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韓新劇頻成“網紅”,哪些類型妙招值得借鑒?

近期,日劇《我,到點下班》成為新晉網紅,不僅在朋友圈被頻繁轉發,劇中所反映的加班、“社畜”、黑心企業等話題也被廣泛討論。

在國內,每個季度都有數量不等的日韓劇在網絡上竄紅。

許多作品在網絡上走紅之後,陸續被國內翻拍,但因為文化的差異,翻拍往往難出佳作。儘管翻拍不是最好的操作方式,但這些劇中卻有很多閃光點可以借鑒,我們不妨以最常見的三種類型為例,對近期開播的日韓新劇展開分析。

愛情劇:跨過發糖、CP感,強化現實性、實用性

相比之前的夢幻感,近兩年來,日韓愛情劇更加注重現實性和實用性。這種特點在近期的新劇中更加明顯。

在4月新開播的韓劇《她的私生活》中,筆者就被科普了“追星”的正確操作和“站姐”的日常。

女主成德美(樸敏英飾)是一名資深的追星達人,工作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是關於自家愛豆的。看演唱會、投票應援都是普通操作,查班機、接機也不算什麽,“聖地巡視”你懂是什麽嗎?劇中的解釋是:“去偶像去過的地方尋找痕跡。”

成德美在追星這件事上行動力極強。她會扛著專業相機和梯子在機場“蹲點”,在各種活動現場,為偶像拍照,認真修圖後上傳到網站,供所有粉絲膜拜。而且她總能很機智地判斷出偶像在哪個出口處,並找到最佳拍照位置。再比如她願意為自己的偶像花費大量心思、斥巨資為他買生日禮物。甚至為了追星從家裡搬出去住,將房間密碼也設置成愛豆的生日。

雖然成德美是一個超級粉絲,但她卻不鼓勵“私生飯”(明星粉絲裡行為極端、作風瘋狂的一種),倡導正確追星,也是這部劇的現實意義。

追星在如今不僅僅是學生黨的專利,很多白領,甚至年長的阿姨們也加入到追星的行列中。很多人退休後,一時間對慢下來的生活節奏和孤獨感極其不適應,從而開始追星。

在粉絲經濟當道的韓國更是如此,粉絲們不僅願意為自家愛豆買單,瘋狂者甚至會有一些不正確的做法。比如跟蹤偶像,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為了偶像和其他偶像的粉絲產生摩擦等。與之呼應的影視作品,不僅關注到這一現象,並且用偶像的力量,倡導大眾用積極、正確的心態追星,現實性可見一斑。

相比韓劇中的輕鬆、搞笑,日劇則用平淡的方式來講述愛情,反映現實。

夏季檔新劇《昨日的美食》是目前綜合質量最高的一部。儘管它以兩位男性為主角,但沒有絲毫的尷尬之感,其中對於平淡卻細膩的情感表達和日常生活的描述非常值得琢磨。

首先,它有極強的實用性。

每一集中都有美食的展示。鮭魚牛蒡舞茸菇燜飯、油菜油豆腐味噌湯、碎柴魚乾拌西蘭花等菜色家常卻誘人。劇中有男主對於做法的詳細教程,很多網友都實際操作了,據說味道不錯。

當然,美食教程只是它具有實用性的一面,美食在劇中發揮的作用不止如此。

筧史朗和矢吹賢二有不同的職業、性格和生活方式,一個認真嚴肅、一絲不苟,一個活潑外向、生活隨意。這樣的兩個人同室而居,自然免不了產生摩擦,飯桌就成為了他們溝通的最好場所,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困惑、相處中的矛盾,都可以在一餐一飯中解決。

在國產劇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是如何“甜蜜撒糖”,誰和誰有“CP”感。一味收割少女心的做法,不僅因操作不當常常令人尷尬不已,而且套路化嚴重,創新艱難。反觀日韓愛情劇,早已跨過了這個階段,展現出更強的現實性和多元的價值觀,這才是一個傳統題材在當下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懸疑劇:情節反轉、渲染恐怖氛圍,是增強懸疑性的技巧

日劇一向以懸疑類擅長,精品不計其數,韓劇近幾年也在此類型上給觀眾帶來了不少驚喜,如《信號》《秘密森林》等。在近期新劇中,日韓懸疑劇也有值得推薦的作品,比如韓劇《自白》、日劇《輪到你了》。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懸疑感的營造和對人性之惡的展現上很出彩。

《自白》以“一事不再理原則”(一旦處理過的案件不再審理的法律一般原則)為背景,講述主人公追逐被法律掩蓋的真相的故事。這部劇中的反轉非常精彩。

劇中開篇交代了一樁五年前的惡性殺人毀屍案,因為沒有直接證據,頭號嫌疑犯韓宗久最終判定為盜竊罪,5年有期徒刑。反轉就此開始。

五年後的韓宗久再次登上法庭,將當年那樁案件殺人毀屍的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這份自白,其實是為了洗脫自己身上另一樁殺人指控。

然而,在他承認五年前的案件沒多久,另一樁作案手法一模一樣的殺人案又發生了,當他再度被卷進來時,卻被證實,有人在故意栽贓他。相關細節不再劇透,總之之後,案件繼續反轉不斷。

整個觀看過程中,觀眾幾乎很難停下來思考、推敲,一直被劇情發展拽著走,懸疑性發揮到了極致。

相比《自白》的強反轉,日劇《輪到你了》更注重對懸疑氛圍的營造。

這部劇的故事設定有些匪夷所思:住在同一公寓裡的住戶們,在紙上寫下自己想殺的人,而後隨機抽取,進行“交換殺人遊戲”。

交換殺人的案件並不算新奇,但將其設定在每日相見的鄰居中,還是全員性參與的,不寒而栗的意味就多了一層。

先是各種古怪的鄰居登場,每個角色看起來都深不可測;緊接著殺人遊戲拉開帷幕,公寓的告示牌上貼著寫有被殺的人名字的紙條;再接下來,陸續有人死去,人人自危。

下一個輪到誰?誰在紙條上寫下死者的名字?誰是凶手?誰在幕後操控?這場由假變真的交換殺人遊戲,一開篇就將懸疑感和恐怖氛圍營造得非常濃厚,觀眾在整個觀看過程會保持高度緊張。

職場劇:有強烈的現實觀照並有改變問題的決心

日劇《我,到點下班》因為剛好撞上國內熱點“996工作製”,成為近期的熱門。

這部劇的觀點戳中了很多人,在當下職場中,加班,成為一種極其“正常”、普通的工作狀態。補休、加班費是不存在的,因為“客戶爸爸”的需求已經站到了第一位。不加班、要求合法權益的反倒成為不敬業、有問題的人。

女主東山就是這樣的人,她打破了職場的既定平衡:到點就走,絕不加班,因為她要去享受啤酒和小籠包的愜意時光,而小飯館在6點10分之前,啤酒半價。

與她相反的,則是同事三谷,這位從小到大都是“全勤勞模”的員工每天自覺加班,從不請假,而且還強製其他同事一起加班。生活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有的是迫於無奈,被領導壓榨;有的想要在領導面前拚命表現;有的已經陷入工作的誤區,不加班,就失去了安全感。

這樣病態的工作方式,讓很多現代人失去了私人生活時間、愛好,甚至是健康。殊不知,工作需要細水長流,以損害健康和生活為前提,最終只能在麻木和疲憊中痛苦不堪。

反諷的是,很多影視作品甚至將此作為一種職業精神進行傳播,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職業劇中大多都會出現主人公工作到深夜、和團隊一起熬夜做方案、對工作24小時待命等情節。

這部劇就以“不加班”為切入口,將兩種價值觀擺到桌面上,供大家思考,播出後,引發日本社會很大反響,在中國同樣引起廣泛共鳴。

以前的日本人,十分盛行加班文化,“社畜”一詞由此而生,並因此造成了社會諸多問題,如“低欲望生活”、“少子化現象”。基於此,日本政府做出了改革。去年6月,日本通過了《工作方式改革關聯法》,該法規讓帶薪休假義務化,對加班時間的上限加以限制,以期把更多的自由時間還給勞動者。

從本劇我們可以看到,職場劇不僅僅有真實、嚴謹的職業特性,也需要對職場有思考、有現實觀照。二者兼顧,才能成就優秀的作品。

儘管與國產劇的創作環境不同、文化生態有差異,但是日韓劇中有很多創作方法是可借鑒的,比如在人設、劇情上的創新,在劇中融入實用性強的技巧,對正向價值觀的輕鬆化表現,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大膽觀照等等。

【文/小熊星】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