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發地豆製品售賣區陽性樣本多,專家建議不生吃豆腐豆皮

6月19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新發地市場環境采樣中,水產、豆製品局部售賣區域陽性樣本較多,環境汙染較重,建議市民妥善處理赴新發地市場所購的冰凍海鮮、豆製品等食物。

豆製品都分哪些?又該如何安全食用豆製品呢?專家表示,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豆製品,購買時注意生產日期、是否有異味等,“近期盡量不要生吃豆腐、豆皮等,加熱熟製之後食用”。

資料顯示,豆製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我國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製品的國家,有豆腐、豆腐絲、腐乳、豆漿、豆豉、醬油、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多種豆製品。

“豆製品是我國老百姓獲取蛋白質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能聽風就是雨,一棒子打死,什麽豆製品都不吃了。”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專家委員會成員、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說。

疫情之下,怎樣更安全地選購豆製品呢?他建議,購買豆製品一定要去正規渠道購買;購買時要注意是否過期、是否有異味等,“尤其一些發酵豆製品,例如豆乳、豆豉等,氣象炎熱,是肉毒杆菌食物中毒高發期,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此外,阮光鋒提示,近期盡量不生吃豆腐、豆皮等豆製品,最好加熱熟製之後食用。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每年大豆消費量1億噸以上,2019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進口大豆8851萬噸。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師王遼衛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國大豆消費已經形成食用和飼料用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滿足國內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80%用於加工豆粕,20%加工食用油;國產大豆主要用於直接食用、加工豆製品和大豆蛋白,少量用於生產非轉基因豆油和豆粕。國產大豆蛋白含量、價格均高於進口大豆。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李嚴 校對 張彥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