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京報:質疑奔馳女車主“臨陣退縮”,勉為其難了

從3月27日喜提新車、發現漏油,到4月16日深夜拿到和解協議,對西安奔馳女車主來說,20天的維權歷程,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而,維權成功的車主想抽身,很多人卻不“允許”,這也讓此事了猶未了。

輿論場上,有網友質疑,奔馳女車主“臨陣退縮”,沒有再繼續為廣大的車友發聲,是“叛變”,更有人惡意揣測:奔馳或許會通過“補過生日”的方式偷偷給他們塞200萬“封口費”。

無奈之下,17日下午,西安奔馳女車主家人稱,決定放棄補辦生日會這條補償,並表示個人信譽和價值要高於經濟補償。

一、女車主和解,不等於她就欠了“道義債”

說實話,看到最初的和解協議時,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猜測,換車、退服務費、10年vip,補過生日,事情“鬧”得這麽大,只有這些嗎?怎麽可能?會不會還有不公開的補償協議?

公眾的狐疑並不奇怪。面對一場“事先張揚”的維權行動,一般人產生一些亢奮的情緒,稍微想多一些,實在也在情理之中。

他們之前的期望有多高,和解時的失望就有多大,所以看到補償條款竟如此克制,難免有些情急。這個時候,很多說法不排除以訛傳訛的成分。

目前尚不清楚“200萬封口費”最早從何而來,但這樣的揣想無疑有著厚實的社會心理基礎,也是對有些人預想的迎合。以至於一言既出,很多人根本不假思索就紛紛傳開了。

之所以會產生如此想象,與類似事件的善後處理手法以及很多人的生活經驗有關。不客氣地說,不少維權事件在經歷了輿論的喧囂之後,往往會私下解決。

即便如此,外界也不該因此事在“消費者維權史”上的標誌性意義,就對她進行道德綁架,將其推上為生民立命、替大眾發聲維權的輿論前台,而不允許她回到私人生活的小天地去。

毋庸置疑,“奔馳女司機哭訴維權”是公共事件,但她的訴求點是個人權益,她個人承載不了“對抗大反派”的重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其選擇無損他人權利,就無可厚非。跟4S店、汽車商家死磕,當然會被視作“公民為權利較真”,但久耗也意味著得耗上不低的時間精力成本。在這筆成本面前,當事人勢必會有所權衡,與對方在互有妥協的基礎上達成和解,也很正常。

的確,奔馳女車主的訴求最終得以成全,跟輿論的“助攻”不無關係。若非輿論持續發酵,她能否如願以償,確實還存在變數。但這不等於她就欠了“道義債”。

她將此事帶入公共視線,也將“不鬧不解決”的維權困境、拿“三包”做擋箭牌的做法和金融服務費等潛規則帶出水面,這不乏公共價值。輿論更該圍繞這些問題去深入探討制度性解決辦法,而非逼著奔馳女車主繼續當“烈士”。

二、個體維權改變不了其他消費者境遇

而從奔馳女車主和解後遭到質疑也能看出,汽車銷售領域有太多積弊,若都要解決起來,也可能要走一段不短的路程。所以他們內心需要這麽一個“維權代言人”,說出他們內心的痛點,解決他們面臨的難題。

紛繁的現實一再表明,當下消費者仍面臨十分艱難的維權現狀。同樣是奔馳消費糾紛,能夠坐到車蓋上、且條理清楚地把問題說清楚的女碩士,就成功維權了,而其他人則可能千難萬難。

來自中消協的數據顯示,2016-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投訴與谘詢信息系統數據裡,汽車產品(含零組件)的投訴從1.5萬件/年,上升至1.9萬件左右/年,投訴解決率有所下降。

汽車消費維權難主要表現在五大方面:經營者巧立名目,消費者辨識難;經營者不提供憑證,消費者取證難;產品質量出現糾紛,消費者鑒定難;經營者推諉扯皮,消費者協商難;維權涉及問題複雜,消費者投訴解決難。

一個個“難”就是一個個“坑”,困擾著人們的維權行為,鬱積已久,一旦出現一個伶牙俐齒的奇女子,就好比一根救命稻草,公眾的期待自然會瞬間爆棚。

每一樁成功的維權個案,都會推動公共利益的增進,但這並不意味著,個案會改變其他消費者的窘境。

至於那種把自身遭遇寄托在通過女車主維權的想法,更不現實,對女車主本身也不公平,是一種不堪承受之重。

消費環境的改變,首要是強化監管。監管到位了,法律給力了,也就不用消費者個體坐車蓋了。而女車主坐車蓋,能維護的只有自己的權益,質疑她“臨陣退縮”,在她身上賦予過多的“維權鬥士”意義,是強人所難,也不可能改變消費者維權難的境遇。

斯遠(媒體人)

編輯 王言虎 實習生 葛書潤 校對 陸愛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