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輕人正成為“睡眠特困戶”?|媒體劄記

摘要

中青評論

或許年輕人只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睡眠所存在的問題,並拿出緩解焦慮、化解障礙的行動,他們才能自行走出想睡好卻又睡不著的死循環。

3月21日是國際睡眠日。每年此時,都有大量研究報告、統計數據出爐,反映著人們存在的睡眠問題。比如有報告指出:2020年國民的平均睡眠時長為6.92小時,經常失眠的人群佔比增長至36.1%,其中年輕人的睡眠問題更為突出,有69.3%的“90後”會在23:00之後入睡,其中不少存在入睡困難,年輕人儼然成了“睡眠特困戶”。有一組數據更為驚人,表示中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看到這些信息,那些習慣熬夜或有睡眠障礙的人,怕又要為此輾轉難眠了。

紙上數據的背後,是社會對睡眠質量堪憂人群的關注。在圍繞國際睡眠日的媒體報導中,不少是從生命醫學角度,為睡眠困難戶提供可行性建議、駁斥一些錯誤的睡眠觀念。比如在新華社的文章《聚焦年輕人群睡眠障礙:專家建議成年人最佳睡眠7至8個小時》中,有專業人士表示:“一些改善睡眠的常見方法,如睡前玩手機、喝酒助眠、白天補覺等,其實都是錯誤的觀念。”

到底該如何對待睡眠障礙,專業人士的睡眠建議固然有用,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缺乏執行力,對“睡眠特困戶”來說,他們從不曾放棄快速進入夢鄉的渴望,卻在一如昨日的失眠中錯失美夢。在失眠中思考為何失眠,常常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微信公號“社會學吧”在《睡覺的社會學》中提到:“睡覺不好時,人們會求醫問藥,各種幫助睡覺的藥物和方法也層出不窮。當睡覺遭遇了問題,人們會焦慮、會把睡眠問題化,用現代化的手段解決現代化引發的問題——睡眠不佳。”

“新京報書評周刊”發布文章《深夜不想睡,白天不想起》,該文分析了西方世界中,睡眠時間如何被現代化進程所“蠶食”,導致帶給人無限悵惘的睡眠“剝奪感”:“失眠正是在這一點上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生存的縮影: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裡,我們都感受到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感,感到孤獨和焦慮。那些在失眠時縈繞在我們腦海中的有關人生意義的追問,折射的並不是黑夜帶給我們的煩惱,而是有關白天意義的迷惘。”

村上春樹在小說《眠》中寫道,“我是期待睡去的肉體,也是行將醒來的意識”。有些人的失眠,是在激情澎湃的思緒影響下,主動放棄了“睡眠自由”。比如很多作家是在深夜中,悄無聲息地寫作,這種狀態甚至被他們反覆書寫,而帶有一種“美感”。科比當年也曾說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犧牲睡眠成了提升能力的奮鬥現象。

在國際睡眠日到來前,微信公號“每日人物”採訪了幾個年輕人,聊了聊他們的睡眠故事,文中提到:職場、社交和社會階級壓力導致的身份焦慮和群體孤獨,讓失眠成為常態。此外,不同群體的睡眠狀態也是不同的。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數據,我國73%的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達標,而在大學生中,也不乏資深“學霸”,他們的睡眠時間自然會“讓渡”給學業,本周西北工業大學程澤堃的“學霸時間表”就刷屏網絡引起熱議。

對於怎樣才能睡得更好,自媒體“KnowYourself”談到一點:“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把睡眠當作一件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是把它當作需要被優先考慮的事情。”或許年輕人只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睡眠所存在的問題,並拿出緩解焦慮、化解障礙的行動,他們才能自行走出想睡好卻又睡不著的死循環。

身心健康始終是討論睡眠問題的第一落點。“睡眠是生命進化的一種本能現象,連螞蟻,蒼蠅都要睡覺,人類更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年輕人自以為能熬夜,一天僅睡5個小時,持續幾十年健康問題就會來。”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的話,其實並不高深莫測,對這種關心和勸誡,年輕人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媒體劄記,中青報評論員帶您品評一周時事,我們下周再見。

撰文/白毅鵬

編輯/黃帥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