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雙翼時代的沒落,飛翔在中國天空的雄鷹:寇蒂斯霍克3戰鬥機

引言

1937年8月14日杭州筧橋,第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率領第四大隊在筧橋機場上空,與日本木更津航空隊,鹿屋航空隊激戰,在經過30分鐘的戰鬥後,擊落敵機4架,自身沒有損失,大敗敵軍。取得中國空軍自淞滬會戰開始後第一次空戰大捷。此戰中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駕駛的暴揍日本空軍的戰鬥機,就是在淞滬會戰之前,大名鼎鼎的霍克(hawk)3戰鬥機。

從霍克-2戰機說起

講到霍克-3戰鬥機,就必須得說一下它的前輩霍克-2戰鬥機。(為啥叫霍克-3呢?"霍克"兩字來源於英文Hawk的音譯,意思為鷹,所以也可以叫做鷹三戰鬥機,不過在當時的中國空軍多數都叫"霍克"而非"鷹"。)作為寇蒂斯hawk系列中並不出色的兩個型號,其主要用戶和作戰記錄,都出現在國外。霍克-2戰鬥機是在寇蒂斯P6E的基礎上改進的,雖然這兩者看起來毫無相似之處。

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軍方向寇蒂斯公司提出了一份新的訂單,要求對美國陸航裝備的34型戰鬥機(PW-8),P6E戰鬥機和F11C型戰鬥機進行改進的方案,寇蒂斯公司先是在已有的34型戰鬥機的基礎上,一頓改改改,搞出了霍克系列的P-6戰鬥機,然後再在美國軍方提出改進意見上進行改進。主要有以下幾點,將發動機換成了動力更為強大的懷特R-1510-98型,將起落架更換為單腿懸臂起落架,原有的纖維紡織蒙皮,換成金屬蒙皮,並在機身下掛載一個副油箱,可掛載474磅的炸彈進行對地攻擊任務,武器裝備不進行變更,仍為兩挺7.62mm機槍,從PW-8到P-6再到改完後的原型機,前前後後折騰了幾年,進行一番改進操作之後,出來的這個玩意與最早的PW-8型戰鬥機機身外形早已相距甚遠,改完之後的原型機,美國軍方將其賦予了XF11C-1的研發代號,因為改進後可以掛載炸彈,美國軍方又將其改為了XBFC-1。

最後這批戰鬥機,採用了鋼製的機身框架和紡織纖維蒙皮。在1932年9月交付美國軍方。同樣美國海軍在寇蒂斯接到生產合約後不久,也購買了一架原型機,進行展示,這架原型機,將發動機換成了懷特R-1820-78,用尾輪替代了原有的尾撬(畢竟是在航母上使用嘛),換裝了與原型號相比略長的主起落架,並增加了一個機腹的炸彈掛架,在掛載點前安裝了一個擾流裝置,可避免螺旋槳轉動時對投彈精度影響。

在經過一系列的試飛後,美國軍方瞅著眼前的這架飛機還不錯,於是向寇蒂斯下了28架飛機的訂單。並將其正式命名為F11C-2。生產完畢後,這28架F11C進入了美國海軍高帽中隊服役,之後還有一部分高帽中隊被調往了企業號。在裝備美國海軍的同時,寇蒂斯公司還在開闊海外訂單,首個向寇蒂斯公司購買霍克-2的國家為土耳其。

1932年8月,土耳其拿到了19架霍克-2戰鬥機,接著哥倫比亞也向寇蒂斯公司購買了帶有浮筒的霍克-2戰鬥機,還有古巴購買了4架霍克-2,智利購買了4架,德國購買了2架,玻利維亞購買了9架,挪威購買了1架,泰國購買了12架不過是霍克-3。中國也購買了50架,裝備了2個中隊。

與中國空軍結緣

1932年128事變之後,中國空軍痛定思痛,決定大力發展空軍,1933年,正值杜立特駕駛霍克-2來華做飛行表演,霍克-2在杜立特的駕駛下,展示出了優異的的機動性,打動了在場的國府官員,在沒有太多的選擇下,決定購買霍克-2戰鬥機,這裡特別提一下,中國空軍裝備的霍克-2戰鬥機多數都是由外國華僑集資捐贈,共計50架。霍克-2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325km/h,實用升限7650米左右,武器裝備為兩挺7.62mm勃朗寧機槍。

中國的霍克-2在進入中國服役後,主要部署於中國華南,華北一線,避免了與日本空軍正面交鋒,抗戰初期,中國空軍的霍克-2可以勉強與日本的九五艦戰,Ki10戰鬥機,進行對抗。在1937年九月陳其光中隊長率領7架霍克-2,前去攔截日本空軍編隊,在戰鬥中擊落了號稱日本海軍"四大天王"的三輪寬少佐,不過陳本人也受傷了。在後來日本海軍新式的九六艦戰服役後,霍克-2就已經失去所有優勢了,正如那個航空大發展的時代一樣,雙翼機是注定要淘汰的。霍克-2也在與日本空軍的作戰中逐漸損失殆盡。

逐日雄鷹——霍克-3

說了這麽多,把霍克-3的前輩霍克-2介紹的差不多了,霍克-3作為霍克-2的升級版,其實早在1934年寇蒂斯就已經開始了對霍克-2的改進,主要是把原先的固定式起落架,更換為可收放的半封閉式起落架,以提高飛行速度和機動性,(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使用這種起落架是比較常見的,比如之後的F3F艦載戰鬥機,甚至是二戰中期的美軍海航裝備的F4F,都是使用的這種半封閉式的起落架,不過霍克3是通過人工進行起落架收放的,從霍克-3的機身上就能看出來,為了容納機輪,機身前部往下凸出來了一大塊)。

還換裝了動力更強的R-1820-80引擎。經過改裝,第一架XF11C-3(霍克-3)於1933年5月交付美國海軍,作為晚輩,XF11C-3在動力上是要比F11C-2(霍克-2)要出色的,達到了325km/h。不過在美國海軍的測試中,XF11C-3的劣勢不斷顯示了出來,不過在前輩F11C-2的光芒照耀下,美國海軍訂購了27架BF2C-1(XF11C-3的軍方正式編號),這些飛機的上單翼採用了木質結構,下單翼採用了金屬結構,以此來減輕飛機重量。武器裝備仍然為兩挺7.62mm機槍,機腹下可以掛載一枚250磅的炸彈或者油箱,機翼下有4個外掛點可以掛載4個50磅的炸彈,進行對地攻擊和支援任務,美國海軍的這27架BF2C-1全部在遊騎兵號航母上服役,不過在艦上屢次的飛行過程中,發現其新穎的起落架存在大量問題,在服役幾個月之後,便不得不全部停用。這個不被美軍看好,還順便坑了自己公司的BF2C-1主要技術性能如何呢?BF2C-1最大飛行速度325km/h,最高飛行高度7650米,最遠飛行距離84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874kg動力,賴特R-1820-80發動機,翼展面積24.34平方米。

正所謂牆裡開花牆外香,在美國海軍中不受青睞,寇蒂斯公司開始了尋求海外的訂單,1935年寇蒂斯公司向土耳其提供了1架68B型(XF11C-3)進行展示,同年年初,泰國向寇蒂斯訂購了24架霍克3,在購買的同時,也將霍克-3的生產許可一並購入,這24架霍克-3在1935年年末全部交付泰國,泰國空軍將其重新命名為10式戰鬥機,在1937年到1939年之間,泰國又自行生產製造了50架霍克-3,這些飛機加入了隨後的泰法戰爭中,(1940-1941年間泰國為了爭奪與維系法國之間一些法屬印度支那的地區而爆發的小規模戰爭)與法國空軍作戰。在日軍侵入泰國後,與泰國簽訂了日泰互不侵犯條約,並強迫泰國與歐美國家宣戰,此後原來泰國皇家空軍裝備的霍克-3逐漸被日本作戰飛機取代,隨後大多數霍克-3轉為二線做訓練使用。除此之外在1936年,寇蒂斯又向阿根廷提供了10架霍克-3。不過霍克-3最大的買家還是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

1936年,為慶祝蔣介石50壽辰,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獻機祝壽"運動,向寇蒂斯一氣之下購買了103架霍克-3,在運往中國後,由杭州中航飛機組裝廠自行組裝完成。霍克-3第一次在民眾眼前亮相,是在1936年10月31日蔣介石50大壽上,由高志航率領的35架霍克-3,在空中擺出中正二字,飛過南京明故宮上空,使觀眾大為驚歎。前後前後一共買了175架霍克-3。成為了在淞滬會戰前,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再加上之前購買的霍克-2,一共購買了225架戰鬥機(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霍克-3當時單價並不便宜,為了抗戰大局,企業家,民間人士,海外華僑等慷慨解囊購得了28架霍克-3。就跟當時購買霍克-2時一樣。)

霍克-3在抗戰初期可以與日本的97式戰鬥機,96艦戰正面一搏,並取得了還不錯的戰績。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淞滬會戰爆發時,中國空軍取得的首次大捷,8.14空戰。

在1937年8月13日,為配合中國陸軍地面作戰,加強淞滬會戰空中防禦力量,國民政府命令,在河南周家口的第四大隊,緊急調防杭州,在1937年8月14日,在杭州降落正等待加油的中華民國空軍第四大隊,與日軍鹿屋航空隊和木更津航空隊遭遇,第四大隊在大隊長高志航的帶領下,迅速升空作戰,在經過30分鐘的激烈交戰後,我方擊落敵機3架,擊傷敵機一架,而我方除一架飛機輕傷外,其余無損失,大敗敵軍。

但隨著戰爭的進行,霍克-3在面對更加先進的日軍戰鬥機時,大量損失,逐漸消耗殆盡,比它早一些到達中國的霍克-2,也在1937年草草收場。隨後中國與蘇聯之間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達成協議向中國提供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在蘇聯援助的伊15和伊16到達中國後,已經基本消耗完的霍克-3退出了前線作戰,用作教學使用,之後不久便退出了中國空軍部隊現役。

小結

在上個世紀30年代,雙翼機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終點,霍克-3作為已經被時代所拋棄的雙翼機。仍在中國的淞滬戰場,南京上空堅守了三個月之久,儘管在中國空軍裝備的眾多戰鬥機中,霍克-3只能說是曇花一現,但它在中國上空飛行過的航跡永遠不會消失,這款戰鬥機不能算是出名,但也不要忘記他們在中國上空奮鬥過的痕跡,致敬感謝每一位駕駛它們與數倍於己的日軍作戰中國飛行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