代早期紡織品及服飾的發展狀況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歷史信息。

(本文原刊於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新作《中國紡織考古與科學研究》,由趙豐、周暘、劉劍等著,“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原文有注釋及參考書目,本文未予刊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