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想在ITX機箱裝下全尺寸顯卡?ROG Z11開箱評測

  ITX主機板和與之匹配的小型機箱在當下已成為越來越多PC用戶的選擇,更小的體積帶來的是更好的便攜性以及更小的佔地空間,然而這樣的機箱往往因無法容納市面上主流的大尺寸高性能顯卡而讓很多用戶感到困擾。不過我們今天將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款ITX機箱,竟能做到性能輕便顏值一把抓。沒錯,它就是華碩ROG“敗家之眼”全新的Z11!

  打開包裝取出後,Z11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酷炫,為ROG系列產品一直以來的斜線分割構造,充滿了設計感。機箱正面為金屬斜拉絲面板+鋼化玻璃材質。整個機箱尺寸為194×531×386mm,雙手拿取感覺還是擁有一定的分量的,可見做工用料十足。

  上方偏正中ROG LOGO為機箱燈光發光處之一,可編程RGB燈效與可兼容主機板同步燈光控制。

  正面I/O面板,從上往下依次為:電源按鈕、重啟按鈕、兩個USB 3.2 Type-A接口、一個USB 3.2 Gen2 Type-C接口、耳機麥克風多用音頻接口、兩個USB 2.0 Type-A接口以及機箱RGB燈光調節按鈕。金屬與玻璃的交界處為一條網狀散熱通風條,正好對應機箱內顯卡的位置。

  ROG Z11機箱的右側為一整塊茶色鋼化玻璃護蓋,材質與正面玻璃面板相同,銀色斜線分割構造線條分布於上下兩端,與正面設計相呼應。

0

  而機箱的左側則為一塊斜線拉絲金屬面板,斜線線條刻印遍布整塊面板,滿滿未來機甲風立體感十足。左下角大大的ROG字樣也非常清晰。面板實心結構厚度達到了3mm,為內在硬體提供堅實的保護。

  ROG Z11後蓋擁有出大面積通風口,電源安裝口,但是並沒有以往機箱標配的I/O面板口。為此ROG Z11預留出一上一下兩個出線口,供主機板I/O以及顯卡等設備走線。上下兩端兩個顯眼的大提把上各安裝有一對防滑腳墊,讓機箱在橫臥時也可穩定被支撐。不過從提把上的警告標簽內容來看,官方並不建議用戶真的拿它作為“提把”使用。

0

  ROG Z11有著一對幾乎完全一樣的頂蓋和底蓋,區別在於底蓋上有著四個防滑腳墊,用料厚實足以支撐整機重量。此時我們發現,整個機箱從外觀看完全找不到一顆螺絲,那麽我們該怎麽打開這個機箱呢?

  我們好不容易才分別在頂蓋和底蓋上各找到一個卡扣,只要按住這顆卡扣的兩端輕輕一提即可將它拆卸。

  拆除頂蓋後我們終於可以在ROG Z11上找到螺絲口了,不過首先進入我們視線的還是兩個標配的14cm風扇,而底部由於安置電源的需要隻配有一個風扇。

0

  ROG Z11本次還附有一個分體水冷水箱支架、SFX電源轉換支架、120mm水冷支架、一個90度彎折的電源轉換線,以及一塊帶有“敗家之眼”LOGO的電源倉蓋板,方便用戶進行DIY改裝。

  當然少不了各種型號的螺絲和收線束帶了,ROG非常貼心地將不同種類的螺絲分門別類用小獨立的小袋裝好。有了螺絲,當然也少不了一把質感和實用性完美的ROG十字螺絲刀。

  想要拆下左右面板進行裝機,我們必須拆下圖中畫上紅圈的四顆螺絲,隨後讓機箱頂部正對自己,抓住面板朝自己推拉即可卸下。

  面板的另一端為如圖所示的球型卡扣,簡單易用的同時又可保證穩定性,讓左右面板得以牢牢固定在機箱框架上。

0

  打開側蓋面板後一覽內部,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ITX機箱來說內部空間還是非常大的。ROG Z11的主機板托盤別出心裁地採用了11度斜面安裝設計,背部風扇/水冷到顯卡之間空間進一步擴大,可為機體內部環境製造更好的散熱氣流通道,還能夠騰出方便線材的收納的空間。而說到線材收納,主機板安裝位邊上一塊帶著顯眼的ROG敗家之眼LOGO的模塊化金屬擋板正好可以覆蓋住凌亂的接線,同時可作為SSD固定支架使用,讓機箱的內部更為整潔美觀。

  底部電源倉也擁有一個ROG“敗家之眼”LOGO蓋板,LOGO可透光,接電後將有RGB信仰燈亮起。

  由於ROG Z11本身自帶的RGB燈光附件較多,外加水冷等其他配件,風扇及燈光接口需求較大,不過這一切困擾有機箱背部的集線器來解決。接線器配備了3個5V RGB燈光接口和六個4pin風扇接口,在ITX機箱裡裝個亮燈的水冷也成為了可能。

0

  接下來讓我們正式開始裝機吧,ROG Z11作為一套ITX機箱,相對傳統同類型機箱來說有著更大的尺寸和更有創意的布局結構設計,這為高性能顯卡和大體積水冷的安裝留出了足夠的空間。為此,我們同時也拿到了一塊ROG STRIX B550-I GAMING主機板,一塊全尺寸的ROG STRIX RTX 2070 SUPER GAMING顯卡,一套ATX尺寸的ROG STRIX 750W電源以及一套ROG STRIX LC 240 RGB CPU水冷。除此之外,我們還準備了一塊AMD 3600X CPU以及兩條8GB 2666MHz的記憶體條組建雙通道。

0

  相對主流機箱來說,ROG Z11的在裝機流程中有著許多特別之處。傾斜11度的主機板讓主機板以及之後的接線的安裝變得更為舒適順手,光線遮擋影響安裝的問題也有了一定的減少,除此之外從後部風扇到顯卡之間流出了足夠大的空間作為風道,通過斜面將氣流完整地導向整塊顯卡,有助於降溫效率明顯提升。

  而I/O面板內置帶來的靈活接線困擾,則可通過提前預接解決。至於需要經常插拔的隨身碟等設備,我們可以通過機箱外部正面的I/O面板插口來解決。

  拆除自帶信仰LOGO的模塊化金屬擋板兼硬碟支架後,我們即可發現被預先捆扎封套的機箱風扇、前部I/O面板的USB、音頻插口、電源和重啟按鍵,以及相關的燈光等線材。而底部的電源倉出線處則預裝有一塊斜面的金屬護板,在拆除後我們將獲得更多電源線材的走線空間。而電源的安裝,我們可以通過拆除機箱外部背面的電源固定框架進行插入安裝。由於本次拿到的ROG STRIX 750W電源為ATX尺寸電源,局促的空間讓安裝稍顯吃力,尤其是過於硬質的線材需強行彎折才可完好容納,所以我們在此建議大家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使用尺寸更小的SFX電源。

  通過取下底部風扇旁的兩顆螺絲即可輕鬆拆卸這塊斜面護板。在拆卸護板後我們可以發現電源倉內還有著兩根預裝的固定式理線織帶,防止線材擁擠。

0

  電源安裝完畢接下來是水冷,在安裝ROG STRIX LC 240 RGB之前,我們必須線拆除這塊用螺絲固定的支架板以容納尺寸的冷排風扇。而水冷管由於線材不易彎折走線我們在此建議大家走下端,避免卡住頂部風扇造成冷排無法正常工作。

  安裝完成合蓋,我們從圖中可以發現顯卡呈垂直懸掛於機箱正面內側,無需跳線轉接損耗性能,並且正好與後部的冷排相對應讓冷風直直吹往,有效降溫。點亮機箱後,我們可以透過ROG Z11正面及右側面板的茶色鋼化玻璃觀察到內部所有RGB燈光源,而又不會因光線過亮造成眼部不適。結合極具設計感造型的外觀,放置在桌面上非常令人賞心悅目。

  通過ROG官方的ARMOURY CREAT中的AURA Sync自動識別已連接的所有支持該技術設備的功能,可以讓所有相關設備進行光線同步。預設10種基本特效+千萬色用戶可任意搭配。通過Aura Creat功能用戶還可以創造多重設備組合燈效,創意任你發揮。

0

  一切就緒,就讓我們來用這台主機試玩幾款3A單機大作來測試一下性能如何吧。我們將把每款遊戲的畫質設置為預設的最高檔,分別在1080P、2K和4K下進行為時一分鐘的平均幀數測試,並對結果進行對比。

  首先還是讓我們來試試《戰慄深隧:流亡》吧,這款遊戲在發布之初由於優化問題,對PC配置要求非常不友好,不過經幾個版本修複後情況有了很大改善。經我們測試下來整機在1080P下平均幀數達到了108幀,在2K下也有著79幀的平均幀數,而在4K下稍顯吃力,不過43幀對於一般體驗來說大致上也還能過得去。

  不過像《戰地風雲5》這樣的聯機對戰FPS,玩家對於幀數的要求可就必須高了,畢竟一幀的差別也是關乎勝負的。從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1080P下遊戲的平均幀數可以達到170幀,可以說相當給力了。而在2K下也可擁有135的平均幀數,表現依然非常優秀。而在4K下的成績則為86幀,流暢對戰依然綽綽有余。

0

  而在動輒海量部門同屏的《全戰:三國》中,這套配置的表現還是非常可觀,1080P下為103幀,2K下為為82幀,流暢運行全部達標,只有4K下的44幀稍顯吃力,不過對於戰略遊戲來說也無傷大雅。

  既然有了“敗家之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信仰之躍吧!《刺客教條:奧德賽》作為一款動作遊戲由於有著廣闊而逼真的場景和優秀的畫面表現,被玩家們戲稱為“旅遊模擬器”,而這樣的遊戲對PC硬體自然有著較高的要求。我們這次組裝的整機大體還是達標的:1080P下為79幀,2K下也有著69幀的流暢畫面表現,而在4K下則為51幀。

0

  最後我們將試玩《古墓奇兵:暗影》,同樣作為動作遊戲,《古墓奇兵:暗影》成為首批實裝RTX光線追蹤的遊戲之一。不過本次我們將跳過光追部分的測試以顯與其他遊戲的公平性。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款遊戲中本次的整機表現非常可圈可點,就連在4K下也能獲得81幀的流暢體驗,而2K和1080P下的表現也是幀數破百。

小結:

  總體來說,對於體積大小和燈效外觀有所追求而又有著較強動手能力的玩家ROG Z11是一款相當有挑戰力的產品。搭配合適尺寸大小的硬體設備,加上合理的走線安排,即可獲得一台高顏值的PC主機。而相對較大的體積帶來的更大內部空間,則為高性能硬體如長款顯卡和大尺寸冷排的安裝留出了空間,從而讓一台ITX尺寸主機擁有媲美M-ATX主機性能的可能。最後加上ROG系列一直以來軍工品質的做工用料,讓整機的結構更加牢固耐用。作為一名PC玩家的信仰,“敗家之眼”ROG此次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別具一格的驚喜將“玩”的概念發揮到極致。

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