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余永定:提振經濟仍需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

  意見領袖 | 余永定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面臨的最突出問題,由於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表現差強人意,特別是CPI增速過低、PPI持續負增長,中國有必要采取更為強有力的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財政當局有必要提高赤字率、增發國債;貨幣當局應該進一步降低基準利息率。

  刺激消費固然有助於增加有效需求,但消費是收入的函數,在目前情況下,消費需求難以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第一動力,啟動經濟主要還是要以政府主導或支持的基礎設施(包括新、舊軟、硬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為突破口。基礎設施投資不僅可以直接創造有效需求,還可以通過“擠入效應”推動私人投資。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長可以帶動消費增長,從而形成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至於債務和高杠杆率問題,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中國企業部門更加依賴債務融資特別是銀行貸款。企業杠杆率過高,容易由於外部衝擊或內部經營問題而出現債務違約,但中國企業杠杆率過高有其特殊性。

  例如,中國和美國企業對外部資金的依賴程度相差不多,中國企業的杠杆率大大高於美國企業的重要原因,是美國企業主要依賴股市融資而中國企業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融資。但當前中國銀行體系較為健全,不良率基本不超過2%,從撥備等各項指標來看都較為健康。此外,中國政府部門債務所佔GDP比重也不高,即便考慮到地方債務,中國的政府財政狀況仍遠好於大多數發達國家。

  因而,中國無需過於擔心企業杠杆率過高而不敢采取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

  政府財政可持續的關鍵取決於GDP增速和利息率水準,政府部門當期債務所佔GDP比重究竟多高並非最為重要的問題。如果能夠保證較高的GDP增速和較低的利息率水準,就不會因債務問題而出現財政危機。

  在此基礎上,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一定要明確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總需求不足。中央所說的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的觀點是非常正確、非常重要的。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應該建立在這一判斷的基礎之上。

  二是基礎設施、技術改造創新和產業鏈重塑投資,應該成為啟動2023年中國GDP增長的一個重要方式。要啟動經濟,我們希望增加消費支出。通過使收入分配均等化、采取一系列消費便利化措施,調整稅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助於增加消費。但是就像中央所講的,“消費是收入的函數”,如果收入不增長,消費是很難增長的。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大規模的投資啟動經濟,那麽消費增長速度就會提高,中國經濟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三是未來實現上述目標,我認為應該進一步增加財政支出,增發國債。中國不要害怕增發國債,中國國債佔GDP的比還是比較低的,中國的國債市場規模並不夠大,不夠深,擴大國債市場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所以要增加財政支出,增發國債。

  央行應該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中央銀行比較重視降低準備金率,準備金率下降是必要的。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降低基準利率。至於貸款的發放和存款、貸款利息率應該讓商業銀行根據商業原則自行決定。

  增加財政支出、增發國債、降低利息率,應該是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特點。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提振市場信心和執行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我相信,中國經濟一定能在2023年向世界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導、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