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亮麗之下不忘隱憂:小米加碼中國市場為哪般?

繼今年9月的大規模架構調整之後,小米近日再次進行了新的調整。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小米將銷售與服務部改組為中國區,同時任命此前高級副總裁王川兼任中國區總裁。此舉普遍被外界解讀為小米在重新加碼中國區業務。那麽問題來了,從剛剛過去的小米第三季度財報看,其海外市場的營收已經佔到全部營收的43.9%,達到歷史新高,且海外營收增幅遠超國內,成為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如此大好的形勢下,小米為何突然加碼中國市場?

先看看小米所謂海外市場的支撐點(營收和產品)主要來自哪裡?眾所周知,提及小米的海外市場,其主要的輸出產品基本是智能手機,銷量和營收主要來自印度市場。

據Canalys的統計,小米在印度市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為1200萬部,市場份額為29.8%(已經接近30%),結合小米第三季度財報發布時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機3330萬部及Counterpoint公布同季小米在中國市場1310萬部的銷量數字,我們計算出,小米第三季度在海外市場的總銷量為2020萬部,其中僅印度市場就佔據了小米手機全球銷量的36%(已經接近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所佔全球市場的比例)和海外市場的60%。由此我們不難判斷,小米未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短期內主要還是看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增長潛力或者說何時遭遇瓶頸。而這和該市場未來的競爭對手和競爭強度又密切相關。

現實的情況是,昔日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華為、OV、聯想等均已經登陸和開始在印度市場發力,尤其在中國市場擊敗小米手機模式的榮耀,其增長更是迅猛。

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榮耀手機2018年4月在印度市場取得了300%的空前增速,成為印度市場發展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機品牌,其中榮耀9青春版開售90天銷量突破100萬台。而從最新的數據來看,2018年榮耀手機在印度市場同比增長450%,再次刷新紀錄。

除了國內廠商外,目前在印度市場排名僅次於小米的三星,由於其在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中國的失勢,作為保證其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霸主地位另外一個重要戰略市場的印度,三星勢必會嚴防死守。實際上儘管小米對外宣稱其在印度市場已經連續5個季度保持第一,但有統計稱,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三星曾經奪回印度市場第一的寶座,可見雙方在印度市場爭奪之激烈。

如果說上述是在手機出貨量上小米面臨友商的競爭,壓力有增無減的話,據相關數據顯示,小米印度2017財年的營收為838億印度盧比(大約8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6%。而在2018財年,小米印度營收約為2300億盧比,增速放緩至174%,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小米遭遇的競爭壓力。

所以說,面對昔日熟悉自己戰略和打法的對手及不容失去印度市場三星的誓死捍衛,加之印度市場與當初中國市場相似性的特徵,小米未來在印度市場的壓力將有增無減,到達增長的瓶頸可能比預計的時間要短。

與上述即將到來的海外市場的競爭壓力相比,小米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則已經在重壓之下開始下行。

據Counterpoint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顯示,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同比大幅下滑15%,這個下滑幅度甚至超過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平均下滑的速度(中國市場平均同比下滑13%)。而在今年此前的兩個季度,同樣是Counterpoint的統計,除了第一季度同比增長外,第二季度,其增長的勢頭迅速被削減,同比下滑10%。需要說明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的大漲,外界普遍認為此季度是小米會殺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三甲之列的最好時機,但即便是在OV下滑,自身大漲的有利形勢下,小米最終也未能實現這個目標,在初期的衝力之後,一路走低。

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一度隕落險些讓小米“死亡”的一幕想必雷軍應該記憶猶新。雖然業內,包括小米自己後來稱是此前雷軍前瞻性地以產業鏈投資模式的IoT產品拯救了小米,但事實是,偶然和必然因素的疊加,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爆炸式增長才是小米得以復活的根本。

不過今非昔比,如果小米手機不能及時遏製在中國市場下滑的勢頭,再次被邊緣化的話,小米將不會再找到類似於印度這樣大的市場機會讓小米再次重生。這也是為何雷軍單獨成立中國區(注:小米在其他市場尚沒有成立獨立的區)並將小米目前賣硬體(智能電視)最成功的王川委以中國區老大重任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委任王川的內部信中,一向高調的雷軍並未提及今年年初其制定的要在10個季度內讓小米手機重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頭席的目標,可見雷軍很清楚目前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和面臨的嚴峻形勢。也許王川能夠減緩,或者遏製住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就是雷軍心中的目標。只是在小米智能硬體領域表現出色的王川能否在行銷上助小米手機一臂之力尚待觀察。

如果說雷軍對於王川在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的保底是不降的話,那麽對其擅長的智能硬體業務,尤其是智能電視和智能音箱(小愛),在中國區必要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原因何在?

同樣是來自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小米的IoT和生活消費品業務(主要還是硬體為主)的營收為108億元,同比增長89.8%,是小米整體業務當季增長49.1%的1.8倍,是小米增速最快的業務,更是小米高速增長的引擎。

需要說明的是,在該業務的介紹中,小米刻意強調了小米智能電視的表現:小米智能電視的全球銷量於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198.5%。截至2018年前九個月,小米智能電視的全球銷量達到520萬部。2018年10月,月銷量首次超過100萬部。可見王川長官下的智能電視業務對於小米oT和生活消費品業務,甚至是整個小米業務潛在的戰略價值。

而此前,在智能電視市場經歷了諸如樂視等互聯網企業不計成本的惡性競爭和傳統電視廠商的輪番絞殺,仍得以逆勢增長的事實,不僅證明了王川的實力,更讓雷軍看到了其在IoT市場短期內將難以出現像樣的對手,更重要的是,雷軍可以借此保證小米整體業務的高速增長和減緩智能手機業務的壓力,同時為中國市場智能手機業務的戰略調整贏得時間和空間。

除了智能電視外,在之前小米舉行的AIoT 開發者大會上,雷軍將智能音箱(小愛同學)作為其AI+IoT戰略的核心之一。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報告顯示,小米智能音箱的出貨量為190萬部,低於阿里巴巴,與中國的友商百度持平,排在第四位。

另據調研公司Canalys發布的報告稱,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保有量將達到1億部,幾乎相當於去年的2.5倍,到2020年有望達到2.25億部。具體到中國市場,該機構稱,中國目前的市場份額並不高,約為3%,今年將提高到約10%,凸顯了中國市場對智能音箱的濃厚興趣。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又是雷軍認定的小米AI+IoT戰略的核心之一,現在的市場結果肯定不是雷軍想要看到的。所以此次王川能否借助其在智能電視市場成功的經驗,短期內讓小米智能音箱的銷量上一個台階(至少在中國市場和中國廠商中拔得頭籌)也被雷軍寄予厚望。

綜上所述,此次小米架構調整,單獨設立中國區,並任命此前高級副總裁王川兼任中國區總裁,從戰略層面看,是雷軍意識到了一直高速增長的海外市場(主要是核心的印度市場)在熟悉小米套路的友商發力下,競爭力被稀釋將在所難免,加之其在印度這個海外核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處在相對高位,自然增長的瓶頸也可能會很快到來。

這種判斷之下,小米手機業務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呈現出的下行趨勢對於小米就顯得舉足輕重。畢竟友商(主要是華為、OV)在印度市場的猛攻首先得益於它們在中國市場這個大後方的穩固。所以提振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無論是從當下核心業務發展的角度(智能手機依然是小米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還是海外市場競爭力被稀釋時的擔當,對於小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至於IoT和生活消費品業務,無論是從產業發展(IoT)趨勢的角度,還是維護小米品牌在產業中的影響力、保持小米整體業務的增長態勢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際上,由於小米在IoT設備的發力及目前取得的成績,甚至已經部分具備了當年樂視CEO賈躍亭提出的“生態化反”的能力,即部分用戶是通過首先接觸小米的IoT設備(例如智能電視、智能音箱等)開始使用小米手機的。

由此看,我們認為,此次小米的調整是雷軍看到了業績高速增長之下,小米潛在的隱憂,是一個值得肯定,且理應引起友商高度重視的戰略之舉。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