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科技巨頭都瞄上了“車路協同”?

今天哪家科技企業在做城市智能?答案是,每一家。

今天哪家科技企業在押注無人駕駛?答案是,有錢的每一家。

那你聽說過科技企業修路嗎?好像沒有?抱歉,這個已經有了,而且估計會越來越多。

路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從技術邏輯上看,它處在車和城市的連接處,也是傳感、雲計算、通訊技術的交叉口。這麽重要的戰略地位,讓我們想象過“車路協同”的重要性,卻可能沒有想到疾風驟雨颯然而至。

9月20日,在雲棲大會上,阿里宣布更新汽車戰略,由車向路延展,利用車路協同技術打造“智慧高速”。而就在6天之前,百度宣布將打造車路協同開源方案。

為什麽這個9月車路協同突然火爆了起來?科技巨頭的車與路故事今天講到第幾篇章了?圍繞車路協同,未來還有哪幾場硬仗要打?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讓我們先打開窗子看一看那些“無比誘人的路”。

車的智能履帶:一段車路協同技術簡史

在幾個月之前,我們一篇探討車路協同的文章中,提出過這樣一個看法:坦克之所以走的穩,是有履帶防護;而未來我們想要讓車輛在高速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條件下保證安全,就需要給每輛車安裝一個智能履帶。

這就是車路協同。在這個技術體系內,路面、圍欄、交通標誌、信號燈,都可以向車輛發送信號,傳輸資訊,從而保證車與車之間的安全行駛關係、隨時把控每輛車的狀況和應急需求、為車輛傳達遠處的路況,成為車的另一雙眼睛。這些能力都是駕駛安全與駕駛更新的必要保障,都是也是依靠車輛技術本身無法完成的進化。

這所有的一切技術想象,都只能發生在路上。而這條路已經鋪了快三十年。

車路協同技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歐美日等國家提出,有各種解決方案。我國也早早引入了車路協同研究議題。“十二五”期間,科技部立項了“智能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研究”,清華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10家部門參與,經過3年結項,標誌著我國車路協同技術在眾多方面取得了從0到1的進展。

而今天科技巨頭們玩的車路協同,在解決方案上被稱為V2X(Vehicle to X)。這是通用汽車在2006 年提出的技術體系,特點是利用基地台與無線通信技術進行人、車、路之間的協同感應,這就把今天的火熱的雲計算與無限通訊技術與車路協同聯繫到了一起。而5G與AI的加入則讓車路協同有了更廣闊的技術想象太空。目前,國內有9個省市在規劃建造智慧高速,其中包括京雄高速和杭紹甬高速等重點項目。

而今天科技巨頭宣布大舉入場,顯然給這個產業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那麽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可能要問:車路協同真的有那麽誘人嗎?答案是,有…

那些誘人的路

面對車路協同這件事,從廣義上看,它關乎於城市的運輸效率和交通紓解能力。在城市特大化的今天,車路協同作為一種新的智能技術解決方案,和它背後的企業一樣肩負著社會責任和時代意義,這自不必提。即使我們狹隘一點,單從市場角度來看,車路協同也是至關重要。至少它關乎於三個巨大市場的生成,可謂“一箭三雕”:

一、城市智能的全新入口。

今天科技公司已經“全民投入”的城市智能產業中,車路協同可謂打開了一個全新入口。我們知道,在今天的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等項目中,依靠的主要是攝影頭和城市基礎設施傳感器。這些部類的技術體系,更多起到的是交通輔助功能,不能直接作用於於城市交通。而當車路協同體系完善後,城市將在數據收集能力、主動影響能力上大幅提高。從而矩陣化影響城市智能體系的價值。

二、無人駕駛的必備條件。

無人駕駛市場有多大是不必贅述的。而就今天技術解決能力來看,車路協同是無人駕駛車輛上路的最重要安全保障之一,可以說是無人駕駛的前提。尤其是在無人駕駛車輛上高速,這個“終極場景”中,車路協同體系是不可或缺的條件。這就讓致力於無人駕駛大蛋糕的企業,無法忽視車路協同的重要。

三、未來20年的高速建設市場

今天,中國已經變成了高速第一大國。但我國的高速特點是“量多智少”,在智能解決能力上比歐美還有距離。加上城市交通的可觀需要,接下來智慧高速已經會成為主流。那麽今天掌握車路協同戰略位置,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進佔了未來二十年巨集大的“智慧高速”市場。其價值當然十分明顯。

既然這麽美好,能研究車、能琢磨城市的科技公司們,怎麽能放過那一條條優雅的高速路呢?然而車路協同這個美好的未來市場,並不是那麽容易攻佔的。

那些聳人聽聞的門檻

車路協同很重要,這也不是今天的新聞了,為什麽更早這個領域非常沉默呢?答案很簡單,這個工程真的是太困難了….橫亙在車路協同門前,可以看到有四大難題,一般企業恐怕想破了頭也解決不了其中一個。

一、生態斷層是常態。

車路協同的特點之一,是要整合一大堆原本誰也不挨著誰的技術,與背後企業。聽上去簡單的車路協同,背後涉及車端智能、連接網絡、雲平台、邊緣計算、路端智能與傳感設備等幾大板塊,各模塊背後又有複雜的供應鏈和管道商。各種芯片廠商、設備廠商、基建企業、數據維護企業摻雜其間。由於車路協同基本是一個全新領域,這些企業原本是彼此孤立,缺乏合作基礎的。如何把它們組織在一起是件非常複雜的產業協同工程。

二、軟體條件無一不缺。

在雲計算+AI的推動下,車路協同的解決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提升的效率遠遠沒有達到完美。今天無論是捕捉高速公路汽車運動所需要的雲端算力,還是精準捕捉突發事件、車輛運動邏輯的AI算法,再到缺乏行業數據,針對性解決方案數據,高精地圖數據。整個產業可謂是無一不缺。平地起高樓,這對大部分企業是難以負荷的技術與經濟成本。

三、要求過硬的製造業技術與基礎。

車路協同場景中,要運用到大量硬體部署,傳感器、雷達等硬體。這些硬體直接安放在路線上,用於駕駛資訊互動,必須保證絕對的安全與穩定。這就要求企業能夠提供工業級的硬體生產能力,並有各種細分垂直領域的硬體生產能力。這又將刷掉絕大部分有意進場的企業。

四、行業標準缺乏帶來部署憂慮。

目前車路協同體系中以來的V2X技術體系,在國內還沒有敲定通用標準。還處在企業各自摸索的階段,這就客觀上決定了部分企業的探索最後將被國家標準淘汰,由此帶來的成本憂慮也會把一些企業拒之門外。

然而即使這麽多限制和門檻,還是沒有擋住BAT們的腳步。

巨頭極速進場,中場戰事打響

今天的車路協同領域發展,用“中場戰事”來形容還是有一絲貼切的。

如果我們將2000年後的學術研究時代定名為早場戰事的話,那麽當時更多是解決實驗室方案、材料、通訊配件研發等工作。

而中場之後的下半場,則是拚落地、拚客戶集群的時候,今天還遠遠不到這一步。

因此我們只能說,科技巨頭剛進來,方興未艾的車路協同,今天來到了它的中場階段。下一局鹿死誰手,還有待暗中觀察。

9月6日,阿里與公路院聯合宣布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巨頭的車路協同之路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一周之後,百度以Apollo平台為基礎,宣布搭建一個開源的車路協同研發與測試平台,以生態研發進軍車路協同產業的痛點之一。

而就在剛剛,阿里在雲棲大會上大刀闊斧地殺入了車路協同。並且宣布將調集旗下多個部門共同打造這個全新的“路上”賽道。

阿里的宣布的策略,是阿里雲負責搭建智慧高速雲控平台,為車路協同場景提供全局控制能力;AliOS主要管車跟路到底聊什麽,搭建車路雲協同計算系統,完成車路協同間的具體能力;而傳說中達摩院,則負責研製路測要安裝的感知硬體。同時,高德、千尋提供高精度地圖,支付寶準備解決高速支付場景——可謂是阿里一家“齊上路”。

有意思的是,幾個月之前,華為LTE產品線表示,華為正積極探索汽車和通信產業下的車路協同產業。

由AI技術為契機,由無人駕駛與城市智能兩大市場為支撐,迫切的社會需求與政策導向為根本,車路協同正在經歷突飛猛進

巨頭接連進場——說實話,感覺騰訊也不遠了——往往意味著戰火的白熱化。但對於車路協同來說並不如此。今天的車路協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還是從無到有,而不是你死我活。

這條賽道上,科技巨頭們真正比拚的,是一攬子解決能力。車路協同之戰的關鍵看點,可能有這麽幾種。

黑雲壓城之下,車路協同究竟比什麽

毫無疑問,在高速公路上搞事情,是一條實打實的重賽道。今天,無論是阿里的生態優勢+IoT解決能力,百度的開放平台,華為的ICT基礎設施思路,可能彼此思路大相庭徑,但都是在試探中調整,以自身優勢激發產業垂直關係建構。

而在未來,這場已經發生的競爭會鹿死誰手呢,關鍵在三個勝負手之中。

一、產業聯盟搭建與生態聚合能力。

由上所述,車路協同是一個場景複雜、產業鏈冗長、產業關係新鮮構成的產業網絡。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自己把所有車路協同的軟體、硬體、平台、施工全搞定。那麽想要能快更好地切入車路協同,就需要更強的產業組織能力與產業生態。比如目前來看,百度依托Apollo吸引了車路協同合作者,而阿里不僅各部門齊上陣,還成立了“2038超級聯盟。產業關係的合縱連橫,很可能會變成接下來車路協同市場中的常態。

二、案例落地與模塊化複製能力。

科技企業造車靠量產,那麽同樣的道理,修路的關鍵是能不能快速把路修出來,讓大家看到車路協同的真實價值。畢竟造車可以放PPT上,車路協同也放PPT上就不太美觀了。

三、產業深度與垂直場景解決能力

車路協同的複雜性,在於它涉及幾個相對獨立,但又必須相互作用的領域。城市智能、造車、傳感硬體、網絡傳輸,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產業問題與行業經驗。科技企業突然進場,很可能在對產業深度估計不足的問題上吃虧。目前來看,華為顯然在車路協同通訊基礎上更有優勢;而阿里依靠城市大腦積累的城市解決方案經驗,以及AliOS的直接造車經驗,可以從兩端下手增強垂直場景解決能力。

當然,不管企業生態之間如何競爭合作,在大的範圍看,未來中國20年勢必大力投入駕駛更新,急切追加城市治理能力。那麽在巨集觀需求上看,車路協同是一個難以繞過去的命題。進場玩家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而對於核心玩家來說,機會也遠遠大於風險。

一段時間之內,還很難看到巨頭生態在車路協同領域進行直接絞殺,更大的可能性是各自為政,拓展生態,積累案例。

而快速發展的行業解決能力和場景落地,能夠以發展速度倒逼行業標準成型,制定行業普遍規則,顯然是更重要的一戰。畢竟車路協同體系必須以統一標準、全局連接,才能求得產業價值最優解。

車路協同的中場戰事,歸根結底是科技變量與未來確定性之間的較量——今天技術對現實世界的改造,其實大多如此。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