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在古鎮感受世界前沿科技,是什麽體驗?

島叔剛從烏鎮回來,跟大家聊聊最近召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

說實話,這樣大規模的線下會議能夠召開,實屬不易。在現場聽政商學研等不同領域的從業者就互聯網、數字經濟、5G、AI等話題展開討論,發現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和前沿思考,則是更有意思的收獲。

據島叔在現場的觀察,有幾個方面值得跟大家分享。

一 

首先是疫情背景下信息技術的賦能。可以說,這是數字經濟和信息技術在“戰時狀態”下凸顯作用的典型案例。

最典型的例子當然是互聯網技術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提到,疫情期間,網絡流量爆發式增長,較2019年底增加了50%,武漢等地區網絡流量一度增加60%-70%;僅大數據行程卡公益服務,累計查詢就超過37億次。機構統計,在中國前三季度的GDP增長中,數字經濟貢獻接近9成。

年初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中國電信僅用36小時就完成信息化系統部署、5G基地台建設並搭建起視頻直播平台;中興通訊在全國210多家醫院緊急建設了4G/5G網絡,助力運用5G展開遠程會診,對重症患者的CT影像研討和確定治療方案。

至於疫情防控大數據平台、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大家就更熟悉了。不僅中國這麽做,其他國家也有類似做法。

比如德國,疫情爆發時有相當多的公民在海外,大量班機取消,政府需要知道公民位置和行程,相關公司就迅速開發出App,幫助超過40萬德國人回到國內;在患者、接觸者追蹤上,德國也有類似於中國健康碼的應用程序。通過一系列線上工具,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實現了全球首席執行官組成的董事會與中國政府高層領導人會面,就新冠肺炎等諸多共同關切的問題進行探討。

可以說,在這次全球抗疫中,信息技術在取得更高的生產效率、實現更有效的社會組織、高效的物品分發等問題上,實實在在嵌入到了真實生活中,展現了強大的能力。

二 

“戰時狀態”背後還是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的悄然深耕。5G、工業互聯網、AI怎樣助力實體經濟,成為今年與會嘉賓的討論焦點。

有嘉賓就認為,“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經濟的下半場。工業互聯網服務的是實業,決定了產業仍將是下半場的主力軍,解決的是實業的痛點”。

就工信部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上,已經覆蓋航空、石化、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等30多個重點行業,降成本和增效提質作用顯著,其中超過75%的應用分布在生產過程管控、設備資產管理、資源配置協同等方面。

但中國製造業依然面臨資源配置效率不夠高的問題。例如每年的服裝行業有9000億庫存、數控機床開機率只有35%、風電棄電率仍然很高等。這些現實痛點都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得到有效解決或改善。

島叔在現場聽到幾個傳統企業應用數字技術轉型的案例。

比如,通過設備互聯,三一重工將數控設備利用率從25%-30%提升至75%-80%,同時運用AI識別,防止工人在乾活的時候不戴口罩或聚集性聊天;徐工集團使用工業互聯網+AI的模式訓練機器人,提升焊接合格率和產品生命周期;華為客戶的案例提到,過往合金鋼可能需要每天做20次操作、人工配料工作量巨大,但通過AI+工業知識的結合,可以10秒內完成上述工作;此前給人“勞動密集”印象的富士康也通過建設數字化工廠,減少了在鋁合金打磨、拋光中產生爆炸的風險。

三 

技術改變的不僅是企業的生產和組織方式,公共管理領域同樣如此。

在今年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島叔看到有相當多的企業都在與政府合作,開發更智慧高效的管理方式。

例如,一家基礎通訊商企業和某地政府合作,開展地下水管網的監控維護。以往,政府可能要雇傭不少人員來回巡視,現在則可以通過AI技術+無人機,通過氣象和水文預測、不間斷航拍的方式來完成,降低了人工巡查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疏漏,提高檢測準確性。

又如,浙江省政府公布的“一網通辦”進展顯示,當地2629個政務服務事項已接入浙江省和阿里雲合作建設的“政務服務中台”,每天數據“跑腿”超26萬次;通過這一平台,杭州的辦事大廳就能辦溫州的事,包括交通罰款、結婚登記、醫保社保等。

類似做法,也應用在道路交通、農業、社區管理、醫療、山區防火等方方面面。

當下,全球有近45億互聯網用戶,佔世界總人口的60%左右,每天花7個小時上網,且每年以7%的速度增長。一位外國嘉賓預測,未來50%-60%的工作可以實現自動化,最終將會減少50%-60%的處理時間,提高效率近1/3。微軟公司預測:“我們會進入一個全部事情都會智能化的時代”。

這是巨大的變化,機遇與衝擊並存。正如中國江南的古鎮正被互聯網影響和改變一樣,我們的未來也會被深刻改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