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師說葯】你好,夏草!

你好,夏草!

夏天已到,萬物蓬勃長大,夏花燦爛,令人熱情洋溢,而夏天無、夏枯草、半夏名字美麗卻帶給人一種淡淡憂傷之感。 它們因自己的生長習性而得名。

夏天無:地上部分一到初夏便枯萎;

夏枯草:每到夏至枯黃凋謝;

半夏:農曆五月間半夏成熟,恰巧夏天過了一半,故而得名。

夏天無

生長在山坡或路邊,喜陰怕熱,忌乾旱,宜在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中生長。夏後莖枯,經冬不死,至春又生。它是喜陰植株,在春天便完成整個生命周期:生長、發芽、開花、結果。三月是它的盛花期,到了夏初,夏天無已完成開花結果,花朵凋零,植株枯萎腐敗,地面上再難覓其蹤。

我們藥用部位是其地下部分: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塊莖。春季或初夏出苗後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凈,乾燥。

挖出來看看它的樣子吧:類球形、長圓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灰黃色、暗綠色或黑褐色,有瘤狀突起和不明顯的細皺紋,頂端鈍圓,可見莖痕,四周有淡黃色點狀葉痕及鬚根痕。質硬,斷面黃白色或黃色,顆粒狀或角質樣,有的略帶粉性。氣微,味苦。

夏天無在一個短暫的春季便走完一個周期,春屬木,木屬肝,夏天無入肝經。春天萬物伸展,夏天無散發了整個生命完成生長,它味苦微辛性溫,根據其自然習性,我推測理解了它活血止痛,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緣由。但不知我如此的聯繫,可與古人按萬物「法象」推測功用之法相一致嗎?夏天無可治療中風偏癱,頭痛,跌撲損傷,風濕痹痛,腰腿疼痛。

夏枯草

屬唇形科植物,生長在山溝水濕地或河岸兩旁濕草叢、荒地、路旁,分布廣泛,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耐寒。春生夏長,秋實冬凋是大部分植物之性,然夏枯草冬至生,夏至枯,「不與眾生,不與眾死」。冬至得至陽而萌苗,陰曆五月夏至後,地上部分即開始枯萎,花期在陰曆三四月份,花開紫白,是一株非常有個性的藥草。

夏枯草入葯所用乃其乾燥帶花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紅色時採收,選擇晴天摘取果穗,除去雜質,曬乾備用,不可遇雨、露水或潮濕,否則會變黑影響質量。

果穗呈圓柱形,略扁,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輪至10數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內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微,味淡。這些特徵我反覆觀察了它很多遍,確有所得。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膽經。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可治療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癧,癭瘤,乳癰,乳癖,乳房脹痛。

半夏

大多人所了解的是它因習性得此名,於我而言尚有時光易逝之感,不知不覺夏天就過了一半啊!

關於半夏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一位名叫白霞的姑娘在夏日田野中割草,挖到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因飢餓難耐,便咀嚼充饑。誰知吃完就吐了起來,她趕快嚼塊生薑,嘔吐止住了,久治不愈的咳嗽也治好了。於是,白霞就用這種葯和生薑一起煮湯給鄉親們治咳嗽病,效果甚好。但這種植物塊莖含漿液豐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實踐證明湯洗減毒)。人們把這個葯起名「白霞」,根據採收季節,加上時間推移,「白霞」逐漸流傳為「半夏」。

半夏屬天南星科植物,生長在草坡、荒地、玉米地、田邊或林下,喜潮濕肥沃的沙質土,分布廣泛。

藥用其乾燥塊莖。夏、秋二季採挖,洗凈,除去外皮和鬚根,曬乾。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半夏辛溫有毒。入脾、胃、肺經,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是臨床上常用的化痰葯和止吐葯,用於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內服一般炮製後使用,3?9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不宜與川烏、製川烏、草烏、製草烏、附子同用。

三味夏草,名字富有詩意,用之療疾各有所長,感謝大自然的賜予,更感念祖先嘗百草解眾生疾苦的奉獻精神!

筆者在學習成長的路上,願與所有關心中醫藥的人交流、同行、共成長。

圖片源自網路,感謝原創,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

◆聲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圖片和信息系來源於互聯網,轉載僅供傳遞信息或供個人學習、交流,並非贊同其觀點和對其內容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版權內容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以便及時更改或刪除。中國藥房雜誌社對原創內容擁有版權,任何人或部門若需複製、轉載、摘編,須完整註明出處及標明作者,否則本社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平台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中國藥房》網路版正式上線,歡迎在線賞閱

◆網文投稿、合作、意見或建議請致電023-68586827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