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鹽湖股份市值十年縮水420億:六成盡去 *ST概率有多大

  2008年9月15日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繼而引發美國金融市場動蕩,金融危機迅速席卷全球。中國資本市場也未能幸免,金融危機後10年來A股經歷數輪牛熊輪回,但始終未曾回到金融危機前的6124點上方。多只上市公司市值縮水嚴重,其中鹽湖股份市值縮水63.04%,此外,市場人士認為,鹽湖股份2018年被冠以“*ST”概率較高。

  市值十年縮水420.59億 六成市值盡去

  鹽湖股份在2008年6月25日~12月26日停牌,彼時滬指已從6124跌至6月25日的2905點,或許公司管理層想借停牌之際借此躲過這波大跌,然而並沒有,隨後股價連續7個交易日一次跌停。鹽湖股份彼時總市值667.15億元,而十年後,總市值已經縮水至246.56億元,縮水幅度達63.04%,人們不禁要問這十年,鹽湖股份經歷了什麽?還是鋰業龍頭嗎?

  鹽湖股份2008年應收40.7億元,2017年營收117.0億元,增長1.87倍;但淨利潤的增長並未同步,2008年鹽湖股份淨利潤25.5億元,2017年淨利潤虧損42.9億元,淨利潤降幅達2.68倍。

  (根據Wind數據製表)

  來自Wind

  去年淨利潤為何大幅下降 鎂一體化項目拖累計提43.2億

  造成鹽湖股份巨額虧損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其歷時八年重金打造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

  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鎂業”,鹽湖股份控股子公司)的這套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包含10萬噸/年金屬鎂、100萬噸/年甲醇及甲醇MTO製烯烴、50萬噸/年PVC(其中乙烯法25萬噸、電石法25萬噸)、240萬噸/年焦炭、40萬噸/年電石、100萬噸/年純鹼及配套熱電聯產和10萬噸氯化鈣無害化處理項目。項目於2010年著手設計,設計之初預計總投資200億元。

  然而,經過八年建設、調試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至今仍然處於試生產階段。

  2016年12月,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裝置工藝全線打通。然而,仍然沒有穩定批次鎂錠產出。鹽湖鎂業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4.89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分別為11.07億元、-1.7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9402.39萬元和-31.98億元。

  在2018年鉀肥漲價的背景下,佔總營收超50%的氯化鉀也無法抹平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帶來的虧損。

  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設計之初的預計投資額約為200億元。而在5月4日,鹽湖股份回復深交所問詢公告表示,八年間,經過三次修改預算,鹽湖股份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中的投資資金已經達到386.45億元。相較設計之初超出93.2%。在鹽湖股份投資的386.45億元中,自有資金佔比僅為30%,約89億元,其他部分全部來源於銀行貸款。直接導致了財務費用的增加,2015、2016和2017年,鹽湖股份的財務費用分別為10.1億元、10.7億元和13.2億元。

  此外,導致鹽湖股份虧損的另一個原因是鹽湖股份於2017年集中計提43.2億元,其中,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計提金額就達到26.58億元。自2010年開始建設起,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首次進行如此大規模計提。而鹽湖股份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2016年項目仍處於建設階段,無產品產出。

  如今,八年仍未建成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隨著貸款的持續增加,鹽湖股份的負債率也在不斷上升。2017年鹽湖股份負債率已經達到73.02%。

  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穩產尚難確定的情況下,鹽湖股份旗下藍科鋰業目前僅年產1萬噸碳酸鋰產品,對於提振業績可謂杯水車薪。此外,受火災事故影響,鹽湖股份子公司海納化工仍然未能複產。鉀肥產業似乎成為了鹽湖股份僅剩的營收支柱。

  鹽湖股份在年報中解釋了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有:生產要素價格居高不下,鉀肥銷量的減少;海納“2.14” 、化工“6.28”安全事故的影響,2017年生產裝置大部分時間處於停產中,市場景氣度較高的PVC、燒鹼、水泥等均未能生產,並進行相關整改投入,導致虧損數增加;煤炭和天然氣供給不足導致化工裝置不能滿負荷運行;海納、金屬鎂等項目大規模轉固致成本增加。

  總體來看,鹽湖股份這十年過得不容易,未來能否走好呢?鹽湖股份8月30日公布半年報稱,上半年淨利虧損11.7915億。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其2018年業績出現逆轉有相當大難度,2018年被冠以“*ST”概率較大。(文/觀棋)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