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塞手辦弱爆了,現在的主機都開始養魚了

隨著電競遊戲的火爆,玩家們越來越鍾情於打造專屬的遊戲主機,主流的RGB光汙染主機不用多說,水冷、手辦甚至MOD主題主機也比比皆是。正可謂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在前段時間結束的台北電腦展中,又有廠商把主機玩出了天際:魚缸、主機共用。看到這裡,相信不少朋友都會提出疑問,這不可能吧,電腦硬體進水的話水不就直接GG了嗎?還怎麽養魚?

由技嘉出展的這台能養魚的主機是有“玄學”的,魚缸底部是一種絕緣不導電的液體,密度比水大且不溶於水,泡在該液體裡的電腦硬體完全能正常運行。上一層則是水,因為密度差和互不相溶的關係,可以看到水和絕緣溶液有一個很明顯的分界,把魚養在上層的水中一點影響都沒有。

在側面我們可以看到,魚缸就是一個大的連通器,把電腦硬體安裝完後,先注入一定量的絕緣溶液,再在左邊的太空注入水,同時確保水量不會通過底部流通到右邊,這樣就能防止水接觸到硬體,保證硬體在絕緣溶液中能正常運轉開機。

如果你認為用絕緣溶液只是為了提高觀賞性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比起傳統的風冷和水冷散熱,全浸沒式的液體對硬體的散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早在2017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就展示過用絕緣冷卻液為伺服器散熱的方案,利用熱交換的遠離,伺服器完全浸沒在一種特殊的冷卻液裡,冷卻液吸熱氣化後,會直接吸收進入外循環冷卻,被液化之後再循環用於散熱。阿里雲表示,在傳統數據中心裡,幾乎有一半的電能消耗在散熱上,而該方案用於散熱的電能消耗幾乎為零,這才是不折不扣的“真水冷”。

對於商用伺服器而言,用“真水冷”散熱不僅散熱效率高,同時還能節約不少維護成本。但對於普通玩家而言,用傳統的風冷和水冷散熱已經完全滿足主機的散熱需求了。傳統的水冷散熱雖然沒有“真水冷”那麽酷炫地將整個機器都泡在液體裡,但通過液體在泵的帶動下加速循環,也能很好地帶走發熱硬體傳遞出來的熱量,是目前比較成熟和穩定的散熱方式,同時比起普通的風冷散熱有更高的散熱效果。

目前比較高端的主機都會採用水冷的散熱方式來提高硬體的散熱效率,像擁有多年攢機經驗的整機品牌名龍堂,其旗下一台高端主機劍龍G6配置是i7 8700K+GTX1070Ti的組合,散熱方面也採用水冷加風冷的散熱方式,同時支持調速,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不用擔心主機的散熱問題。

考慮到玩家對i7 8700k的超頻需求,名龍堂劍龍G6搭配了120RGB幻彩水冷。在酷炫的RGB外觀下,該水冷在散熱方面毫不遜色。純銅的散熱底座能為CPU更快地傳遞出熱量,配合閉環液體冷卻系統,輕鬆解決玩家超頻以及多應用程式時的散熱問題。

液體散熱雖然還不夠普及,但是也代表了未來散熱和節能再利用的一個新方向,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也可以自己DIY或者在名龍堂裡買到使用液冷散熱的主機,邊在機箱裡養魚邊玩遊戲,想想就覺得很酷。小夥伴們你怎麽看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