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烈日下的采蓮人 從清晨到日暮

七月,正是蓮蓬成熟的季節。在宜昌路邊偶爾能見到不少小商販,稱斤論個地在賣蓮蓬。“三五小船撐將去,歌聲嘹亮賦采蓮。”詩歌中的場景,總是唯美的,然而采蓮蓬遠不如想象中這般有趣。為了能讓人們在早市上吃到新鮮的蓮蓬,采蓮人不得不冒著高溫酷暑,穿著齊大腿的膠靴踩在泥塘裡,一遍遍地找尋。

下午4時左右,木魚山農莊的一片荷田裡,太陽毫無倦態依舊熱情似火,采蓮蓬的大嬸們已等不了太久,穿上裝備開始當天第二次下田勞作。

每畝田能結七千個左右的蓮蓬,采一遍得忙活半個月

上個月開始,荷花次第開放,花香充斥著夷陵區鴉鵲嶺新場村木魚山的這片窪地,每天都有遊客慕名而來。對供職於木魚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孫連波經理而言,滿塘的荷花和蓮蓬,是對一季辛勞的最好慰藉。

烈日下的采蓮人

木魚山位於金銀崗三峽植物園沿107省道向鴉鵲嶺方向行駛約4公里處,緊挨夷陵區鴉鵲嶺新場村簡壋河邊。

下午3點太陽依舊毒辣,126畝荷塘裡卻暗香浮動,與我們同行的三峽植物園專家李薇一眼就認出了這片荷田的品種,是江西廣昌的“太空蓮36號”,屬於子蓮。“這個品種最初培育的時候上過太空。”李薇說,“它的花期及采摘期能夠達到100天左右,到國慶節期間都可能開花。”

1個月前,這裡的荷花就完全盛開了,晨開暮閉,如此反覆3到5天,花瓣開始掉落,花蕊中的蓮蓬開始拚命生長。

蓮蓬成熟的時候,彭正蓮和另外9名同伴就要開始工作了,她們是公司從新場村請來的采蓮人。

3點半左右,彭正蓮和同伴們就來到荷田前的草坪上,就著幾株高高的白楊樹遮出的陰涼地聊天。“一會兒就準備下田采蓮蓬了。”帶頭的朱大姐說,這會氣溫還太高,需要再等等,“太熱了遭不住。”

實際這天清晨7點多彭正蓮她們已經下田采了3個小時,氣溫升高後她們就回家去,等到下午氣溫稍降後再下田。

下午4時剛過,彭正蓮和同伴們就戴上草帽,套上齊大腿的膠靴,手持割蓮蓬的鐮鉤從荷田的一頭開始,尋找成熟的蓮蓬,鐮鉤輕輕一剜,蓮蓬被采下順勢丟到身背的布袋子裡。這樣重複的動作一直要持續幾個小時。

每畝大約能結出7000個左右的蓮蓬,126畝荷田采一遍需要忙活近半個月。“等從這頭采到那頭,最先采摘的田裡蓮蓬又熟了,基本上一個月采摘2遍。”

傍晚7點還差一點,彭正蓮一行已經把草坪前那片荷田采摘了一大半,大家準備歇息一會就回家做飯。“一天下來最多能摘1000多個蓮蓬吧。”她說,“這錢賺得不容易,太熱了。”

周末一天能賣萬把塊錢蓮子,幾十人兩天才能剝出來

傍晚時分,彭正蓮和同伴們把這天采到的最後一袋蓮蓬交到停車場邊的小賣部,朱大姐統計好數量後,安排分級分揀,嫩蓮蓬分揀後直接帶蓬銷售,適合煲粥燉湯的老蓮蓬分揀後準備第二天剝蓮蓬、蓮子去皮和通芯了,加工成冷凍保鮮的通芯蓮子流通至市場銷售。

夏守娣和另外10個同伴也是新場的村民,她們負責剝蓮蓬。每天上午,準時趕到小賣部,圍坐在一起,將蓮蓬裡的蓮子一顆顆挑到盆子裡。看似簡單,實際剝久了手指尖會非常疼,如果用手掰,一天下來就會起水泡。“最開始手指痛得碰到毛巾都疼。”

從李薇口中我們得知,太空蓮36號的蓮蓬每蓬最多能有30多顆蓮子,平均22顆左右,“一般剝20個蓮蓬才有1斤通芯鮮蓮子。”

剝出來的帶皮嫩蓮子15元/斤,帶皮老蓮子20元/斤,深受遊客喜歡。但也有遊客反映剝蓮子皮太麻煩,而且中間的苦芯想拿掉也麻煩,於是小賣部還賣去皮通芯後的鮮蓮子,價格30元/斤。

蓮子剝了還得去皮,這道工序靠鄒時琴和另外兩個同伴操作機器完成的。“幸虧有機器,全靠人工,請幾百個人來都不夠。”她說。

最後的通芯工序人數最多,20多個來自新場的村民被雇來,每通芯一斤蓮子能獲得2元錢收入,李春梅就是其中一員。蓮子去皮後經浸泡,尾部就會破出一個口子來,她拿著類似起子一樣的工具從口子處將蓮芯捅出來。“蓮子浸泡之後特別滑,不熟練的人就會把蓮子給捅壞。”她說,“一天下來能弄60斤左右,有個一百多塊錢的收入。”

“到周末,一天鮮蓮子能賣1萬多塊錢。”孫連波說,“蓮芯加工成蓮芯茶,也有市民買去泡茶,沒賣完的我們也會弄到餐廳泡茶供顧客品嚐,這是清火消暑的佳品。”

荷花全身都是寶,新鮮花瓣配上果醬吃出盛夏的味道

孫連波口中的農家餐廳木魚人家位於木魚山山頂,這裡的菜肴都跟荷花有關。

12日,餐廳的大廚為我們精心準備了一桌荷花宴:荷葉粉蒸肉、香酥荷花瓣、雪花藕餅、清炒荷葉尖、荷葉蓮子粥、荷塘三寶、荷尖釀肉、開胃蓮子粥、冰鎮糖水蓮子、藍莓荷之戀、蓮子枸杞排骨湯……

最讓我們驚歎的是藍莓荷之戀:一片片粉嫩的荷花瓣上,整齊地碼放著各種食材,紫紅色的果醬均勻包裹在上面,吃進嘴裡滿嘴留香。“這是荷花的鮮花瓣,上面澆的藍莓醬,不僅保留了荷花的香味,同時也不至於味道過於寡淡。”孫連波介紹道,“周末來吃荷花宴的人不少,這幾道都是必點的招牌菜。”

荷花全身都物盡其用,但實際木魚山這片窪地不是傳統的荷花種植地。“之前從沒聽說新場有人種荷花,也是去年才知道有公司在這做了個荷花旅遊文化節。”李薇說。

其實,公司最初的規劃中,也沒打算大面積種植荷花。“之前規劃中,都是以觀光蔬菜為主,只有20畝荷花作為點綴,作為夏季吸引市民鄉村遊的一個噱頭。”他說。

從噱頭到主打產品,都是因為2016年7月的一場大暴雨。

木魚山所在新場村屬於一個四面高、中間低的丘陵地勢,而木魚山生態農業項目所在地又緊挨簡壋河。暴雨中,洶湧而來的河水淹沒了這邊窪地,“等天晴水退後,除20畝荷園還基本保留外,其它所有作物全部被毀。”他說,“在災後重建討論時決定全部種上荷花,她算是最‘扛造’的作物了。”孫連波說。

去年7月16日這裡舉辦了荷花節,吸引了超過5萬人前來賞荷。公司目前正謀劃發展千畝荷田產業,或許,過不了幾年,盛夏的金銀崗腳下,我們便能一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