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人性話題:如何喚回信任

導讀

他人欺我辱我,何以堅守赤子之心?際遇坎坷世道不仁,如何相信未來可期?現代人的信任危機蔓延,由個體推及家國:在人際關係中,因為無法建立或重塑信任體系而導致普遍的安全感缺失;更為極端的是一概不信、一意孤行的“廢青”,內心的暴戾衝突扭曲為變態型人格。

喚回信任,僅僅從精神分析或社會治理的角度來看是不全面的,需要哲學的治療。在中國傳統哲學中,世界是一面鏡子,能照出信任危機表象下每個人無處安放的靈魂。

現代人的信任危機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靖安司司丞李必與死囚犯張小敬聯手抓捕入城的匈奴狼衛,起初李必對張小敬的能力有所懷疑,而張小敬也對李必的動機心存質疑。後來,他們一路相互配合、並肩作戰,在不斷鞏固的信任體系中堅守了初心。正如馬伯庸在談及創作時說的那樣,雖是發生在古代,呈現的卻是現代故事,探討的是人性話題。

在愛情婚姻關係中,“懷疑猶如生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知乎網友“蘇雅琪”說,懷疑和背叛會改變人的婚戀觀,因為害怕而缺乏安全感。

在當今職場中,年輕人頻繁更換工作崗位的不在少數。一腔熱血被澆了冷水,聰明敗給了細節,便很難等到“信任之後的托付”。

師風師德敗壞、醫患關係糾紛、保險理財陷阱、公益慈善黑幕……民生領域的信任危機,通常陷入“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的困境。而社會誠信體系的不健全,讓失信者逍遙法外,守信者卻寸步難行。出頭無路、賺錢無門的自卑與戾氣,變成了在社交網絡中被不斷放大的偏見和懷疑,成為衝突的根源。

懷疑型人格潛在的衝突

過往的生存經驗通常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輕信別人是一種合理的防範,但如果這種懷疑發展成太過敏感而近乎神經質的心理,就成了心病。

精神分析學家卡倫·霍妮說,懷疑所帶來的內心衝突,使人陷入焦慮、沮喪、猶豫、遲鈍、孤僻等狀態。不沿著漫長而曲折的道路追溯下去,不認清遮蔽在問題之下的衝突,眼下的矛盾和困擾是不可能解決的。

大約每個人都曾有意或無意地感受過三種懷疑型人格潛在的衝突:

親近型——無助的“小可憐”,卑微的“老好人”。說服自己喜歡信賴遇到的人,盡力滿足別人的期望,根據他人的看法來進行自我評價。低調行事和“與人為善”換來的是欺騙、踐踏和利用,虛假的和諧被打破,由此陷入更深的痛苦。

對抗型——誰也不信,就信自己。世界是個競技場,生活就是一場對抗。懷疑別人對自己的感情和意圖,使出渾身解數去反抗。面對友好和溫情,要麽將之視為愚蠢的表現,要麽認為那是別人企圖利用自己。

逃避型——堅持獲取第一手信息,不願聽信他人的說法。當外界事物突破自己所設的界限時,就會冷若冰霜或惡語相向,全部的選擇都服務於一個主要目的:不介入。

過度自我控制、武斷的自以為是、飄忽不定的防禦體系……從精神分析學上來看,這些人格因素的存在,似乎決定了信任危機不可消解。畢竟,精神分析作為醫學的目的是治愈,而在面對信任危機的時候,或許更需要哲學上的和解。

從信任到信仰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無人有意作惡,惡只是來自無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尚傑說,哲學治療針對人的靈魂,需要更超脫、更有勇氣、更孤獨並且更有信念。而這些恰是“厚重而複雜”的當下所稀缺的。

哲學和解的背後,是內心的獨立,是情感的自然發生。既不一味反對別人的意見和信念,也不一味地接受,而是建立自己的價值信仰體系並將之付諸真實生活。

哲學和解的背後,是獲得承擔責任的能力。生活是最好的治療師,苦難、友誼,或者宗教體驗,在諸多經歷中總有一個足以改變人格和價值觀。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乾春松說,中國哲學因為注重道德修養和生命體驗,所以關於人性的理論十分發達。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家的“言善信”以得內心的自由;法家的“信賞必罰,以輔禮製”,以及中國哲學在融入外來理論後的兼容並包,在信仰、教化和審美層面找到了“最大公約數”。

有了靈魂的安放,才有行為的篤定。《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哲學的引領能提升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反思和學習的能力,檢討自己對困境應負的責任並理解它,進而達到知行合一。由此催生出兩種人格品性,即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無論這些責任關係到的是子女、家庭、同事、組織,還是國家。

一是自信。正如王陽明所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隻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只有自尊自信的人才知道如何尊重和相信別人。無論際遇如何,心皆不被蒙塵。用宇宙的眼睛看世界,那將是一種無比遼闊的俯望。二是實乾。將自己的潛能變成獲得的成就。從誤解中反省過失,把更多幫助和關懷,施予那些看似與你無關卻不幸的人。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19年第9期 原標題:《喚回信任》

作者:余菀

主編:孫愛東

編輯:楊建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