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轉學多,流動性大,國際化學校真的是個“安穩”的選擇嗎?

前幾天,和女兒一起翻看她學校前幾年的year book,她感慨好多以前的同學都離開了。

女兒在國際學校讀書已經邁進了第七個年頭,看著她身邊的同學來來走走,我們似乎已習以為常,總以為國際學校就應該是一個流動的大家庭。

但仔細想想,當初我們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圖的其實是個安穩。一路從幼兒園讀到高中畢業,對家長來說,沒有了中間層層擇校的煩惱;對孩子,沒有了升學考試的壓力。安安穩穩的,多好!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孩子來了,又離開了,我開始思考,國際學校真的是個安穩的選擇嗎?為什麽身邊那麽多人反而選擇了不斷地為孩子變換學習環境?

文/Beth

編/Daisy

圖/Pexels

原文刊自菁kids

2020-2021《擇校指南》

1

讀個好點的公立小學、公立中學,然後考個國內的好大學,或者國外的大學,應該是大多數家長心中的傳統規劃。這一路上,目標明確,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堅定地走下去就好了。

可是在國際學校,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卻看到,離開的不都是那些在中國短期工作的外國家庭的孩子。我們看到更多的是那些力圖為孩子謀求更好的學校、更好的學習環境的家庭。

有的孩子從一所國際學校轉到另一所國際學校,因為每所國際學校的關注點有所不同,抓學習的鬆緊程度不一樣。

有的孩子甚至在小學階段就被父母早早地帶到了國外學習,因為需要提早適應環境。還有的孩子轉去了雙語學校,因為父母覺得在國際學校裡中文學得不夠扎實。

還有的孩子在參加標準化考試補習班,隨時準備著申請國外的中學,但又因各國留學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大學畢業後是否有機會留在國外工作等因素困擾,不得不暫時觀望、求解。

突然之間,你會發現身邊的家長們都是那麽的勤奮,他們似乎永遠不滿足於已經為孩子提供的學習環境,永遠在奔著更好的方向走著、探索著。

對他們來說,僅僅追求成績的提高,那只是短期的一個小目標,長期目標則是為孩子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些,是我當初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時完全沒有考慮過的。

2

也許,作為家長,我太佛系了。一路在國際學校念到高中畢業,然後出國讀大學,本來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當你看到身邊的家長都更加有追求,為了培養孩子都更加努力,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時,由不得你不緊張、不焦慮。

畢竟,人都是有從眾與攀比心態的。就像前些日子非常火爆的順義媽媽的文章,雖然誇張,但也或多或少地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國際學校學生的狀態及家庭的教育觀。

當我們談起擇校(非公立)時,到底意味著什麽?寬鬆快樂的學習環境,減少孩子的學習壓力?多語言教學環境,課內就輕鬆搞定一門外語?不同於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思考,激發自主學習的內在力量?

今後能夠順利地進入國外大學讀書,如果能有扎根國外的選擇權當然更好?這些似乎都已是老生常談。

縈繞於耳旁更多的則是那些,要不要提前送孩子到國外念中學,或者小學?是送孩子去國外讀書,還是舉家去國外生活?去英國還是去美國?似乎在孩子求學的道路上,問題永無止境。

3

其實也不是要嚇唬正在擇校的家長們,想必大家都比我想得長遠,孩子的教育無非就是一場在過程與目標間徘徊的旅程。

如果目標是清華北大,那便爭取從小就把孩子送進優質的公立小學和中學,然後抓好成績便是了。

如果目標就是躲開傳統的教育方式,那麽找一所適合自家孩子的雙語或國際學校,然後踏踏實實地申請一所國外大學、挑個喜歡的專業,似乎也沒那麽複雜。

然而,在國際學校這條道路上走出來的人畢竟還是少數,關於孩子的未來,作為家長,我們不太能看得很清楚。我們無法預知在第三文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今後會更加適應在哪裡生活和工作。

我們會不自覺地猜測,如果提前把孩子送到國外讀中學甚至小學,會有利於減少文化差異,幫助他們今後更好地融入大學的學習生活,降低文化上的水土不服。

當然了,這些不僅僅是猜測,哪個家長身邊沒有一兩個已經帶上孩子早早出國求學,然後回來苦口婆心地勸你一定要早出去的熟人呢?

也許正是因為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未知數太多,家長們才會格外勤奮,不斷地探尋更好的可能性。

亦或是被周圍勤奮的家長們和摸透了你心思的教育留學機構們一路推著,也慢慢地偏離了當初的簡單目標。但是,誰沒有調整方向的時候呢,許多事也未必一開始就想得明明白白。

前幾天和一個媽媽閑聊,她的孩子在美國某所知名大學讀本科,專業是社會學,自己選的,因為喜歡。

臨近畢業了,卻不知道今後可以做什麽工作,同時還面臨著無法留在美國工作的嚴峻形勢。

類似這樣的情況,都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家長們盡自己所能為孩子鋪就一條平坦、陽光的求學之路,為他們定下方向與目標,但最終走下去和面對未來的只有他們自己。

我們付出再多努力,也無法保證他們一路暢通,畢業後找工作時不遇到困難。

這麽看來,擇校,只是孩子學習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而已,今後還有可能面臨各種分叉路口,我們很難說哪條路走下去會更好。

就像我認識的一個堅決擁護國內公立教育的朋友,突然之間就把孩子送到了國外讀中學,用他的話說,再也回不來了。

選擇不分好與壞,只是給孩子提供了多一種經歷。擇校也是如此,為孩子選擇一所不同的學校就是又多了一段不同的體驗。其實,對孩子,好像就這麽簡單。

劉瑩(Beth)

皇城根下長大的北京人,在職場摸爬滾打近20年後,回歸家庭陪伴女兒共同成長。愛讀書、愛學習,更愛研究各種教育理念,崇尚自由平和的養育方式,目前是一名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家長講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