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獅子王》口碑撲街了,但中國還是拍不出來

作者:洛弟

與其為《獅子王》的好與壞擔心,不如想想這個問題:

中國電影特效工業,何時能承載一部《獅子王》,承載中國人對大自然的無盡嚮往?

《獅子王》哪怕“爛”

也值得帶娃去看

此前的暑期檔預測裡,我們對《獅子王》充滿希望。

在局勢瞬息萬變的兩個月裡,也別管土豹子洋獅子了,能救市就行。

隨著幾部重磅作品的“暫別”,《獅子王》在暑期檔的贏面,看起來更大了。

可等昨日影片公映,我們看過成片後,開始擔心自己之前是否盲目樂觀。

對它面向觀眾的表現,我們產生了兩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是:成年觀眾還認這部《獅子王》嗎?

去年11月23日,該影片首款預告片發布,一舉登頂2019年公映電影預告片全球點擊率冠軍時,我們對此沒有絲毫懷疑。

但到了昨晚,狀況變得讓人揪心。

影片北美公映當日,美國影評網站“爛番茄”解禁了影片口碑,影評人給出的“新鮮度”為67%,剛過及格線。

截止目前,分數已跌破60分及格線,定格在58%,顯示為“爛”。

對這部合家歡CGI童話大片,成年影評人們給出的評價並不積極。

而當影片在中國大陸公映之際,《獅子王》的豆瓣條目也釋出評分,第一批中國觀眾給出的評分為8.1。

隨著評分人數增多,兩萬餘人給出了7.5的中評。這就麻煩了。

我們一貫知曉,中外觀眾對於老IP翻拍的“情懷分”,會在各大影評網站上,造就一波口碑奇跡。

顯然,奇跡在《獅子王》身上消失得一乾二淨。

差評集中在兩點,第一是動畫版的童話故事,轉到CGI全仿真環境帶來的違和感。

當辛巴、彭彭、丁滿全部變成幾可亂真的雄獅、疣豬和狐獴時,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也隨著這種真實降臨。

動物如何能說話,怎麽能發出人聲大笑?“正在長身體”的少年獅王,如何能違背食肉動物捕獵天性,去跟斑馬羚羊和諧相處,還靠吃蟲子長大?

“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拿著老版的世界觀去看新版,這些也不算大問題。

但第二點,則很難找出另一個觀看角度讓自己舒服:故事沒新意,完全複刻老版。

導演喬恩·費儒此前曾經表示,“真獅版”《獅子王》的創作重點,並非故事本身,而是全新的呈現形式。

按說,作為一部動物出演的“陽光版《哈姆雷特》”,《獅子王》的故事原型已經傳承了四百年,沒必要改。

可對於熟知原版故事的觀眾來說,他們想要的新鮮感,可能不是全新視效就能給的。

其實平心而論,《獅子王》的劇本放到今天,依然不弱於同期好萊塢流水線產品。

但二十多年來,這些流水線“仿品”已讓觀眾飽和,好萊塢經典故事原型的套路化,是最易讓觀眾望而卻步的因素。

它的一切新鮮感,也許更易被沒有“情懷負擔”的少年兒童接受。

到此,才有了第二個疑問:小觀眾們能撐起多少“小獅子”的票房?

這要量化統計,比較困難。

即便如國內,有貓眼、淘票票一類使用範圍極廣的購票平台,足以采集非常可信的用戶年齡數據,也沒辦法準確統計,因為許多未成年觀眾是沒有自主消費能力的。

家長買票,帶孩子去看,永遠是少兒向電影最常見的消費模式。

我們不敢保證“帶娃看片”能為《獅子王》帶來多少票房。

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兩個疑問無傷大雅,即便存在,也不會影響影片票房的大勢,因為它會是暑假裡,不少中國家長哪怕拖著孩子也要去看的電影。

“真動物電影”

是中國人的科教片

對中國人來說,一些電影可以作為教材,哪怕它們並不是《宇宙與人》一類的科教片。

自然科學作為必備的“課外素養”之一,是中小學生家長意識裡抹不去的存在。

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的參觀主力,永遠不會是消夏的退休市民、從事研究的科研人員和相對小眾的民間愛好者。

假期裡的孩子們和家長,以及老師和小黃帽們,背水壺揣麵包,組成了自然科學類博物館裡最常見的大隊人馬。

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這種課余時間的“自然科學教育”,都以脫開課本的形式,成為不計入考試成績,卻絕不可少的存在。

因而,當CGI在大銀幕上,複原種種存在或存在過的動物時,這種結合劇情故事的“動態大自然”,自然容易成為現象級爆款。

這一種觀影現象的開始,始於1997年。

說到這兒,我們必須解釋一個誤區:被我們稱之為“童年回憶”的《侏羅紀公園》,在2013年的3D版重映前,從未被內地正式引進過。

但1997年,系列第二部《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引進國內,連同當時內地VCD機、盜版碟市場的興起,成功掀起了一場“恐龍熱”。

人間難見的“恐龍復活”奇觀,通過CGI技術呈現給了20世紀末的世人,集合動物題材、科幻片、災難片於一爐的的設定,凸顯了人類在地球曾經的龐大統治者面前,近乎齏粉的渺小。

其後,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地,成為暑期、國慶長假熱門旅遊景點,關於恐龍的少兒科普類書籍也暢銷一時。

而片中人類與猛獸的辨證共存關係、面對高速發展的科技所應有的態度,也在一時間內成為社會話題。

然而,這股CGI“真龍電影”造成的恐龍熱還沒完。

2000年,迪士尼出品的《恐龍》引進內地,再度引爆了國內恐龍狂潮。

這部為了“等技術”耗費12年才製作完成的影片,成為2000年度投資最大的作品。

《恐龍》的故事裡,不再有人與恐龍的糾葛,而是在隕星撞擊地球的“恐龍末世”,一支食草恐龍家族在惡劣環境與天敵追擊下,前往新棲息地遷徙的故事。

片中的恐龍說了人話,也有了人類般的喜怒哀樂,更沒出現CGI動物角色常見的“面癱”。

而食草恐龍與食肉恐龍的對立關係,則成了最具辨識度的恐龍物種大展示。那些年,不少孩子記住了劍龍、腕龍、暴龍的長相與名字。

之後,以動物為主角的自然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等,也在國內公映後,獲得了極高的討論度。

“真動物電影”在國內的熱度,並未因為同類影片數量有所下降而降低。

2016年,迪士尼“真人系列”的新作《奇幻森林》,在內地斬獲9.76億票房,其實是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高速崛起以來,第一部殺進來的“真動物電影”。

毫發畢現的細致重現,不僅征服了中國觀眾,也在原產地北美成為年度票房第五名。

這也體現了觀眾對CGI“真動物電影”另一大關注點:技術進步。

究竟如何呈現叢林之王的每一根毛髮,具體的技術種類,大多數觀眾並無興趣細究。

但呈現的效果,是大家爭相觀看的:當《獅子王》首款預告片釋出,人們被小奶獅辛巴萌得滿地打滾之餘,也沒忘了盯著它的小腦門兒數毛毛。

後《阿凡達》時代,觀眾們開始對“唯視效論”的特效大片,呈日漸包容開放的態度,即便一部作品劇本、表演等“軟體”存在問題,也不會影響人們對它出色特效的讚譽。

基於這兩點,雖然《獅子王》國內票房艱難破億,但一段時間內的後續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

想看下一部

永遠要等好萊塢?

這一類“真動物電影”,在中國自有特別的成長氣候,那麽在外國呢?

美國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對不同類型的票房統計,區分非常細致。

其中有一個類型,叫做“CGI Star”,意為由CGI角色作為主人公的電影,其中包含科幻片、動作片、動畫片,也涵蓋了怪獸、童話、超級英雄等題材。

必須得承認,“真動物電影”在這類影片的北美票房前55名中,所佔的席位並不多。

恐龍、獅子和猩猩們,要跟變形金剛、納美星人、火箭浣熊和綠巨人們競爭,著實有點招架不住。

但總體來看,這一類電影的票房成績,依然喜人:《奇幻森林》位列第五;彼得·傑克森版《金剛》歷時15年,仍保持在第13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1.25億票房,成為榜單裡的文藝之選。

即便不會成為主流,這一席之地也無可撼動。

觀眾對自然永不止息的渴望,對視覺效果更高、更精、更細致的追求,這一點不分中外。

唯一的問題是,每一次對大自然的複製,都需要更富於革命性的特效,以及背後架構更堅固、運行更無阻的特效工業體系。

於是,好萊塢在等好技術,中國觀眾在等好萊塢。

在我們期盼下一部《獅子王》時,閑著也是閑著,不如順便琢磨琢磨,中國電影特效工業,何時能建構出承擔一部《獅子王》的工業體系?

這不是毫無希望的癡人說夢,好歹2014年《智取威虎山》,還為“打虎上山”製作了一頭以假亂真的老虎。

現在的問題是,下一頭老虎在哪裡?

觀眾的需求,領先了中國電影特效發展水準幾個身位,最先衝到終點線前的,會是哪一種生靈?

——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