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古畫名畫中看歷代龍舟競渡和各地端午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氣象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陽故事圖》看歷代各地風俗

  此圖冊各開分別描繪了端陽節期間的重要民俗活動,集中表現了歷代各地的風俗習慣。每開均以隸書題寫畫名,並以行書對畫作加以注釋,以便讀者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乾隆皇帝作為出身於滿族的清王朝統治者,將順民心、近民俗視為穩定朝政的一條治國的根本之道,他常諭令宮廷畫家以寫實的繪畫技法表現漢族的民俗事象,除諭令徐揚繪本圖冊之外,還諭令徐揚繪《姑蘇繁華圖》、《京春詩意圖》,以及命宮廷畫家周鯤繪《村市生涯圖》等等,以便對漢民族的風俗傳統有更為形象的認知。

  徐揚(生卒年不詳),字雲亭,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歷南巡,徐揚恭獻圖冊,得到皇帝的賞識並因此入宮供奉,在如意館供職達26年之久。擅長人物、花鳥、樓閣,官至內閣中書 。

第一開《射粉團》 題:“射粉團,唐宮中造粉團角黍飣盤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第二開《賜梟羹》 題:“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

第三開《采藥草》 題:“五日午時蓄采眾藥治病,最效驗。”

第四開《養鴝鵒》題:“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去舌尖,養之皆善語。”

  此圖冊構圖嚴謹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顯示出作者較強的寫實功底和乾隆朝宮廷繪畫工整清麗的筆墨特點。圖冊上鈐有乾隆皇帝諸方璽印:“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

  第五開《懸艾人》 題:“荊楚風俗以艾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第六開《系采絲》 題:“系采絲,以五色絲系臂,謂之長命縷。”

第七開《裹角黍》 題:“以菰葉裹粘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讚時也。”

第八開《觀競渡》 題:“觀競渡,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

  龍舟競渡過端午

唐 李昭道 《龍舟競渡圖》頁,絹本,設色,縱28.5cm,橫29.7cm

唐 李昭道 《龍舟競渡圖》局部

  此圖是典型的青綠山水作品,畫中運用的石青石綠歷久彌新。通過畫中所描繪的建築判斷,畫中的情景當為宮廷中歡度端午的場面。華麗的宮廷樓閣位於畫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體現出來,遠景為青綠的山巒。畫面中,人小如豆卻清晰可辨,生動有趣。所繪龍舟亦生動可掬,靈動飄逸。也有學者認為此圖為南宋以後的臨本。

北宋 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

  此圖描繪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金明池水戲爭標的場面。畫面苑牆圍繞,池中築十字平台,台上建軍圓形殿宇,有拱橋通達左岸。左岸建有彩樓,水殿,下端牌樓上額書“瓊林苑”三字。池岸四周桃紅柳綠,間有涼亭,船塢,殿閣。水中龍船屑樓高閣,人物活動於樓內外;龍船兩側各有小龍舟五艘,每艘約有十人並排劃槳,船頭一人持旗;另有數隻維遊其間。書面左,下兩側的苑牆內外,人群熙來攘往。全圖約有千餘人,雖然人物微小如蟻,但仔細觀察,比例恰當,姿態各異,神情生動,頗具藝術魅力。在圖左下角的粉牆上有楷書小字“張擇端呈進”五字款。

  經有關專家鑒定,對此圖之作者與年代有兩種意見:

  1、認為此圖為宋畫,或為張擇端作品。因為此圖是目前國內所藏宋畫裡唯一有“張擇端”名款的作品,從落款看,不像後人添寫。如此精細熟練的工筆畫應出自高手,有可能是張擇端的早期作品;從此圖的風格及畫中景物看,斷為宋畫無疑,很有可能是南宋人的摹本。此圖曾為明代安國,項元汴鑒藏。

  2、另有學者認為,此圖無論從畫風到功力(特別是人物、宮室建築還有柳樹的畫法),均與北京故宮所藏公認的宋畫、張擇端祖本真跡《清明上河圖》相差甚遠,畫面氣息與明代作品接近,並非張擇端作品;至於畫面上小字落款“張擇端呈進”,很可能是由於張擇端所作《清明上河圖》、《西湖爭標圖》在歷史上名氣太大,繪此圖的畫師為了提高價值,故作偽款。這種作風在明代“蘇州片”很流行。

  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尚存爭議)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局部1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局部2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局部3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局部4

元 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局部5

  王振鵬,被譽為元代界畫第一人,擅長人物畫和宮廷界畫,被元仁宗賜號為“弧雲處士”,並官至漕運千戶。傳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圖》、《阿房宮圖》、《金明池圖》。王振鵬因畫藝受知於元仁宗,令他任職於秘書監典簿( 元代掌管書畫及歷代圖籍的主要機構)。其風格特色為準確與細致。作品迎合皇室的需要,直接以宮廷建築為主題,專用墨線白描法畫建築,並以墨線深淺、疏密、平行、交叉之不同,來區分建築各部的質感、材料和體積感,代替以前的設色或淡墨渲染的畫法。

  元 王振鵬 《龍舟圖卷》1

元 王振鵬 《龍舟圖卷》2

  卷左主殿屋頂為十字脊重簷歇山式,正中有火燄寶珠裝飾。殿頂鴟吻、瓦隴、脊獸完備,精巧富麗。畫中主殿四周全用平坐,另有平坐立在水中作為水上平台和水上建築的基座,可以繞圈行走。此圖鬥栱形式多樣且繪法精準,類型雖多卻無雜亂之感。主殿在當心間用兩至三朵補間鋪作,次、梢間用一至兩朵。元代補間鬥栱與柱頭鬥栱較宋更突出,已無出跳位置不等的早期特點。 殿之內外柱頭上,皆施闌額和普拍枋至角出頭,並加飾腳。元代的柱比宋代細長,柱高在建築總高中所佔比例增大。卷之中段歇山頂殿前涼亭原有兩排柱子,殿內柱子大量減去,緊挨主殿裝設兩個月梁及一個垂蓮柱,支撐軒的屋頂,室內太空顯得寬敞,改善室內采光效果,此乃‘ 減柱造 ’,在元代常用。

  水上台基是此卷全部建築物的基礎,四角轉角處有角石、角柱石,四周沿邊上面平鋪壓闌石,中央是踏道,由花磚或整石雕成的斜面,刻滿龍鳳紋樣的禦路,富麗尊貴,是皇宮才適用。 王振鵬根據宋孟元老>所載,描繪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 982 )於東京爭標演習水軍景象,對金明池中建築物描寫淋漓盡致,寶津樓是皇帝觀看爭標賜宴的所在。元仁宗尚是皇太子生日王振鵬進呈‘龍池競渡圖’為賀,過十年多至治癸亥(1323),皇姐祥哥剌吉皇姊大長公主(1283前後~1331)舉行雅集請他照畫一卷,今傳世本都是根據原跡忠實仿製。‘ 龍舟圖 ’白描未施墨染,用筆疏簡隨意,是未完成的樣稿,或許是‘龍池競渡圖’原畫樣本。

元 鄭重《龍舟競渡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千里鄭重”;鈐有清內府收藏印:“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嘉慶禦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宣統禦覽之寶”。

  此圖描繪的情景正是端午時節,中國南方地區的湖區景象。畫面採用馬遠一角式構圖,觀看賽龍舟的老少人等集中在畫面右下角的岸邊,掩映於湖光樹石之間,亦有人騎於樹乾枝頭,以便獲取更好的觀賽角度。而畫面大量的留白則形成了煙波浩渺的湖面,湖上四隻龍舟、一隻鳳舟正在揮槳競渡。遠山若隱若現。整幅畫面精致工麗而不失活潑,為風俗畫的佳作。繪畫風格繼承了唐代“大小李將軍”華美的青綠山水畫風,畫面整體氣韻瑞麗生動,敷彩勾勒工麗細致,並在構圖及運筆等細節方面吸取了時代特徵,具有明代工筆繪畫構圖布局靈動、畫面充滿動感、人物細節精致、所描繪的風俗情景生動寫實的風格。

  鄭重,字千里,號無著,歙(今安徽歙縣)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好樓居,日事香茗。善寫佛像,必齋沐而後舉筆。丁雲鵬推為趙伯駒後身。亦畫山水小景。摹仿宋、元體均精妍。萬歷四十年(1612)臨王蒙葛仙移居圖,順治五年(1648)作《十月嶺梅圖》。《無聲詩史、歙縣志、故宮書畫集、風雨樓扇粹》。

元 吳廷暉繪《龍舟奪標》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圖畫了三艘龍舟在河中競渡,主龍船裝飾華麗,舟中設有一亭,亭子內有許多女侍環侍著一名貴人,前後兩舟則搖旗呐喊,鑼鼓喧天,溪流兩旁,林霏朦朧,侍衛儀仗遊行於其間,場面十分熱鬧。畫中線條有如遊絲般的細致柔和,人物精密生動,龍舟工整華麗,畫法近似王振鵬,但較為柔細。

  吳廷暉,元代畫家,生卒年月不詳,活動於西元十四世紀,浙江吳興人,擅長青綠山水和花鳥畫。

  透過古畫看端陽民俗文化

  我國古籍對各地的端午節俗亦多有記載,如東漢應劭《風俗通》:“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端午,以菖蒲一節九寸者,泛酒以避瘟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無獨有偶,在我國傳世的古代名畫中,以“端午”為主題的也為數不少。品賞這些傳世名畫,獨特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躍然紙上。

明 陸治繪《端陽即景圖》

  北宋詩人黃庭堅在《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詩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南宋詞人吳文英《隔浦蓮近·泊長橋過重午》有“榴花依舊照眼”句,元代詩人袁桷《客中端午簡善之》有“海城紅憶石榴新”之詠。蜀葵多為紅色,原產於我國四川,因它於端午節前後開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的花和葉,具有解毒散結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癰腫瘡瘍。所以,蜀葵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除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外,還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由此可見,萱草、石榴、蜀葵,均為端午節的標誌性花草。

  此圖所畫即是端午節時陸治親手所植花木的芳姿。圖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襯托,故僅用淡墨乾筆渲染造型,複加以苔點,頗顯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葉,均以勾花點葉法重點刻畫,勾筆細勁如鐵線,而點葉則用筆較拘謹,但溫潤沉著;野草灌木則直接以沒骨畫法用色彩點染寫出,顯得生趣盎然。

清 任頤繪《端午圖》

  任頤的《端午圖》,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地面上擺放的枇杷、蒜頭為輔。構圖取新穎之姿,用筆用色講究韻味和文人趣味。圖中物象,皆與端午習俗有關。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之功效。每至端午節,人們將新采的艾條插於門楣上,或將艾草捆扎為似人似虎的形狀,懸掛在屋簷下,或置於屋中,以驅蟲避邪。《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節)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枇杷是端午節前後的時令水果。在江南一帶,過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而且還要吃枇杷。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殺菌劑,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區,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作為端午節早餐食用。

  清 余樨繪《端陽景圖》

  清代畫家余樨所繪的《端陽景圖》,以挺秀細潤的筆法,將菖蒲、蜀葵、豆娘、蟾蜍和青蛙等動植物生動逼真地刻畫出來:在日麗水暖的郊外,野花競相綻放,各種植物蓬勃生長,青蛙、蟾蜍和豆娘等動物在明媚的陽光中跳躍、飛翔,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此圖既然以“端陽景圖”為名,畫中的動植物自然與端午風俗有關。菖蒲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端午節這天,人們多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並飲菖蒲酒,以驅邪避毒。

  端午與蟾蜍淵源頗深。清代《吳越風土錄》記載:“端午日,藥市收癩蛤蟆,刺取其沫,謂之‘蟾酥’。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萬計。”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載:“(五月)五日,南太醫院官,旗物鼓吹,捉蝦蟆,取蟾酥也。”可見端午捉蟾蜍的習俗不僅流行於古代民間,連皇家也不例外。據說蟾酥可用來解毒,治瘡瘤疙瘩。現在我國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區還保留著這一習俗。

  此圖上方所繪乃兩隻豆娘,有人卻誤認為是蜻蜓。古代端午節這天,江南一帶的婦女有佩戴豆娘頭飾的風俗。它是用絲絹等材料做成仙、佛、蟲、魚、百獸之形,或八寶群花之類,固定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支架上,插於婦女發髻上。其源一說來自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民間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掛在大門或房門上,認為可辟毒氣)的別樣形式。根據《清嘉錄》引《唐宋遺紀》的記載,江淮一帶的婦女在端午節這天要在發髻插上豆娘頭飾,以起到驅邪辟疫之作用。

清 郎世寧 《午瑞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一幅近似於歐洲靜物畫的作品,青瓷瓶內插著蒲草葉、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盤裡盛有李子和櫻桃,幾個粽子散落一旁。圖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畫是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而繪製的。宮中檔案說此圖“端陽節備用”,表明當時宮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習俗。

清 羅聘 端午圖 1795年作

  此畫所繪均為端午節常見之物,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苦心孤詣。著色鮮麗,豔而不俗。

  名家名畫與端午

  從弘治年間道萬歷年間,從明末陳洪綬到清朝顧沅輯……當代畫家也有許多緣起屈原的佳作,比如當代畫家傅抱石筆下的屈原在編者看來很是生動悲愴,而且傅抱石年輕時就有屈原情結,他取名“抱石”,就是“屈子抱石自投汩羅”之意,傅抱石先後至少創作了七幀《屈原像》,顯示他對屈原的敬重。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現代畫家。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范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他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傅抱石,屈原

傅抱石,屈子行吟圖,1944年

傅抱石,屈原漁父圖,1954年

  齊白石 《端午》

張大千 《端午習俗》

陳半丁 《天中五瑞圖》

唐雲 《端午即景》

來源:人民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