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技術創新是提升供應鏈韌性的根本

製造業是我國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強化創新引領,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政府工作報告還特別提到:開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行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興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8%,連續十二年位居世界首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部長通道”表示,工信部將著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深度和複雜程度持續上升,供應鏈從金字塔模式逐步發展為網狀結構模式,節點不斷增多。以我國為例,全球化大背景下,除了本國產業的自發發展,還承接了不同國家不同類別的產業。目前,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一方面代表我國在世界製造行業當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顯示我國製造業與其他國家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雖然有效地促進了全球分工和合作,提高了整體生產效率,但也造成了生產供應鏈條的脆弱性。一旦某個生產供應節點出現問題,極有可能對整體供應鏈造成影響。疫情之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成為熱門經濟話題,就是因為不同國家疫情狀況不同,經濟重啟存在先後順序,供應鏈難以正常運轉。

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是一次壓力測試。從目前的經濟運行來看,全球沒有因為疫情而陷入供應鏈斷裂的危機,但一些局部問題還是發出了提醒。

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有賴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也離不開技術的持續創新。我國有全品類的工業產業,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韌性的信心基礎。但同時應該看到,我國供應鏈體系建設還並不完善,既有升級壓力,也存在中斷風險。

針對供應鏈中斷風險,學界非常重視供應鏈彈性的研究。所謂供應鏈彈性,是在中斷發生之後,供應鏈恢復到開始狀態或調整到更理想狀態的能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劉璠教授在其著作《供應鏈中斷情境下協同創新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研究》中指出:“供應鏈彈性的構建是應對供應鏈中斷風險的有力工具,呼籲管理者有意識地開發和利用創新能力以應對供應鏈中斷,從而實現在波動和破壞性的全球商業環境中保持供應鏈平穩運行。”

那麽,如何提高供應鏈彈性,為下一次可能出現的“黑天鵝”及“灰犀牛”事件做準備呢?筆者認為,加速推進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是重要環節。

疫情之下,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尤其以中小企業受衝擊最為嚴重。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中小企業雖然規模較小,卻存在於各個節點。中小企業如果大面積停工停產,必然影響到整體供應鏈的運轉。從目前實踐來看,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對於提高供應鏈協同能力有著巨大促進作用。鏈上企業信息充分流動、更加透明,有助於降低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增強企業抵禦風險能力。同時,新技術還能幫助企業實現柔性生產,更及時地反饋市場信息,在此基礎上,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預警體系。

盤和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