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養蠢一個孩子?管他,管他,管好他!

前幾天一個事情上了熱搜,雲南大理祥雲縣一個學生因午休上廁所,受到了學校的警告處分。

後來在教育局的要求下,學校撤銷了處分,事情暫時得到了平復。

可是在微博評論裡各個學校的各種嚴厲的制度和規則,讓當事人驚恐,讓監視者啼笑皆非。

這些規則中,隱隱透露出學校和家長一些好笑的推測:

學生午休上洗手間,不是因為尿急,而是想趁機吵鬧;

學生上課喝水,不是因為渴了,而是開小差;

學生只有抬頭看著老師,才是在認真聽課,其他的小動作都會影響聽講........

這背後是一種自戀:

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重要,他們需要不斷管制,才會往好的方向去走。

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是對他們深深的不信任。

越不信任,越管制。

但越強製的管制,也只能把孩子教得越來越蠢。

1

前陣子和一個發小聊天。

他從小就很聰明,參加象棋比賽、給班裡活動出點子、給父親的生意提建議,樣樣都行,除了讀書......

到了工作中,他工作溝通能力出色,一連升了幾級,成了一家中型企業的中層。

但和我聊著聊著,他突然感嘆自己因為沒上大學,沒有相關的經歷和學位,一直卡在中層上不去,太苦惱了。

我問,小學的時候你不是讀書很好嗎,為什麼後面就讀不下去了呢?

他說。上了中學後,學的東西難了,考了兩次分數不太好。

很快我媽急了,不斷給我定目標和學習計劃,每天晚上盯著我做練習。

她給我壓力比較大,我一直都達不到,開始覺得學習沒以前有意思,索性就不讀了。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一個孩子被糟糕的教育壓壞了。

糟糕的教育,是懷疑孩子的動力,又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

中國社會、學校和家庭最經常這樣做。

他們不相信孩子有想要學習和提升的動力、不相信他們會調整自己克服阻礙,於是費盡心思教孩子怎麼做。

例如,

午休多學習,別總想著上廁所;

定更高的目標,別懈怠;

頭髮不要留長,會分心......

他們想把自己認為對的想法在孩子身上實現。

但對孩子來講,這是一種給他們帶來壓力的精神入侵。

為了對抗這種入侵,不讓自我喘不過氣,孩子會自然地用各種方式說不,例如拖延懶惰等等的被動攻擊。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都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說不,甚至拒絕掉一些正向的建議。

於是,這構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父母或老師等權威,不信任孩子,對孩子進行精神入侵,但孩子被動攻擊,好像自己沒有了動力,你必須得給他們壓力。

但給壓力越多,孩子越容易有被動攻擊和叛逆,最後不知不覺地,真的毀了自己。

2

會叛逆,至少還有一部分自我在挺著。

但全然聽話,就更可怕。

我認識一個學生,曾在衡水二中復讀一年。

這所學校的特點是軍事化管理、高考提分高,成為了很多學校的效仿對象。

開篇「午休不讓上廁所」的那家學校,也在努力學著衡水二中的管理方式。

由於半年內兩次學生跳樓,衡水二中裝上欄杆

被網友批:像監獄

這個學生和我說了她是如何提分的。

5點半起床,10點多睡覺,中間吃飯休息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剩餘時間都在學習。

為了學習,她曾一個月隻洗一次澡。

學校給他們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提分機制。

幾乎每天都有考試,分數和排名很快就公布出來。老師會根據不同的結果,進行針對性地鼓勵和批評。

在這種每天都有新反饋的機制下,學生只需要跟著走,不知疲倦地提升自己。

一切需求都沒有,只有打雞血地學習。

最後,她成績考好了,卻也抑鬱了。

因為在這個機制中,只有提高分數的樂趣,沒有學習的樂趣。

離開了這個機制的推動,她就不知道為什麼學習,怎麼好好去學習。

高考之後,她發現自己的內心常常處於一種空洞,別人推一下自己做一下,沒什麼想法和衝勁。

她的問題,其實已經成了一個群體通病。

北大徐凱文教授給它取了個名字:空心病。

他發現北大有30%的學生有「空心病」: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為什麼而活;

需要被誇才能確認自己是OK的;

一旦工作或學習不夠好,就覺得活不下去了......

不少學生讀到了博士,卻只想著自殺。

徐凱文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長大後缺乏價值觀和意義感。

但我更覺得他們的問題在於:

從小被外界的聲音推著走,內心早已失去了感覺。

無法感知世界,

無法感知自己內心的慾望和動力。

3

精神分析大師卡倫·霍妮曾提到:人內心多少有一些衝突和矛盾。

我們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內心衝突的種類、範圍和強度。

衝突到了一定的程度,人的內心就不健康了。

因為他們內心會產生一種絕望感——對「無法成為真自我」的絕望。

就像現在孩子們所處的環境。

他們內心深處有一些真實的聲音:我想要怎麼樣;我的感受是什麼樣.......

但他們從小卻活在一些教條中:我應該怎麼樣;我本可以怎麼樣;我不應該這樣.......

他們無法做到真實,就只能絕望地放棄自我。讓教條化作蜘蛛網,把真實的聲音牢牢捆住。

這些孩子長大之後,都變成了感覺喪失、行為僵化的人。

一般會有這些特點:

1

對生活喪失信心

因為無論怎麼活,都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

2

優柔寡斷

他們無法選擇做什麼工作,和什麼樣的人共度一生,是要先結婚還是再等下一個更合適的人........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3

普遍性懈怠

他們即使偶爾有激情,也只是轉瞬即逝。

因為真實感受一直被壓抑,他們無法獲得真正的動力......

4

難以卓越

因為,一切卓越,源自對人類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觸碰。

喬布斯打造蘋果手機,追求的是每一個產品細節和行銷上極致的情感體驗;

奇葩說那些打動人的辯手,一定最能共情到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

那些經典的廣告文案,讓人不斷花錢的遊戲,每一個設計都戳中一個情緒點;

甚至,在生活中,同個想法換個暖心的表達,能達到不同的效果......

這些都和「感受」分不開,可惜這些孩子心裡,只有權威和教條。

他們只能按照各種模板、權威的經驗,做著中規中矩的事情。

5

容易成為商業社會收割的韭菜

一旦一個商品擁有著3種特徵,就很容易吸引他們:高效、正確、不難。

例如,7天速成的課程、比特幣、XX新趨勢......

因為他們內心焦灼,又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只能渴求著這些速成商品。

就像渴求書本裡面的參考答案......

一個孩子,就是這樣被養蠢的。

4

如何不把孩子養蠢?

答案很簡單:

把感受的能力還給孩子,別用不信任的管教去阻斷他們的感受。

孩子急了就讓他們去上洗手間,回來再安心學習;

如果他們覺得低頭聽課效果更好,就允許他們低著頭;

教孩子美的文字,先讓他們感受美,自然地愛上美,而不是讓他們去背誦......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說過,

兒童的生長,源自於內在的生命潛力的發展。

也就是說,

孩子天生就有自發的生命潛能,他們會靠著這種潛能,自發成長。

被管教得越多,一個孩子就失去了依照自己的感覺來判斷事情的能力,他只能通過別人或理性分析來判斷,不知不覺就變蠢了。

只有聽自己話的孩子,才能活出真正的智慧。

我有幸看到不少這樣的人。

有一次,我去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申荷永的家中做客,他和夫人講起了他的很多趣事。

一是,做知青時,他賣豆腐。

豆腐一開始是一大塊,老鄉要買一斤,一刀下去,切多了不好,切少了麻煩。

他頭疼這一點,潛心練了一星期,終於做到,不管老鄉要多少,他只需切一刀。

要九兩他一刀下去就恰好九兩,要一斤一刀下去就恰好一斤,再也不需要第二刀。

二是,入伍時,拆卸步槍,他閉著眼睛比別人睜著眼睛還快。

……

這些趣事引起了大家很大的興趣,於是紛紛議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些。

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專註」。

他說,專註的確不是努力來的,而是你沉浸在一件事物。

當你沉浸在其中時,你會產生「感覺」。

你是靠感覺來切豆腐,靠感應來裝卸步槍。

這就是所謂的「手感」。

在無數領域,頂級高手們講究的都是手感。

譬如籃球比賽,一個選手投籃好時,他會說,有手感,當投籃不好時,他會說,沒有手感。

什麼樣的人會有手感?

一定是那種信任自己感覺和判斷的人。

5

但我們的教育,恰恰是破壞這種感覺。

假若你在切豆腐時,心靈深處有一個藏得很深的聲音對你說:你的感覺不可靠,你得怎麼怎麼做才行。

或者,當你在最關鍵的時候投籃時,腦子裡有一個聲音說:你要謹慎。

那麼,結果都是:你會失去感覺。

假若一個人小時候一直生活在被別人左右的環境中,那麼,這個人很難擁有豐沛的感覺,因為每當感覺產生時,就會有一些聲音否定?它。

所有不自信的根源,是從未被踏實地信任過。

時至今日,還有很多家長和學校,把孩子當做無法信任的個體。

但還好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在開始改變:

希望這樣的父母和老師越來越多。

我們的孩子,才能越來越聰慧。

掃碼添加搖籃小助手

科學育兒媽媽圈等待你的加入

專家1對1解答你的孕育問題

搖籃網微信號: yaolan-com-搖籃網——中國母嬰平台的引領者,20年來,專註科學孕育知識的整理和傳播,為母嬰健康產業提供優質服務,旨在成為母嬰行業的米其林,打造行業生態圈。搖籃網付出一切,只為幫你成為更專業的媽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