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臟病患者不適合長跑

  原標題:心臟病患者不適合長跑

  一旦出現心臟驟停等現象,患者往往通過綠色通道進行搶救。

炎炎夏日,很多市民選擇在晚上夜跑。據媒體報導,近日在深圳大運中心一男子在運動時突然倒地不起。路人發現後對其進行心肺按壓、人工呼吸等搶救,但遺憾的是男子被送往附近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專家表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人群絕對不適合長跑。近期內犯過心臟病、有嚴重冠狀動脈病(心絞痛)、或是在做輕微活動時感到胸痛、運動中臉色發白髮青的人都不適合長跑。在運動過程中,如果出現臉色發白同時出大汗、嘴唇發紫、胸悶、憋氣、心臟有壓迫感等現象時,應該引起重視,逐漸降低運動強度,直到停止運動。

跑步太快易導致猝死

據了解,深圳夜跑男子被發現時仰著臉部,手肘和膝蓋都有明顯的擦傷。路人對男子呼喊了幾聲,但男子沒有任何反應,便用手按觸男子大臂內側和心臟位置,發現脈搏和心跳已經沒有了。路人輪流對倒地男子進行心肺按壓,並進行人工呼吸。

送入港大深圳醫院救治後,醫生檢查發現,患者深部體溫41℃。考慮到體外降溫效果欠佳,醫院就對患者進行冰凍點滴。在做完相關檢查後發現,這名患者有高熱、意識障礙、低血壓及急性腎功能損害,診斷為「熱射病」。

無獨有偶。5月份,一個小夥子在杭州錢塘江江堤上跑步,跑著跑著,突然倒地不起。市民發現後,叫了他,沒有反應,打了120。120到場的時候,小夥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征,被送往浙醫二院濱江院區繼續搶救,但人還是沒救回來。

專業跑友都知道,跑步不能太快,太快的話容易讓自己的心率太高。如果超過了最大心率的80%,那麼跑步就是無氧運動,還會引起心率過快,會讓自己心臟受到損傷。清遠資深跑友陳先生表示,對於夏練三伏的跑者而言,夏季正是提升速度、為秋季創造成績的時間。但夏季由於環境溫度與人體體溫相差不大,導致人體散熱困難。運動時劇烈上升的體溫得不到及時散發,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為了實現有效散熱,人體將大量出汗,使得循環血量減少。而跑步又屬於強度較大的運動,需要足夠的循環血量。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同等速度下心率加快的現象。即通過心率提升來彌補循環血量下降,因此夏季跑步時心臟壓力會明顯增加,也會更容易感覺疲憊不堪。若佩戴動態光心率運動表,就會發現心率比往常更高,而且在同樣情況下更容易升高。

夏季跑步容易遇上兩種兇險

筆者了解到,夏季跑步最兇險的情況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和重症中暑。這兩種最為常見。

眾所周知,當人體心率較快時,心臟舒張壓會下降,這就大大增加了心臟工作負擔。對於本身就患有隱性心臟疾病的人來說,炎熱的氣象就很有可能成為誘發心源性猝死的原因。這也是夏季運動諸多悲劇中最常見的類型。對於中暑,跑者們其實都頗為警惕,但架不住那些已出現一些不適卻仍兀自忍耐或堅持的跑者,極有可能使得本身就輕度中暑轉變為重症中暑,導致無法輕易處理,甚至釀成悲劇。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全球範圍內清晨死亡人數佔一天總死亡人數的六成。清晨不單單是心臟病的高發時段,更是猝死的高峰時段。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都與清晨血壓升高密切相關,像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都高發於清晨。因為清晨是人一天當中血壓的高峰,最容易出現心臟缺血,從而引發心肌梗死。早晨是交感、副交感兩種神經系統的轉化時期,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和冠狀動脈痙攣。另外,清晨人體的新陳代謝水準低,血液黏度較高,機體的各器官系統生理惰性大,起床後突然進行劇烈的運動,會使心臟負擔突然增加,心血管意外風險增高。此外,早晨人的生物鐘從睡眠到清醒過渡,此時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而跑步等有氧運動會加大這種興奮,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本身就有這類疾病的老年人更難以承受。

研究表明,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比如,身體吸收氧氣量的最低點在下午6:00,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00到6:00之間最平衡,而身體嗅覺、觸覺、視覺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間最敏感。因此,綜合來看傍晚鍛煉效果比較好。

據悉,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導致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癥狀的總稱。也就是說,高溫並不是造成中暑的唯一因素。在高濕悶熱環境下,即使環境溫度並不高,也容易發生中暑。

清遠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楊經文表示,有時候氣溫雖然不高,但如果人處在濕度太高和通風不良的環境裡,同樣可能發生中暑。楊經文說,尤其是對於老年、體弱、疲勞、肥胖、飢餓、失水、失鹽以及穿著緊身不透風衣褲的人,或者是患有發熱、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心血管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疾病的患者,如果機體產熱大於散熱或者散熱受阻,他們體內就會有過量的熱蓄積,引起器官功能和組織受損,從而導致中暑。

因此,對於戶外運動人員,除了要注意及時補充淡鹽水外,還要注意衣服不要穿得太少,最好穿寬鬆透氣的淺色服裝,注意防曬。

心臟病患者不適合長跑

近年來,馬拉松是發展勢頭最猛的健身項目之一,尤其是近幾年,這項運動的發展更是如火如荼。但是事實上,馬拉松屬於一種極限運動,它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參加。

馬拉松與長跑是在本質上有區別的,前者是要經過訓練才可以參加的,而後者是普通人在生活中就可以選擇的鍛煉方式。事實上,兩種運動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樣存在。

清遠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鄧素貞介紹,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人群絕對不適合長跑。近期內犯過心臟病的人、有嚴重冠狀動脈病(心絞痛)的人,或是在做輕微活動時感到胸痛、運動中臉色發白髮青的人都不適合長跑。「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心臟病平時可能沒什麼徵兆,這樣就很容易造成類似猝死事件。」

另外,如果最近半個月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也不建議進行長跑。「有些認為自己身體很好的年輕人患上了病毒性感冒,不吃藥、不休息,想靠身體的底子硬扛,甚至感冒期間還堅持大運動量的鍛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鄧素貞介紹,病毒通過上呼吸道進入血液後,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心臟,如果患者抵抗力弱的話,就很有可能誘發心肌炎,「特別是暴髮型病毒性心肌炎會有突然死亡的可能。」

據了解,絕大多數運動猝死人群都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有嚴重的其他疾病。某些疾病在普通體檢中可能還很難發現,有條件最好進行運動心肺功能的全面檢查。發現心臟性疾病或心腦血管結構異常,應該停止長跑運動。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猝死前有50%的人會出現發熱、胸痛、胸悶、胸部壓迫感、頭痛、氣急、腸胃不適、腹瀉、極度疲乏等前期癥狀。鄧素貞表示,在運動過程中,如果出現臉色發白同時出大汗、嘴唇發紫、胸悶、憋氣、心臟有壓迫感等現象時,應該引起重視逐漸降低運動強度,直到停止運動。此外,需要加強運動者的自我監督能力,讓運動者了解運動時和運動後出現的各種不適癥狀或發生意外時應採取的正確措施。

■支招

長跑可能存在這些損傷

腳踝疼痛。腳踝的力量比較差時,跑步過量比較容易引起跟腱疼痛,這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其實是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刺激的結果。可以進行慢跑,注意速度不要太快,但不要急於做一些彈跳等類似的運動。如果感覺還是很疼就停下來稍作休息,若休息後腳踝疼痛仍無改善,應儘早就醫治療。晚上的時候可以用熱水泡腳。平時(不痛的時候)可以經常跳一下,增加一下腳踝和跟腱的力量,如跨步跳、跑台階、跳繩等都可以,適當地做點杠鈴也可以。

崴腳。崴腳之後最好是馬上用涼水沖或泡(最好是冰塊)冷敷一段時間(時間可以稍長一些),24小時之內不要用熱水觸及受傷部位,24小時之後再進行熱敷,並塗抹一些藥膏包括紅花油、服他林、按摩乳、膏藥等。崴腳之後休息2~3天,最好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感覺好點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進行運動,最好是慢走。

肩膀肌肉酸痛。肩膀在跑步前一定要充分活動,可以做做繞環、擴胸、抻拉一下。要不然肩膀動作很容易僵化,導致擺臂不充分,疲勞得也快。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之前你的肩膀有傷病或者炎症,需要去醫院診斷。

長跑後有的人立刻坐下來休息,這是錯誤的做法。跑完千萬不要馬上停下休息,應該慢步走上幾百米,全身徹底放鬆後,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動。同時,要做一些全身按摩,放鬆繃緊的肌肉,以免疼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