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影《莫迪利阿尼》:了解一群畫家,而非看一位畫家

人們熟悉藝術家莫迪利阿尼筆下的女人,頭部傾斜,脖子細長,核桃形的眼睛,多數不點眼珠,塗上一片淡藍色,好象山中秋天的湖水。但是,當筆者數年前有機會直面莫迪利阿尼的真跡時,卻發現,那些傳說中不點眼珠的美目,其實都有著淺淺的層次將瞳孔與眼周分開,若光線變動,細瞧之下,眼裡所泛出的光澤,流露著無限的哀怨。線條精準穩定,色彩沉著,造型簡潔,表現手法優雅的畫面,與藝術家充斥著酒精、毒品的瘋狂漩渦的生活形成截然不同的兩面。

上海電影節上放映的電影《莫迪利阿尼》在展現這位三十六年的生命如流星般劃閃耀藝術天空的藝術家時,非常重要的,甚至重要過主人公莫迪利阿尼的那個部分,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呈現了上世紀二十年代莫迪利阿尼所處巴黎繪畫界的時代氣氛。

無數藝術天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巴黎湧現——瘋狂的色彩大師蘇汀,低鬱沉重的鬱特裡羅,設色濃鬱的裡維拉,明亮性感的奇斯林等等一一在電影裡亮相,那是蒙馬特高地最美好的時代。各種藝術思潮互相碰撞,藝術家們波希米亞式的放蕩不羈的生活,都讓人有無限遐想。繪畫“市場”也異常繁榮,直言不諱的畫廊女老闆、有錢沒品味的美國大收藏家、收藏家寡淡木訥的夫人、急不可待的藝術經紀人……輪番出場,圍繞著藝術家們,構成了豐富的藝術食物鏈。

電影裡的畢加索此時儼然一位名利雙收的成功藝術家,既能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又能名聲赫赫。當畢加索帶著莫迪利阿尼去郊區拜見老態龍鍾的雷諾阿時,雷諾阿一邊張嘴吃著由年輕貌美的助理喂飯,一邊告訴莫迪,自己的別墅是兩張畫換來的,而一張沒有畫花的花盆就換了羅丹一件不小的雕塑……顯然,錢操控著、困擾著巴黎的畫家們,與今天的藝術圈生態無甚本質區別。

畢加索與當時巴黎最有名望的“沙龍女主人”斯泰因夫人交往甚篤,時時挽著胳膊出入各種社交場合。電影中對斯泰因夫人的塑造十分有趣,斯泰因家的客廳牆上掛滿了“巴黎最好的現代繪畫”,她說過“藝術家的任務不是去感到絕望,而是去尋找對抗虛無的方法”這樣的話,她幫助過許多人,但她也驕縱、勢利、貪吃,對自己充滿信心,莫迪裡阿尼遵囑去她家畫肖像時,側影中的她腆著肚子,仍執著於面前的甜點。其實,作為一個意大利裔的猶太人,在當時的巴黎,有些與藝術圈格格不入,生活在人們的冷漠無情中,莫迪裡阿尼的作品,是他內心受壓抑的真實寫照。

但不可否認,正是這一巴黎藝術界群像的塑造和描寫,讓《莫迪利阿尼》這部電影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不那麽單調而面目模糊。他幾乎就是以一種瘋狂、絕望、病態的自我毀滅的方式在創作,與以畢加索為代表的當時主流藝術派畫家相較量,以體現個人精神價值的存在。如果將畫家創作的原動力僅僅歸結於近乎慘烈的愛情,則太過浪漫主義,也是單薄的。

一生窮困潦倒、脆弱敏感、反抗中產階級主流趣味的莫迪利阿尼怎麽都不會想到,在他逝去九十餘年後,他的作品價格紀錄會由一位中國富豪舉牌創下。(徐佳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