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泡沫戳破、鄙視鏈崩塌,電視劇的2018

2018年的電視劇在作品層面乏善可陳,卻因行業亂象爆點連連,收視率泡沫全面被戳破,大IP頻頻失靈,多部被普遍看好的大劇落寞收場。回歸製作初心,找回精品意識,成為2018年電視劇行業給從業者的最大啟示。

文|喜力

2018年的電視劇頗有老驥伏櫪的架勢,面對著年輕多金、來勢洶洶的網絡,電視劇並沒有能夠扭轉強弩之末的哀傷。

從曾經絕對的王者,到前兩年與網絡劇平起平坐,2018年的電視劇在作品層面乏善可陳,卻因為行業亂象爆點連連。

被政策扼住了喉嚨

電視劇與網劇就像是大兒子和小兒子的區別。作為大兒子的電視劇,會被更多的要求、有更多的禁忌、面對更嚴厲的責罰。但是對待小兒子一樣的網劇,雖說一碗水端平,但總歸會多一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時刻。

事實上,攤開電視劇的掌心,能看到非常明顯的,因政策的滋養和束縛造就的紋路。

曾經打開電視,就能回到朕最親切的皇宮,或者看到本尊最熟悉的漫天打鬥的飛行模式,要麽就是上陣打仗的民國吃雞。然而2018年,一打開電視,衣服、場景、妝容居然非常現代,“怎麽回事,難道朕穿越了?”

2018年4月,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的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對如何加快電視劇高品質發展進行部署,明確提出了“現實題材是未來電視劇創作主流”

電視劇的市場風向迅速調整,其中受牽連最深的就是幾度上檔又幾度撤檔的《巴清傳》,總想成為電視劇卻最終只能網絡播出的《如懿傳》,以及一大批改名換姓“重新做人”的古裝劇。

在風聲最緊的上半年,古裝劇幾乎杳無蹤跡,直到暑假檔來臨後,才有零星產生。對大兒子的嚴管,給了小兒子成長的契機,觀眾們被壓抑已久的古裝劇觀賞欲,在網劇《延禧攻略》身上得到了集中爆發。

電視劇,是檢驗一部劇目求生欲的最好方式。

囊中羞澀的委曲求全

當網絡入局,“燒錢”成為了影視劇競爭格局中必備因素,卻也把衛視囊中羞澀的窘境暴露在外。2018年,新劇登陸衛視的速度明顯放緩,新劇供應量、儲備量都有所減少。一線衛視需要用天價與網絡搶奪頭部資源,為控制成本,只能縮減採購規模。

在一線衛視中,中央台八套的新劇播出量位列前茅。一方面是因為中央八套不受編播限制,黃金檔新劇可以3-4集連播,對於總量的需求較大。

第二是中央八套的採購價格相較於其他一線衛視較低,對於很多電視劇而言是保底選擇,成本壓力減少。一山望著一山高,幾乎“顆粒無收”二三線衛視,把“有劇可播”視為幸福。

囊中羞澀意味著要精打細算。衛視開始側重於資源的獨享與深耕。曾經衛視幾乎不投錢、前期隻觀察不進入、只看成片購買的傲氣採購模式,轉換成為提前站位,加緊前端布局和資源搶奪的主動。

“曾經你對我愛搭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在今天的電視劇格局中,頗為常見。從台前網後,到台網聯動,再到現在的網前台後,電視台對於劇集的判斷力頻頻失靈,導致了主動性的逐步喪失。

面對來勢洶洶、積極快速的網絡平台,衛視的革新腳步太慢了,抱持著曾經的權威,衛視在劇集市場中像溫水煮青蛙一般,看似進,實則退。

曾經撕的不可開交的同段位衛視,現在主動開始搭夥過日子的抱團取暖。北京、東方、浙江、江蘇四家頭部衛視形成了緊密的結盟關係,共同分擔頭部內容成本、分擔風險,同時形成收視合力。

北京和東方衛視共同推出了《美好生活》《歸去來》《大江大河》等一系列大劇。江蘇和東方一起放送了全年的收視高潮《戀愛先生》,浙江和江蘇也合作推出了《南方有喬木》等。

具有資金底氣的一線衛視,還有心力瞄準大演員加持、服務年輕閱聽人的都市情感戲。二三線衛視則根據自身的錢包選擇了性價比高的類型劇,繼續服務電視劇的典型觀眾,例如社會倫理、近代傳奇、諜戰等等。

例如山東衛視和湖北衛視共同推出了經超、周冬雨的《魔都風雲》等,山東衛視和天津衛視聯合播出的《養母的花樣年華》為兩家衛視帶來了驚喜的漲幅。

這些劇目為打開電視迷了路,找不到最愛的“老派題材”的傳統觀眾們解了渴。但是由於套路傳統、閱聽人年齡層偏大,以及播出平台傳播能力限制,2018年的電視劇缺乏爆點。

數據崩塌後的奪嫡之戰

收視率,到底是客觀數據,還是行業集體緘默的巨大謊言?

前些年,湖南衛視在收視率上遙遙領先,頻頻大力出奇跡。江蘇、東方、浙江在其後拚命追趕。電視劇收視率榜單中,常年的格局是中央一套和湖南衛視搶奪頭位,北京衛視忽高忽低,中央八套播出的劇目名稱基本貌不驚人,卻總在前五之內,偶有爆點。

當時發行至中央八的許多電視劇,看到收視率排名後,只會撇撇嘴,自我安慰又略顯心酸地說一句:中央台從來不買收視率。

2018年9月,郭靖宇高喊要與操縱收視率黑勢力決一死戰,透露《娘道》播出前曾按某衛視購片主任的要求“拜見”操縱收視率的“大神”,對方要價90萬一集,“電視台買我的片子才130萬一集,也就是說我們要70%給他們當保護費才能播出。”

同一時間,被卷入風波的還有《天盛長歌》,一個在2018年的悲情角色。演員陣容有陳坤和倪妮的加持,製作也十分精良,可在《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夾擊的古裝劇市場中成為了沒有姓名的路人,不高的收視率受到了群嘲,最後還慘遭剪短14集,損失近一億。

有消息透露,《天盛長歌》的噩運是來源於沒有購買收視率。若不是之後被Netflix購買,豆瓣評分8.3,《天盛長歌》很有可能就此繼續冤屈。

電視劇播出鏈條中一直諱莫如深的收視率造假問題終於被揭開。廣告商向電視台要收視率,電視台就轉身向製片方要。不承諾購買收視率的電視劇極有可能無法上星。這個看似共贏的鏈條,實際上只是為電視劇市場帶來了虛偽的數據。

製作方將巨額成本放置在收視率購買上,必然會壓縮投放在製作層面的資金,結果導致,良心劇因無錢宣發沉寂,爛劇卻一路飄紅的怪相。即便網絡管道已經開始全盤碾壓,電視劇還依舊沉浸在收視率的假象意淫中飲鴆止渴。揭開遮羞布後的電視劇,才有可能真正看清自己的現在和未來。

中央一套和中央八套名正言順地拿回了自己的強勢地位,北京衛視也揚眉吐氣。《娘道》《正陽門下小女人》《幸福一家人》《大江大河》蟬聯同時段收視率第一。

可悲的是,原本曾是大眾傳播的代表性媒介,被戳破收視率泡沫後的電視劇,則越來越坐實了面向中老年群體的圈層狂歡。

因為收視率的造假問題,對比收視率並不能成為客觀的評判標準。從目前的數據而言,《戀愛先生》以1.561的數據位居榜首,但是由於該劇為第一季度播出,彼時收視率造假還依然是行業秘密,因此數據真實程度也值得懷疑。郭靖宇的《娘道》趾高氣昂地站在了第二位。

但是相對於2017年《人民的名義》平均收視率3.661,2018年的收視率則慘淡很多,甚至都沒有單台破2的爆款。

在今年豆瓣評分過7的電視劇中,只有《天盛長歌》(豆瓣評分8.3)和《香蜜沉沉燼如霜》(豆瓣評分7.7)評分人數超過10萬,《和平飯店》(豆瓣評分7.9)評分人數超5萬,其余的都在一萬左右或以下。

在豆瓣評分過7的電視劇中,只有《最美的青春》《香蜜沉沉燼如霜》《正陽門下小女人》《面具》《我的青春遇見你》收視破1。電視劇正面臨著評價驅低與收視衰退的雙重挑戰。

從網播量的角度,《戀愛先生》以164.1億的播放量略微領先於今年網絡劇播放量冠軍《如懿傳》。《香蜜沉沉燼如霜》和《扶搖》也表現不俗。但是,愛奇藝於9月3日關閉了前台播放量,諸如《延禧攻略》等爆款並未劃入榜單範圍。

2018年,是數據泡沫全面被戳破的一年。收視率造假、豆瓣評分造假、網絡播放量造假,讓曾經許多劇目的數據狂歡看起來像一場巨大的鬧劇。影視圈的浮躁與中國現行社會發展的普遍情況十分類似,隻關心膚淺的數據增長,用注水的方式拔苗助長。忘卻了根基深、行得穩,才有可能真正茁壯成長。

IP失靈、鄙視鏈已斷

IP本是新入局影視劇行當的網絡影片平台用以商業化運作、規避風險的抓手,卻讓深耕多年的電視台也垂涎欲滴。然而2018年,IP對於電視台很不友好。

《武動乾坤》《鳳求凰》《莽荒紀》《扶搖》都是被寄予厚望的頭部IP,衛視對於這些IP的信心,從將其布局至周播劇場就可窺見一二。在限古嚴格的今年還能播出,本應是坐擁天時地利,卻毫無例外地高開低走。《扶搖》收視率0.63%,《莽荒紀》收視率不足0.1%。

一部分失利的原因,是文學IP在影視化改編後水土不服,原粉絲不買账,新粉絲不認可。張黎導演加持的《武動乾坤》在製作層面有了保證,但是文學層面的男頻IP,讓古裝劇的消費大戶——女性群體難以產生共鳴,而影視化後刻意加入的滿足女性觀眾的情感元素,又不能讓原IP粉絲買單。

一部分失利的原因是對於明星IP的過度自信,導致製作層面失控,品質無法保障。電視劇和網絡劇的競爭下,整體行業製作精良程度在上升,觀眾的審美要求也不斷增加。

曾經,拍網劇的人拍不了電視劇。現在隨著網劇製作急速飛升,鄙視鏈已斷,許多做電視劇的人反而過不了網劇的門檻。電視劇製作曾一度陷入只要碼好演員,導演就是“看場子”的窘境。

但今年,現實給予了這些投機者沉重一擊。陳坤、萬茜的《脫身》,黃曉明、殷桃、秦海璐領銜的《你遲到的許多年》,黃軒、周一圍的《創業時代》等等失敗案例證明,實力派的演員也沒有辦法為糟糕的製作團隊救場。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過度迷信IP,IP透支嚴重造成的。《涼生,我們可以不可以不憂傷》出場時是為了拯救《天盛長歌》慘淡的收視率。PPTV與湖南衛視共同出資11.8億的天價版權費讓其頭戴版權劇王的王冠,頗受期待。

鍾漢良、馬天宇和孫怡也都是這些年來出過爆款的陣容。但是,鍾漢良因為《孤芳不自賞》和《一路繁花相送》已經被觀眾質疑其敬業精神和專業度,號召力下跌。

出品過《花千骨》《楚喬傳》的慈文傳媒擔當製作,也有了爆款的保證。《涼生》的閱聽人群和湖南衛視閱聽人群高度匹配。每一個環節都有優秀的數字作為保證,可又一次證明了,影視創作絕對不是1+1=2的數學題。影視是綜合的運作,而並不是簡單的元素羅列。

相反,一些播出時並不被看好的劇目,反而卻創造了極好的成績。中央八套播出的《娘親舅大》在沒有明星光環和強力宣發的情況下,成為了驚喜。其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創作的角度創新,從男性傳統美德回歸的角度,建立了撫慰女性情感焦慮的全新方式。

英雄遲暮,不免讓人扼腕歎息。前幾年,電視劇還可以作為所有的影視劇統稱,而如今,電視劇與網絡劇涇渭分明,對於新生代而言,電視劇更是成為了陌生的詞匯。

當行業巨頭思考的是如何精益求精的優化,顛覆者早已瞄準了推倒之後的重建。衛視長久以來的收視率謊言被戳破,反而為其帶來了不破不立的契機。拋棄即將過時的舊標準,用突破常規的革新者姿態面對未來的傳播態勢,回歸製作初心,找回精品意識,電視劇才有可能回到影視劇老大哥的寶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