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軌星座,諸雄爭鋒,誰將凌絕頂?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633期】

這幾年隨著商業航天的快速發展,業界相繼提出了多個低軌星座概念,那麽低軌星座究竟是有何磁力,吸引業界大佬達成“迷之默契”?大批低軌星座的蜂擁而入,是會重蹈“銥星”覆轍引發接連撲街?還是將揮別“歷史的眼淚”,拚出一個未來?

一、磁力源於吸引力

我們把離地球表面高度為700~1500千米高度的軌道稱為低地球軌道,而低軌星座是指在此軌道域由多個衛星構成、可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衛星系統。比高軌衛星更具成本效益,比地面通信性能更優越,是低軌星座的天然優勢。單以此為出發點,就可以實現許多以往難以想象的服務與應用。

另外,隨著微機電、先進製造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微小衛星技術逐步實現了升級換代,移動互聯網和5G 產業的繁榮也讓高速率和高帶寬數據需求日益凸顯,這些因素也成為低軌星座搶灘暢遊的紅海。有專家估算,如果讓全球每一個角落都聯網,投入低軌星座成本,未來有望降到基地台建設成本的1%,這將使衛星投資公司的風險大大降低。另據Amazon估算,一旦自家低軌衛星投入商業服務,預計將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技術成熟度的不斷提高、巨大市場潛力和商業利益的並行驅動,低軌星座成為如今商業航天獨角獸必爭之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低軌紅海平面

根據SpaceNews網站消息,截至2018年3月,全球至少有15家公司已經對外公布其星座計劃,並且大部分公司表示將在五年內推出自己的第一代星座系統,主要涉及Ka頻段、Ku頻段和V頻段。

從時間維度來看,目前低軌星座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的首露頭角,第二階段是2014年以來的強勢復甦。

早期的三大低軌星座系統-Iridium、Global Star和Orbcomm系統均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著手研發部署的,當時正值世界範圍內移動通信市場蓬勃發展之時,其中Iridium捷足先登投入運營,佔據了先發競爭優勢。儘管此後,Iridium和Global Star系統都破產重組,但首批先入的經歷與實踐為其後回歸積累了不少經驗。

目前新興低軌互聯網星座是在上述技術基礎上的第二次產業浪潮,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馬斯克的Starlink和維勒OneWeb,這兩個星座均已發射了技術驗證衛星並進入實際部署階段,電信星僅成功發射了1顆技術驗證星,結合已知星座設計、發射速度及運營模式等來看,預計OneWeb公司有望首先完成全球部署並投入市場運營。

圖片來自資料庫

從性能維度來看,OneWeb與Starlink採用相同工作頻段,不同的是採用彎管架構實現上下行鏈路信道關聯映射,其靈活性與頻譜利用率相對有限。此外,Iridium、Starlink與電信星均設計構建星間鏈路,OneWeb等其它星座還未涉及,星間鏈路在通信與測控等方面極具優勢且抗毀性強,未設置星間鏈路必然以增加地面布點為代價,並會因用戶視場限制影響使用體驗,但星間鏈路同時易受空間環境及干擾影響,星上路由選擇也會增加衛星研製難度,降低對技術升級更新的適應能力,這對衛星數量龐大的低軌星座來說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

圖片來自資料庫

在應用發展維度,主要製約因素體現在成本效益與市場兩個方面。可持續發展必然以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需求契合度為驅動,這同樣與系統運營模式緊密相關。重生的Iridium星座一方面通過控制成本,提供 Iridium Certus多數據速率組合與載荷搭載服務等,將目標市場鎖定在海洋、高山等政府、石油、航海企業願意支付更多費用的地方,另一方面憑借與美國防部千絲萬縷的聯繫,維持其“先發製人”已然成型的布局優勢。OneWeb和Starlink均計劃研製大量低成本小型基地台,把諸多小型商戶甚至個人變成分銷商,用這些小型基地台向移動終端用戶提供寬頻入網服務,其網絡架構與目前移動寬頻基本相同。

三、告別地心引力有多難?

古印第安有句諺語,“別跑太快,等一等靈魂。”在當前一擁而上的低軌搶位大戰中,每一玩家或將面臨著同樣的尷尬:大環境和產業鏈的欣欣向榮,未必代表真實的需求與同步。頻軌資源的稀缺在鎖定過多關注的同時,也催生出了不少激進而冗余的星座設計。無論是從衛星到終端、從資本到應用一應俱全,以盤活現有產業模式為基進而迭代升級;抑或借助一體化產業優勢,以跨界創新能力打破現有行業格局,卡位時代機遇來輸出“改造世界”的偉大情懷;還是專於一隅,將集約與精深融為一體,樸守簡單的幸福.....剝去科學暢想和風投資本的熾熱光環,低軌紅海拚殺背後藍海的冰冷深邃,更多需要的是對其發展內核與靈魂的現實拷問。在當今萬物互聯的開放時代,衡量生存空間的重要標準是接續融合與不可替代。告別地心引力,低軌星座發展只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或能通變則久、星耀高懸。

作者簡介

從左至右依次是:滿俐 何方舟 魯靜

北京某研究中心工作人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