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一直往地下挖,能挖到美國嗎?

文章來源於費米科學

在地球挖一個洞

人跳進去會從另外一邊掉下去嗎?

這麽有趣的問題

還是可愛的粉絲留言

當然要馬上安排起來!

一直往地下挖會掉到哪裡

記得小學去阿爾山的天池玩,導遊一本正經的跟我們介紹道,這個天池特別的深,連著美國的一座噴水池,如果幸運的話,可以看到從美國遊過來的小鴨子。

小時候的我還真的信了,後來雖然知道被騙了,地心那麽熱,即使真過來那也是隻熟鴨子,但也一直以為我們腳下正對著的就是美國。

而且不知是受了誰的誤導,我周圍的朋友中,有不少也以為挖穿會去到美國。

但實際上,即使真的挖穿了地球,我們也去不了美國,而是掉去南美洲

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關心,自己的腳下究竟正對著的是哪裡,這種對應的地點,還有個專業的定義,叫做對蹠點,是指地球直徑的兩個端點,二者的經度相差180°,緯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但是由於地球表面有超過70%是海洋,所以世界上很少有兩個城市剛好互為對蹠點,而我們就是幸運的少數城市。

從北京的中心挖一個洞,你會出現在阿根廷東南沿海內側的潘帕斯大草原,從上海的中心挖一個洞,則會出現在阿根廷附近靠近烏拉圭的薩爾托。

潘帕斯大草原

挖地球大賽

我們對於挖穿地球,只是停留在好奇上,網上也有些無聊的人,記錄自己用鏟子挖地球的過程,但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卻正式的展開了一場battle。

這場“打洞比賽”源自於美國海洋物理學家沃特·蒙克的一個想法,1957年他首次提出了在大洋底部打一口穿透莫霍面的超深鑽井,以此對地球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因為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所以選在海底鑽探,可以節省一些路程。

1957年,一批具有相似想法的美國科學家,正式向國家科學基金會提出了「莫霍計劃」,次年計劃獲得了基金會的資金支持,研究人員們就興奮的開挖了。

1961年,莫霍計劃取得了初步的進展,負責鑽探工作的CUSS I號鑽井船,成功在墨西哥瓜德羅普島近海,鑽了5口深海鑽井,這些鑽井最深達到183米,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深海海底打鑽成功

可是此後就沒有取得突破了,在深海鑽進200米已經是當時操作的極限。

CUSS I號鑽井船

但此時計劃的預算卻在快速增長,到了1965年,計劃費用已經高達1億多美元,是早期計劃的6倍。

高額的費用沒能換來有價值的成果,基金會已經慢慢對這項計劃喪失了信心,雪上加霜的是同期的載人登月「阿波羅計劃」前景大好,於是莫霍計劃失去了撥款,只得終止研究。

阿波羅11號留下的標誌性照片

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

美國放棄了,而競賽的另一方蘇聯的「地球望遠鏡計劃」,卻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

由地質部牽頭,聯合了全蘇聯150多個部門參與到計劃中,在北極圈附近的科拉半島建起了神秘的「科拉超深鑽井」

並且投入了大量資金,據說當時所有參與項目的人員都能獲得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月薪甚至可以達到當時大學教授一年的收入,而這全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挖到地下15000米

科拉超深鑽井的部分工作人員

和美國一樣,計劃面臨著重重困難,鑽頭每往下挖100米,周圍的溫度就會升高大約3℃,同時壓力也會隨著增加,長時間在高溫高壓的狀態下工作,使得鑽頭變得非常容易損壞。

而且幾公里長的鑽杆自身重量也是不小的負擔,經過反覆的嘗試,選擇了輕鋁合金作為鑽杆材料,並量身打造了地質鑽頭,鑽探計劃順利展開。

從地表到7000米的過程都比較順利,隨後鑽頭進入到了一個相對脆弱的岩層中,在繼續下挖的過程中,周圍的岩石開始塌落,碎石卡住了鑽杆。

操作人員在提起鑽杆的過程中,鑽頭又意外掉落,這樣的事故不斷發生,也因此影響了鑽探的進度。

但在強大的資金支持下,經過好幾年的努力,終於迎來了首個歷史性時刻

1979年6月,鑽孔深度達到了9584米,打破了美國奧克拉荷馬州Berthar Rogers超深鑽孔保持的世界記錄,從此鑽頭每前進的1米,都是在創造歷史。

但這並不容易,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升高也越來越快,據當時工作人員統計,12262米預期溫度為100℃,但實際達到了180℃,在如此高溫下人類已經發現的大部分金屬,都成了軟柿子。

鑽頭快速磨損,沒用幾下就報廢了,需要從將近1萬米的深度升上來,換好再下降繼續鑽,這一來一回就需要7、8個小時,而這樣的重複每天都要進行很多次。

成功進入1萬米岩層後,鑽頭和鑽杆的自重超過了200噸,加上周圍岩石的摩擦力,鑽杆被擰斷了好幾回。

為此,蘇聯專家開發出了不依賴地面馬達,可以自動旋轉的牙輪鑽頭,並使用沖洗液為鑽頭潤滑、降溫和帶走岩石碎屑。

這些都在不斷加重人力物力的負擔,好在付出換來了收獲,1983年首次突破了12000米深度。

按照這個速度,很快能達到15000米的目標了,可之後的6年卻隻前進了262米,之後受到國內政治、資金不足和技術原因等多重限制,鑽探工作最終停留在了12262米

但鑽探過程中收獲的各個深度的岩心標本,為地質學家研究地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研究持續了數年,直到2006年因資金耗盡結束。

封死科拉超深鑽洞口已經生鏽的金屬帽

上面的深度還寫錯了

後來,2003年美國重拾莫霍計劃,改名為「綜合大洋鑽探計劃」,2004年我國也參與其中,而此時的目標已經不是挖穿地球,而是為人類研究地球變化、了解海底世界、勘探各種資源開辟一條新途徑。

2008年卡達的阿肖辛油井抵達了12289米,首次打破了「科拉超深鑽井」的記錄。

2011年庫頁島的Sakhalin-I油井又成功突破了12345米,不過以垂直深度來看,科拉超深鑽井還是最深的那個。

已成廢墟的科拉超深鑽井

地球究竟能不能挖穿

科拉超深鑽井是地球上最深的人造物,但這一深度和地球半徑6378千米相比,隻佔到了0.19%。

而且根據測算地球內部的溫度,可以達到6000℃,以人類目前擁有的科技和材料是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溫的。

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說不定哪天科學家們就發明出了,可以抵禦高溫高壓的強悍材料,但科學家們卻說:即使未來人類可以挖穿地球,也不能這樣做

因為地球內部有大量滾燙的岩漿,如果大量噴出,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地球是一個密封的球體,挖穿後壓力勢必會有所改變,地球自轉會隨之變快或是變慢,這將會導致怎樣的後果,誰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如果挖穿能掉去另外一邊嗎

雖然挖穿地球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了,但幻想一下高速旅行還是可以有的。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最簡單的狀況,沿著地球的自轉軸打洞,這樣就可以忽略地球自轉的影響,在洞的兩端緊緊扣上蓋子使洞內真空,這樣就不用考慮空氣阻力,假設地球是密度均勻的球體,而且洞壁完全隔熱,然後出發!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1g(約9.8m/s²),隨著不斷的深入引力逐漸變小,加速度也隨之逐漸變小,但同時下落速度在不斷增加。

到了地球中心,引力為0,但此時速度已經達到最大值,所以可以衝過地心,向另一端飛去。

越過地心後,受到和運動方向相反的引力,所以開始慢慢減速,隨著離地心越來越遠,引力逐漸增大,使得到達洞口另一端時速度降低到0。

於是受到引力影響會重新下落,飛回原來的洞口,然後不斷持續這個過程。

如果把洞換到赤道,那自轉就無法忽略,水準方向上就會有一個速度為464m/s的力(自轉線速度),受到這個力的作用,不可避免的就會撞到洞壁上,在完全彈性碰撞的情況下,這種碰撞就會持續不斷,一般人都是受不了的。

況且實際情況更加複雜,跳進洞裡究竟會經歷什麽?還是讓勇敢的人先跳跳看吧。

文章來源於費米科學,轉載旨在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