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奮鬥的追夢人】一位小兒骨科醫生的堅守與責任

人物簡介:

姚瑞翔,漢族,1974年10月出生於塔城額敏縣。

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任。

1998.06-2003.12在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衛生院工作。

2004.01-2007.07在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外科從事臨床工作。

2007.08-2016.11在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骨科從事臨床工作。

2016.12-在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從事臨床工作。

昨日,姚瑞翔正在給小軍做相關檢查。(梁淑芳 攝)

石膏剪、量尺、角度尺、叩診錘,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任姚瑞翔隨時都可以從白大褂口袋裡掏出這些裝備。
去年1月,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外二科細化科室,分出小兒骨科後,44歲的他毛遂自薦開啟小兒骨科診療。
一年來,他和團隊細耕兒科各類骨科病種,將小兒骨科手術的口碑越做越響亮。後發製人,44歲從零做起。
「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與孩子們打交道,不是件容易事。
9日10時,記者到達小兒骨科病區時,姚瑞翔已查完房,正在為一名患兒調整支具。
在採訪中,姚瑞翔說,改變他的,要從兩年前北京兒童醫院的學習說起。
當時,老師接診了一名新疆小患者,孩子是先天雙腿不等長。
「老姚,是你老鄉啊!」「這個手術疆內應該可以做吧?」老師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討論著。
姚瑞翔用如坐針氈形容當時的心情。這件事,觸動他做個像樣小兒骨科醫生的決心。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在44歲――這個同齡醫生已小有所成的年齡,姚瑞翔選擇離開22年的外科領域從零做起。
那時起,他整天泡在醫院裡研究影像片。
記者看到,他的辦公桌上摞著的、觀片燈上插著的、櫃子裡存著的都是患者影像片。
隨意抽出一張X線片,不看標註,只看那骨骼形態,他就能說出是患者第幾次手術時拍攝的、目前恢復狀況如何。
既然比別人起步晚,就要比別人花更多工夫。
說話間,進來一個五六歲的男孩。他叫小軍,因玩滑板車,右臂骨折。
他是專門來「彙報」的。他說:「手指活動了兩百下,一個個數的。」
「不錯,任務完成得很棒。」姚瑞翔蹲下身,向孩子豎起大拇指。
正是小患者的信任和友誼,讓他一直激情燃燒,有了堅守的信念與責任。
關注每個孩子,注重規範治療
骨科小患者的全身檢查講究「望、觸、動、量」。其中,「動」需要孩子配合做特定的動作,查看各個關節活動情況。
怎麼讓孩子信任、配合,這都是難題。
採訪時,一位母親帶三歲女兒找姚瑞翔看診孩子的腿。只見,他並沒有直接上前檢查,而是對孩子說,寶貝幫叔叔關一下門。
當孩子關門回來時,他又說:「再幫叔叔個忙,太熱了,開一下門吧。」一來一去中,他一直觀察著孩子的步態,略帶嚴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柔軟的笑容,「孩子只是膝關節內翻,不需手術,矯正就可以治癒。」
作為一名小兒骨科醫生,孩子治療的好壞影響其人生軌跡。
8歲的小美是一個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又是雙腿不等長的患者。
「雙腿相差4.5公分!」那幾天,姚瑞翔拿著片子反覆琢磨,最後決定放手一搏。
他制定的是分次手術方案。
今年1月,手術如期開展,馬蹄足矯正同時進行,三個月以來,小美想站立和行走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借力取經,讓孩子接受好的治療
比起別的科室,小兒骨科起步晚,新疆如何趕得上內地先進水準,這是姚瑞翔每天盤算的。
一次,一同進修的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師弟的話點醒了他。
作為西部兒科發展聯盟部門,他們經常一起切磋。
「大手術可以請進來,有一部分可以遠程。」姚瑞翔直呼「對」。
去年4月,五歲的玲玲因雙側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住進了該院。
「脫位達到了3度,再不手術就要終身殘疾。」姚瑞翔說,3D列印技術在成人骨科手術中起到很大輔助作用,他決定嘗試引入兒童骨科手術。
考慮到手術難度大,耗時長,第一時間聯繫了聯盟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手術導板,令關節精準複位。」姚瑞翔說,過去都是在手術中測量角度、選擇截骨部位,現在參照3D模型就可提前「實戰手術」,耗時三個小時共同完成了手術。
三個月後,孩子告別了「鴨子步」,恢復到了正常。
去年,姚瑞翔他們完成300多台手術。其中40多台與聯盟部門共同完成。
作為一個臨床一線小兒骨科醫生,為了那份醫者初心,有過苦有過累,但他從未放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