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有底線的父母,才會總是和孩子講條件

本文由錢志亮工作室授權轉載 ID:qzlgzs

最近,後台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越大,越愛講條件。

“你不給我吃冰淇淋,我就不寫作業了!”

“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不走了!”

“再看半個小時電視,我就去睡覺。”

很多媽媽都很無奈,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裡,都像個小販一樣在“討價還價”、“鬥智鬥勇”。

為什麽孩子總和你講條件

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孩子愛討價還價,其實並不全是壞事。

在大人看來的無理要求,都是孩子內心真實想爭取的東西,這是他自主意識的開始。

而孩子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一過程,也是他的思維開始逐步成熟的一個標誌。

這樣的現象通常出現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5歲後更加突出和明顯。

孩子可能在模仿父母

一開始,孩子喜歡“交換條件”都是和爸爸媽媽學的。

我曾經在餐廳遇見過這樣的一幕:一位媽媽拿著飯碗,喂孩子吃飯,但是孩子一直不配合。媽媽急了說:“你再吃一口,就把ipad拿給你玩一會。”孩子一聽,立馬就吃完了飯。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一些家庭中經常出現,孩子吃飯、喝藥、寫作業、考試都成為了一種交易。

“如果你這次考試考得好,我就給你買玩具。“

“如果你把作業寫完,再讓你看一集卡通片。”

“你把琴練完了,明天帶你去遊樂園。”

倘若父母總以這樣的模式跟孩子溝通,孩子又怎麽會不有樣學樣的,跟你討價還價呢?

父母沒有底線的妥協

曾經在《媽媽是超人》中,演員馬雅舒對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不行”、“不可以”,但無論說再多的“不”,孩子們還是一樣,把她的話當作耳旁風。

女兒米婭想吃冰淇淋時,馬雅舒不同意,孩子直接躺倒在地,哭起來,最後馬雅舒妥協了,帶著孩子去了超市。

在菜市場,孩子剛吃完蛋糕,又哭著說要吃麵包,馬雅舒一開始也是拒絕的,孩子見哭沒有用,便開始開始撒嬌:“媽媽,求求你了”,於是馬雅舒又開始妥協。

馬雅舒說:“我應該是一個很好妥協的媽媽。”

沒有底線的妥協,沒有原則的退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和你討價還價,甚至用哭鬧“威脅”。

每個孩子是有自己的小聰明的,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的“條件”都是試探性的,甚至不是真的想實現,只是想試探下爸爸媽媽。

如果父母越容易讓步,孩子就越得寸進尺。

講條件,不如和孩子談底線

孩子總和你講條件,說到底還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出了差錯。想要與孩子建立健康的溝通模式,不僅要有愛,也要講原則,守住底線。

如果小的時候,孩子哭著喊著要買玩具,不買就撒潑打滾砸東西,你同意了,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他依舊用這種方法來治你。

孩子偶爾談條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討價還價,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確規則堅持到底。

有些事不能討價還價。比如吃飯前要洗手、打遊戲不能太晚、作業要按時完成等等,別怕孩子哭,如果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立再多的規矩也無濟於事。

有些事可以適當讓步,孩子提的要求合理,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自主的太空。

比如平常總是管著孩子少吃糖,但孩子生日又收到很多糖果,這個時候可以和孩子商量一天吃幾顆,只要孩子提的數量合理,可以答應孩子,甚至可以誇誇孩子主動的自我節製。

父母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守住自己的原則,孩子的自律和責任感,也會逐漸建立起來。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范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谘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