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都神經外科趙天智:顱底腫瘤常見的顱神經功能癥狀特點

顱神經癥狀如視力下降、視物成雙、眼瞼下垂、眼球位置偏斜、面部麻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聽力下降、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發音異常等,為腦乾、顱神經腫瘤及顱底鄰近部位病變如動脈瘤、腦膜瘤、脊索瘤、顱咽管瘤、垂體瘤、神經鞘瘤等所致。

每個人都有12對(左右各12支)神經從腦內發出到顱外的顱神經,其中第9-12對顱神經從腦乾及頸髓發出,經顱底不同的腔隙出顱。其中第9-11對(分別名稱為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顱神經從頸靜脈孔出顱(頸內靜脈也從頸靜脈孔出顱,故名,頸內靜脈負責收集顱內靜脈迴流血液到心臟),第12對顱神經(舌下神經)從舌下神經管出顱。舌下神經管與頸靜脈孔緊相鄰。因此該部位腫瘤會導致這4對顱神經的癥狀,可表現為1個或數個神經受損害的癥狀。

1、舌咽神經、迷走神經主要負責吞咽、講話,舌後部及咽部感覺功能。受損後出現吞咽困難,飲水嗆咳,聲音嘶啞,咽部及舌後部感覺減退、無味覺等;

2、副神經,主要負責聳肩運動,受損後表現為聳肩乏力,肩部肌肉萎縮;

3、舌下神經,主要負責舌頭運動,受損後表現為伸舌偏斜。

腫瘤增大也可以出現臨近的聽神經受損癥狀:耳鳴聽力下降等。

頸靜脈孔區和舌下神經管的腫瘤罕見,常見的腫瘤為神經鞘瘤、腦膜瘤、頸靜脈球瘤。大多數為良性的神經鞘瘤,完全切除後可徹底治癒。但因該部位腫瘤與腦乾及上述4對顱神經關係密切,周圍還有最主要腦部大動脈及靜脈血管緊鄰,周圍解剖關係複雜,手術風險極高,導致腫瘤暴露困難,不易徹底切除,手術容易出現相應神經損傷而出現原有癥狀加重。一直是神經外科的挑戰性手術。近年來,隨著顯微技術的提高,器械發展,神經監測技術應用,全切率不斷提高,神經損傷可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腫瘤切除後原有神經損傷癥狀可得到部分改善。此類手術必須由能夠勝任的神經外科醫師手術,能夠勝任此手術的神經外科醫師相對較少。

此特殊部位腫瘤首選手術切除,多數可以全切,術後恢復很好。術後少量腫瘤殘留可以通過伽馬刀放療控制,一般預後良好。

無藥物可以控制。腫瘤生長緩慢,但應儘早手術,以免腫瘤增大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導致手術風險增加,術後神經功能損傷加重幾率增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