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勳複辟失敗以後,為什麽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到哪裡去了

張勳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名人,他在清朝皇帝退位後,以遜清遺老的身份導演了為期12天的複辟鬧劇。結果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被“討逆軍”三下五除二打趴在地。其“辮子軍”也被一擊而潰,如散沙般瞬間瓦解。

張勳複辟後,他為什麽就退出政治舞台了呢?他到哪裡去了呢?

1917年6月,張勳借著“府院之爭”的機會,以調停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爭端為借口,率領3000辮子軍進駐北京,逼走了黎元洪,解散了國會,急不可耐地做起了複辟帝製的春秋大夢。

7月1日上午,張勳等人主持召開了所謂的“禦前會議”,重新把退位5年之久的溥儀扶上皇位,將當日改為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懸掛黃龍旗,宣布恢復清朝舊製。同時,張勳自封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老奸巨猾的段祺瑞見利用張勳趕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經達到,便馬上變臉,於7月3日在天津組織“討逆軍”,加入了討伐張勳的行列。

7月12日,張勳的辮子軍在“討逆軍”的三面夾擊下,丟盔棄甲,一哄而散,只在北京城內留下了一地的大辮子。

張勳的複辟醜劇就此謝幕。在兩個荷蘭人的陪同下,張勳狼狽遁入荷蘭大使館避難。北洋政府隨即對張勳發出了通緝令,派出外交總長汪大燮出面交涉,要求荷蘭大使館必須無條件將張勳交出來,卻遭到荷蘭公使的當面拒絕。

在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有意無意的包庇下,張勳東躲西藏了一年多,終於等來了翻身之日。1918年10月,經張作霖等人斡旋,時任大總統徐世昌簽署命令,對張勳及其同夥實行“特赦”,張勳才重新獲得了自由身。

被赦免之後,張勳來到天津,一直居住在他自己的公館裡。

此後,張作霖曾任命張勳為熱河林墾督辦。但張勳以“隱居”為由,拒絕了張作霖的請求。

寓居天津的幾年,張勳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一、投資實業,以賺錢為主。

軍人出身的張勳,原本就有一些實業。加上從士兵身上克扣下來的軍餉,成為了張勳投資的本錢。據記載,張勳在天津有很多公司、工廠和店鋪。包括洋灰公司、火柴公司、製革公司、鐵廠,以及金店、銀行等。

除此之外,張勳還在江西與人合夥開辦紗廠,名為“久興紗廠”,是江西地區最早最大的企業,張勳出資達50萬兩白銀,是紗廠的最大股東。

據學者統計,張勳的個人資產預計在2000萬到5000萬銀元之間。不過,他本人並不十分精通經營實業,靠的是手底下的投資和管理團隊,張勳只是最終決定是否投資而已。

二、大力修建會館。

晚年的張勳,不再關心政治,反而致力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修建會館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北京修建了好幾個會館,比較有名的是“江西會館”“南昌府會館”等。這些會館雖然規模不大,但涉及的產業很廣,基礎設施也較為齊備。

這些會館主要為上京辦事兒的江西人免費提供食宿,如果碰到特別困難的學生,會館還會為其繳納在京的上學費用,並發放假期返家的路費。這些舉措雖然僅局限於他的江西老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江西培養了不少的人才。

三、為家鄉投資了一些公益事業。

也許是張勳良心發現,也許是他在知天命之年終於有所醒悟,晚年的張勳還是為家鄉人民辦了一些公益事業。如他曾在新建縣築堤圍堰,為當地百姓造了上萬畝良田。他還修建了老家通往新建縣的一條公路,解決了當地百姓出行難的問題。他甚至還有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之類的善舉。

四、醉心於賭博和聽戲。

年輕時的張勳就好賭,從軍後更是嗜賭如命,每每碰上聚會,他就賭癮難耐,必定會拉著眾人賭上幾局方才甘心。在天津隱居後,張勳的這一毛病更加深沉,幾乎每天必賭,手不離牌,只要一天不摸牌,他就渾身不自在。

聽戲也是張勳的一大愛好,在他的軍旅生涯中,聽戲的習慣從未改變。每到一處,不管軍情如何緊急,張勳總是先潛入當地的戲樓裡,美滋滋地一飽耳福。

他的幾個侍妾,都是戲班名伶出身。當然了,隱居起來的張勳更是無羈無絆,自然過足了戲癮,樂得逍遙自在。

1923年9月12日,張勳病逝於天津,葬禮極為隆重。溥儀派出代表參加,不但賜給他“忠武”的諡號,還附上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悼文。就連康有為、徐世昌等人也送上了挽聯。

最終,張勳的家屬按照他“死後務必歸葬故土”的遺言,把他葬在了老家新建縣陶仙嶺。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歷史人物錄》《中華民國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