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5省份上半年財政收入兩位數增長 中西部佔多個席位

  15省份上半年財政收入兩位數增長 中西部貢獻諸多席位

  本報記者 周瀟梟 實習生 楊光耀 北京報導

  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保持較高增速,為近幾年“新常態”下的高峰。但是攤開各省具體數據,會發現增速分化很明顯。比如,山西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5.4%,最低的天津則同比減少了20.9%。

  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保持較高增速,為近幾年“新常態”下的高峰。但是攤開各省具體數據,會發現增速分化很明顯。比如,山西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5.4%,最低的天津則同比減少了20.9%。

  增勢普遍較好,在地方數據上得到了印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上半年有15個省份地區財政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廣大中西部省份貢獻了諸多席位,東部省份中有廣東、浙江、海南、福建。

  財政收入增速較低的,像湖南、重慶、廣西、黑龍江等多省份,其稅收收入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部分主動壓低非稅收入規模,希望做實非稅收入、提升財政收入品質。

  上半年天津、內蒙古、新疆、吉林四個地區為負增長,部分在於經濟增長乏力,但他們都面臨相同的數據“擠水分”背景,收入實際增長狀況要好於數據表現。

  京滬受房地產調控影響

  從財政收入規模來看,東部經濟大省穩居前列,分別是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北京。

  廣東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519億元,增長10.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323億元,增長13.3%,稅收收入佔比為81.7%;非稅收入完成1196億元,減少1.3%。

  廣東省財政廳表示,非稅收入負增長,主要是由於上年同期大額一次性收入較多抬高了基數,同時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影響。稅收和非稅收入一增一減,促進了收入品質提高。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有20個市稅收佔比高於去年同期。

  東部大省中,江蘇、上海、山東、北京的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大體相當,增勢平穩。比如上海、北京上半年GDP增速分別為6.9%、6.8%,同期財政收入增速為6.8%、7.2%。浙江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為13.3%,相較GDP7.6%的增速要高出不少。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因較為嚴格的調控政策,對其財政收入帶來不同程度影響。上海財政局局長過劍飛指出,上半年上海郊區收入增長7.5%,主要得益於產業轉型更新步伐加快,工業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而中心城區下降0.5%,主要受房產交易額下滑、去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

  賣地收入也有較大差異。上海受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等因素影響,土地出讓溢價率同比降低,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60億元,下降15.1%;而浙江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493億元,增長72.8%。

  資源省份分化明顯

  在煤炭等資源品價格回升的推動下,山西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達25.3%,居第一位。山西經濟運行也出現較明顯回升,上半年GDP增長6.8%,達到全國平均水準。

  “從上半年經濟運行看,山西經濟增長已處於一個全新的坐標,傳統動能煥發生機,新動能加快孕育,經濟穩步向好的態勢進一步擴大。”7月31日山西統計局核算處撰文指出。

  除了傳統煤炭價格支撐,山西非煤產業的稅收貢獻力也不小。上半年山西稅收收入完成945億元,增長27.6%,其中,非煤產業稅收完成522億元,同比增長27.4%,佔稅收收入比重為55%,成為今年稅收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此外,科技含量高的製造業稅收快速增長,上半年製造業稅收增長44.2%,其中,汽車整車製造業稅收增長4.2倍。

  同樣為資源省份的內蒙古、新疆,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美好光景。內蒙古上半年GDP增長4.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4.5%,增速較低。按財政部的統計口徑,內蒙古上半年財政收入是負增長。

  “內蒙古財政收入增速較低,有擠水分的因素。今年煤炭價格在提升,生產效率在提升,煤炭企業效益在恢復,這些都會增加財政收入,實際運行沒有數據呈現的那麽差。”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於光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於光軍還指出,內蒙古上半年GDP較低,有擠水分的因素,也受投資負增長拖累。一方面,在地方政府去杠杆、防風險背景下,基建項目投資出現負增長。另一方面,煤炭能源、有色金屬、生物製藥等傳統經濟佔絕大比重,且運行穩定,無需大規模新的投資;新能源、集成電路等新經濟,剛完成一輪投資,產能效率還有待顯現——民間資本也缺乏好的投資機會。

  中西部稅收增速較高

  相較東部發達省份而言,數量眾多的中西部省份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要更高。如四川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16億元,同比增長14.1%;湖北實現財政收入1919億元,可比增長12.5%;甘肅實現收入451億元,同比增長10.2%。

  甘肅財政廳副廳長祁建邦在分析甘肅上半年收入形勢時指出,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工業品價格保持高位運行、企業效益持續向好、消費市場運行平穩,為稅收平穩增長奠定了較好基礎,同時,各級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征管、努力挖潛堵漏,有效促進了各稅種實現增收。

  除了經濟形勢,征管也是重要因素。青海財政廳廳長侯碧波在甘肅上半年全省財政收支預算執行分析會上指出,上半年全省經濟發展總體平穩,工業產品價格保持較高水準,加之年初入庫上年末緩繳稅款,地方財政收入實現快速增長。

  “這幾年來,營改增、降低增值稅稅率等,名義稅負是降低的,但今年稅收增幅要大於GDP增幅,實際稅負可能比之前更高,稅收征管是一大影響因素。因為增值稅環環抵扣的制度安排,減少了過去偷逃漏稅的可能,稅制設計和管理會更加公平。由於稅收制度較好的保證,中西部省份能把過去漏繳、少繳的部分收上來,自然會帶來稅收更高的增長。”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喬寶雲調研部分三四線城市發現,上半年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明顯上漲,也助推了當地財政收入的增長。

  “擠水分”提高收入品質

  天津上半年實現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155億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地方稅收收入876億元,下降4.1%;非稅收入279億元,下降48.9%。不過,天津上半年財政收入完成年初預算51.6%,超預算序時進度1.6個百分點。

  天津財政收入縮水明顯,“擠水分”是重要原因。今年年初,佔天津GDP一半以上的濱海新區核減2016年GDP幅度超過30%。從最先被曝出數據造假的遼寧的案例來看,GDP、財政收入負增長的態勢延續了兩年時間。

  更多的省份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在做實財政收入數據,非稅收入被壓縮得較為明顯。如湖南,湖南上半年地方收入1527億元,同比增長0.17%。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6.4%,非稅收入降幅達到22%。

  湖南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表示,地方收入中非稅佔比33.9%,比上年同期下降9.7個百分點,主要是各地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下大力氣規範財政管理,狠抓收入品質改善,成效明顯。他還指出,巨集觀經濟去杠杆、新一輪減稅降費、“擠水分”等強基礎、利長遠的調控措施,對當期財政增收帶來較大壓力。

  類似做法的省份不少。如重慶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86億元,增長2.7%,其中,稅收收入完成873.9億元,增長11.7%;非稅收入完成412.5億元,下降12.4%。具體而言,佔非稅收入比重約30%的“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上半年縮水了一半,是“拖累”非稅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

  “稅收佔比為衡量財政收入品質的重要指標,因為稅收不太容易造假,非稅收入的靈活性會高一些。像非稅收入中,拍賣一些國有資產,能形成一次性收入,但這筆收入今年有,明年可能就沒有了;再者,讓國有企業上繳利潤,今年可以多交一點,明年可以少交一點,這些因素都不具備可比性。”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