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億美元的獨角獸如何倒下

深響原創 · 作者|昕怡

2018年9月,希拉洛斯(Theranos)正式解散。

這家宣稱擁有革命性血液檢測技術的醫療公司,曾經憑借一滴血便能進行兩百多項專業檢測的賣點,一度風光無限。

在短短十餘年之間,希拉洛斯快速成長為矽谷最具價值的獨角獸公司,2014年的估值達到了40億美元,其CEO伊麗莎·白霍姆斯也出現在《華爾街日報》《財富》、《富比士》等重量級雜誌期刊上,入選《時代》雜誌影響全球的百大人物。

希拉洛斯的董事會成員們也都大有來頭——美國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亨利·基辛格、媒體大亨魯伯特·默多克、甲骨文創始人拉裡·埃裡森等。

然而,無論如何大家也想不到,這個被期望成為“下一個蘋果”的創業公司所拋出的豪言壯語不過是編織的謊言——它所宣稱的革命性技術不過是一場遠沒成型的美夢。

紙永遠包不住火。2015年,《華爾街日報》記者約翰·卡雷魯曝光了希拉洛斯的醜聞,指控其欺騙了患者、醫療合作方和投資人,希拉洛斯開發的血液檢測機器愛迪生只能進行少數測試,而更多的測試還是在現有的商用醫療設備上進行,愛迪生的血液檢測結果也與醫院結果不符。

2018年,約翰·卡雷魯依據與150多人的數百次訪談(包括60位希拉洛斯公司的前雇員),完成了《壞血》(Bad Blood)一書。在這本書中,作者向我們還原了希拉洛斯是如何獲得其“驚人成就”的過程,以及它最終墜落背後隱藏的事實真相。

透過這本書,您可以窺見美國過去幾年創投行業問題的冰山一角,從資深投資人的教訓中有所啟發。

「起勢」

2004年,伊麗莎白·霍姆斯決定從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輟學,創立一家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公司。

伊麗莎白最初用以融資的是診療貼片的項目,一種運用微型針將血液透過皮膚無痛吸出的貼片。雖然遭到了不少風投的拒絕,伊麗莎白最終還是在2004年末籌集到了600萬美元。

不過由於貼片難度過大,伊麗莎白很快開始轉而研究一種類似於手提設備的東西,提出了“檢測盒-閱讀器”的概念。這個概念涉及微流體和生物科技兩大領域。

這個設想下,病人刺破手指,吸出血液,就能得到一個小樣本,樣本接下來會被放入檢測盒中,再被放進更大的閱讀器裡。在閱讀器裡,血液被處理後,化學反應產生信號,並被轉化為測試結果。

2005年下半年,希拉洛斯公司製造出了一個原型機,取名為希拉洛斯1.0,公司雇員的數量也增加至20多人。

它也擁有了一個有望迅速產生收入的商業模式:希拉洛斯計劃將血液檢測技術授權給製藥公司使用,幫助它們在臨床測試中發現不良藥物反應。2007年,希拉洛斯開始與輝瑞公司合作,在田納西州的一個試點項目中嘗試使用這套系統。

與此同時,檢測盒開發需要的巨大資金,很快就耗光了最初募集到的600萬美元,隨後,希拉洛斯又進行了第二輪和第三輪融資,分別獲得了900萬美元和3200萬美元。

到了2007年9月,希拉洛斯開發出了被稱作“愛迪生”的原型機。伊麗莎白放棄了原有的微流體系統,轉而投向以經過改造的點膠機器人為核心的“愛迪生”。隨後,希拉洛斯還在2009年,於比利時開展了驗證研究,同時在當時豬流感正在肆虐的墨西哥和泰國進行血液檢測的實驗。

不過在這看似頗具創新性的一切的背後蘊藏著不小的風險,當時就已經有人開始對希拉洛斯的美好願景產生了懷疑。例如成為了希拉洛斯董事的艾維·特維尼安。

艾維·特維尼安曾是蘋果的高級副總,也是macOS和iOS系統的奠基人之一。伊麗莎白是史蒂夫·賈伯斯的忠實粉絲,自然也對這位賈伯斯曾經最親密的夥伴表示了歡迎。

不過特維尼安卻很快發現希拉洛斯有些古怪:希拉洛斯提到與製藥公司正在洽談的交易和樂觀的收入預期,卻拒絕回答交易的詳細信息。希拉洛斯新產品的發布會也一再推遲。

特維尼安在研究了自己作為董事會成員所獲得的文件以後,他發現這家公司曾經提出的每一件事,都在一年的時間內發生了改變,呈現出一種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最終特維尼安選擇了退出。

產生懷疑的不止他一個人,但這種疑慮很快就被壓製了下去:只要對公司產生半點懷疑或者提出半點疑問,就會被視作“不忠實”的象徵;昨天還在的同事,可能今天就立刻卷鋪蓋走人。

不僅如此,希拉洛斯還格外追求保密性。在職的員工都受到了監視,且被禁止在公司的計算機網絡上進行溝通交流。離職的員工也被強製性要求簽署相關保密協議,不能對外透露關於希拉洛斯的一切。

然而,投資者被伊麗莎白的魅力所迷惑。甚至在希拉洛斯的董事會對伊麗莎白產生懷疑,並計劃剝奪其CEO的職位時,伊麗莎白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說服他們改變了主意。

就這樣,希拉洛斯繼續前進。

「上升」

2010年,希拉洛斯迎來了兩筆大生意——與連鎖藥店沃爾格林和連鎖超市西夫韋的合作。

在沃爾格林同意的試點計劃中寫道,最晚2011年中期,希拉洛斯的閱讀器將被放置在30-90家沃爾格林門市。雙方還簽了一份預備合約,在合約中沃爾格林承諾預購價值達5000萬美元的希拉洛斯測試盒,並另外為希拉洛斯提供2500萬美元貸款。如果試點運作一切順利,兩家公司力爭將他們的夥伴關係擴展到全國範圍。

而西夫韋則將向希拉洛斯貸出3000萬美元,並承諾對其連鎖店進行大規模更新改造,以便為新的診所留出空間,在診所裡顧客可以在希拉洛斯的設備上做血液檢測。西夫韋將自行承擔3.5億美元的改造成本,用於門市改造。

為了實現向這兩家公司保證的用少量血液樣本進行數百個項目的血液檢測,伊麗莎白需要新的設備,因為原有的愛迪生只能進行免疫檢定,而許多血常規的檢測無法涉及。

希拉洛斯由此開發出了迷你實驗室——其實就是各種常用器械的微縮化。由於伊麗莎白對尺寸的要求不肯讓步,迷你實驗室又存在著諸多的技術問題,這項工程進展緩慢,原型機離成熟的產品還有很大的距離。

產品遲遲無法就位,但與西夫韋等公司的合作卻不能再拖了。2012年初,在與西夫韋達成夥伴關係兩年後,希拉洛斯終於在西夫韋一家員工診所開始了血液檢測工作,並在各地陸續建立了健康中心。

然而,一切並未就此好轉,健康中心建設完成後,希拉洛斯又不斷推遲著健康中心的啟動日期,血液檢測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2013年,由於糟糕的公司業績和投入了巨額資金卻遲遲無法實現收入的健康中心,西夫韋CEO伯德不得不離開了公司。

另外,12年伊麗莎白曾與沃爾格林簽署一份新合約,承諾2013年2月1日前在這家藥品連鎖企業的部分門市啟動血液檢測業務,以此換取1億美元的“創新費”,外加4000萬美元的貸款——只是最後希拉洛斯還是沒能在期限內完成任務。

伯德的離開讓希拉洛斯與西夫韋的夥伴關係分崩離析,因此擔心再失去沃爾格林這個重要夥伴的伊麗莎白決定在13年9月啟動門市服務。

與此同時,希拉洛斯的血液檢測機器的開發並不是那麽順利。無論是愛迪生和迷你實驗室,都處於原型機的狀態,要麽不能工作,要麽檢測結果與真實情況相去甚遠。為了應付投資者、合作者和機構檢查者,希拉洛斯選擇了弄虛作假。

希拉洛斯的實驗室被分成了兩塊,一個實驗室中擺滿了商用檢測設備,另一個實驗室則作為研究之用,也就是希拉洛斯自己的設備所在的地方。

前一個實驗室既用於應付CLIA(聯邦監管臨時實驗室的法律),也用於進行大多數愛迪生不能檢測的項目。而當愛迪生上出現不準確的數值時候,員工時常選擇直接刪除異常值。

此外,希拉洛斯也並不像所宣傳的那樣僅僅依靠一滴血進行檢測。在診所中,員工在對病人使用指尖刺血針取樣後,又進行了靜脈穿刺獲取血液樣本。

但除了希拉洛斯的內部員工,幾乎沒人知道這一點——至少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這樣。他們為希拉洛斯的宏圖所迷惑,而對細微的懷疑之聲充耳不聞。

「頂點」

2013年9月,《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伊麗莎白關於希拉洛斯的血液檢測技術的訪談,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

一家此前不為人知的創業公司,能在美國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出版物上刊登這樣讚揚性的報導,離不開伊麗莎白與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的密切關係。

舒爾茨於2011年7月加入希拉洛斯董事會,成為伊麗莎白的最大支持者。在他對《華爾街日報》的暗示下,《華爾街日報》對希拉洛斯產生了興趣,並對伊麗莎白進行了採訪。

希拉洛斯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進行自我宣傳是有明確目的的——希拉洛斯血液檢測服務即將進行商業啟動,同時也將啟動一輪新的融資,這篇帶有伊麗莎白誤導性說法的文章,就將為她背書月台。

結果證明這個策略是有效的,希拉洛斯獲得了來自盧卡斯風險投資集團和夥伴基金的巨額投資。2014年2月4日,夥伴基金以每股17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五百多萬股希拉洛斯公司的股份。希拉洛斯因此獲得了9600萬美元,自身的估值也達到了90億美元。

很快,伊麗莎白又於2014年6月12日登上了《財富》雜誌封面,一舉成為了創投圈的明星人物。隨後《富比士》、《今日美國》、《公司》等雜誌和國家公共廣播、福克斯商業頻道等眾多新聞頻道爭相報導伊麗莎白的創業故事,《時代》雜誌則提名她為100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伊麗莎白的出現迎合了公眾的渴望:公眾想要看到一個女性創業家在一個歷來由男性統治的科技世界取得突破。她所傳遞的“用希拉洛斯的血液檢測盡早發現疾病,拯救摯愛的人”的信息,也在公眾中引起了共鳴。

「破滅」

正如先前所提到的,雖然之前一直有人懷疑希拉洛斯血液檢測的有效性,但這種聲音卻極為微弱。實際上,董事會成員中也沒有一個真正了解血液檢測,甚至是了解醫療行業的人。

不過,2014年12月《紐約客》刊登的一篇伊麗莎白的報導讓情況發生了變化。這篇文章只是六個月前讓她聲名鵲起的那篇《財富》雜誌文章的加長版,但不同的是,這次有熟悉血液檢測的人士讀到了文章,並當即產生了懷疑。

來自內行的質疑,與希拉洛斯打過交道的人的懷疑,以及內部員工的傾訴,都在逐漸指向一個呼之欲出的真相。《華爾街日版》記者約翰·卡雷魯便是此時開始展開調查的。

在卡雷魯調查的過程中,希拉洛斯始終表現出強烈的敵意與攻擊性,並采取了多種措施試圖阻礙卡雷魯的調查。

希拉洛斯企圖向卡雷魯所有可能的信源施壓,就連前國務卿舒爾茨的孫子、曾在希拉洛斯工作過的泰勒·舒爾茨,也受到了希拉洛斯法律上的威脅。

希拉洛斯還希望通過另一條途徑來阻止報導。2015年3月,在卡雷魯開始挖掘公司內幕的一個月後,希拉洛斯結束了新一輪融資,領投的是媒體大亨默多克,《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他在希拉洛斯的這輪融資中,投出了1.25億美元。不過,即便面臨自己大額投資打水漂的風險,作為投資人的默多克也並沒有允許斃掉卡雷魯的報導。

卡雷魯的第一篇報導發表在《華爾街日報》2015年10月15日的頭版。除了揭露希拉洛斯將大部分檢測放在傳統機器上運行、曝光其驗證能力的欺詐行為,以及稀釋指尖針刺取血樣本以外,文章對希拉洛斯設備的準確性也提出了嚴肅的質疑。

不久之後,希拉洛斯的董事會作出了調整,喬治·舒爾茨、亨利·基辛格、山姆·納恩以及其他年長的前國會議員們全部退出;而新的董事則是全美最著名的律師大衛·博伊斯,他之前已經幫伊麗莎白打贏了一場專利糾紛的案子。

隨後的三個星期中,卡雷魯又發表了四篇文章,分別揭露了沃爾格林已經終止了與希拉洛斯合作的健康中心在全國的擴張計劃,在第一篇文章發表前幾天希拉洛斯試圖以更高的估值售出更多的股份,希拉洛斯實驗室是在沒有真正主管的情況下運作,以及西夫韋已經由於對其檢測的擔憂與其漸行漸遠。

最終,政府開始介入調查。7月初,CMS(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正式禁止伊麗莎白和其公司繼續運營醫療實驗室。舊金山的美國檢察官辦公室將希拉洛斯列為刑事調查目標,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對希拉洛斯展開了民事調查。

2017年,希拉洛斯已經精疲力竭,燒盡了它從投資者那裡籌得的9億美元——而這9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大部分都用在了法律方面的花銷上。

「教訓」

希拉洛斯的墜落令人唏噓,也引起人們的警惕:十幾年的時間內,多少位高權重、經驗豐富的投資人,都前赴後繼落入了這樣低劣的騙局;而像西夫韋、沃爾格林這樣的大型連鎖企業,竟然也在這樣的合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當受騙。

或許希拉洛斯最初確實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項目,但對於市場而言,具有創新性的想法僅僅是一個開始,更關鍵的是想法如何落地,如何實現,如何從想法變成現實。這個過程才是創業的本質,而不僅僅是PPT上那些理想化、抽象化的商業模型,或是那些試圖“改變世界”卻沒有真實策略的空談。

希拉洛斯的問題最初可能僅僅是難以落地的技術設想,但在卷入無數利益相關者和資本以後,包括伊麗莎白在內的管理層開始真正用虛假的測試結果和效果,粉飾自己的成績,一切就走向了一個無可否認的謊言。

而一個謊言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去彌補,最終從企業道德淪喪,演變成了業務全局崩盤這樣無可挽回的後果。

在希拉洛斯發展的整個歷程中,投資人也有許多機會發現問題,改變局面。他們可以像特維尼安一樣,通過董事會成員所能看到的文件,從紙面上的矛盾發現問題。他們也可以通過向真正的業內專家谘詢,了解到希拉洛斯在理論層面上的局限性。他們甚至有機會在希拉洛斯出現員工極高的流動性,項目屢屢延期無法完成等運營問題時,察覺到企業可能存在的制度性缺陷。

然而,希拉洛斯美好“願景”和明星企業的光環,再加上眾多投資人彼此之間的誤導,和沉沒成本影響下的自我暗示,讓他們對所有的問題視若無睹,共同鑄就了這個巨大的錯誤。

在過去幾年,中國創投行業高速發展的時間中,也有大量這樣的慘痛的例子發生,而一切問題實際上都曾經出現過端倪,都曾經有跡可循。

也正是因此,《壞血》這本書和希拉洛斯的例子,對身處這個行業之中的人來說,都可謂是一本警世恆言——那些曾經讓資深投資人折戟沉沙的教訓,或許也會在某個時刻,在你的腦海中警鍾長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