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不苛責這位高三學生,但輿論的熱議也值得深思

作者:漢卿

“他們不是高考機器,不是教育畸形,他們只是一群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成為父母的驕傲”“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裡的白菜”……衡水中學高三學生張錫峰近日在一檔語言類節目《超級演說家》中的一段演講備受關注。

6月2日,河北衡水中學宣傳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媒體,節目是很早之前錄製的。目前,該生正在高三備考,“過幾天馬上就要高考了”。

客觀講,如果不是出現了“土豬拱白菜”這句話,張錫峰的演講不太可能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在十分鐘完整版演講視頻中,張錫峰總體上講述了一個寒門子弟為改變命運而努力奮鬥的故事,基調是昂揚向上的。極個別句子可能有些直接,會引發一些人的不適,但這無法代表整個演講的主體意思。我們也不宜抓住某幾句話,就對這個孩子的品性、價值觀下定論。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演講出現在某個語言類節目上。但凡是節目,就有表演的性質。張錫峰的演講詞,不排除有節目組設計的痕跡,不可能完全是他的意思表達。尤其考慮到在高考前放出這段演講視頻,炒作話題的味道就更濃了。張錫峰的演講其實也是節目的“環節”,過分的指責對他而言並不公平。

不苛責張錫峰,並不意味著這個演講就沒有討論的價值。不管背後有沒有推手,我們都不能否認,張錫峰在演講中表現出的心態與價值觀,在現實中是存在的。許多孩子,依然有著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光耀門楣的樸素願望。他們心中有一種長遠的期待,而這種期待也可能在某些時候變成以一種負擔,這使他們成績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也可能會封閉他們的心靈,使自己過於緊張。

這顯然不是教育的目的。理想中的教育,應該是教會孩子包容、理性、思辨,用一種更平和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努力學習改變命運與擁抱世界並不矛盾,而恰恰是,一個未來有真正大發展的人,既要有超強的專業能力,也要有健全的人格與優良的品質,二者不可偏廢。

輿論之所以熱議張錫峰的演講,就是因為這個演講,傳遞了一種令人擔憂的傾向:只有對學業的拚勁,看待周遭的態度卻難以令人信服。或許,這類學生在升入大學、步入社會之後,會逐漸打開自己,養成完整人格。而這,也是輿論期待高等教育能夠達到的效果。

在看到張錫峰的演講視頻後,社會的熱議也這說明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教育不是單純地培養會應試的人,人文教育才是更重要的目的。社會不必苛責一位即將高考的學生,這畢竟是個節目。但有些話題,事實上也值得長期持續的探討,比如借由此事,我們的教育,到底要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讓學生以開放、從容、友好的心態看待世界?這是一個關乎教育的根本性命題,值得認真對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