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豐田電動“攻守道”:“2030計劃”被提前5年

在6月於東京舉行的戰略溝通會中,豐田宣布將“2030計劃”提前5年——截至2025年,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的年銷量將達到550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超過100萬輛,純電動車超過10款,覆蓋轎車、SUV、MPV、超小型EV等多款車型。

有一種聲音認為,豐田有些“著急了”。

但事實上,表層的電動化“大躍進“背後,豐田還是那個“石橋敲三下才會過河”的豐田,嚴謹和實事求是,從上至下的寫進了每一個豐田人的骨子裡。

於是,豐田汽車董事、副社長寺師茂樹面對記者,會坦誠的說100萬的純電動車銷量制定在現階段“主要因為政策驅動”,而非消費者導向。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超小型EV,步行EV,甚至殘疾人EV上,豐田的投入程度和產品人性化細膩程度,又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某種層面看,豐田為傳統車企巨頭的電動化轉型,提供了一個更理性的樣本。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豐田在新能源領域,被貼上了“混動”和“氫燃料”的標簽。

豐田混動技術的代表作普銳斯早在1997年就開始大規模投產,至今累計銷量超過400萬輛。在普銳斯混動技術的積累和沉澱之後,豐田混動產品的整體實力領先於行業,目前銷量超過1000萬輛。在中國市場,如今豐田銷售的混合動力產品(包括豐田及雷克薩斯品牌)已經超過10款。這個數字背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眼下行業中唯有豐田把混動技術進行了如此大規模的低成本普及化,並推出如此豐富的混動產品線。

在更早之前的1992年,豐田就開始研究氫燃料電池汽車,其首款氫燃料電池車型Mirai於2014年底在日本上市,計劃在2025年達到20萬輛,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度。

豐田內部,比較傾向於認為氫燃料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最終形態,而純電動車受製於電池、充電等多種因素,並不是成熟的技術路線。因此,外界過去對於豐田在純電領域的布局和戰略,一直也都處於比較模糊的認知狀態。

這種情況的扭轉,直到豐田章男掌權後才開始出現。

2016年底,豐田汽車成立EV事業規劃部。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減少內部掣肘,EV事業規劃部的管理層級非常扁平化,由豐田章男親自掛帥。

2017年底,豐田首次宣布純電動車規劃——截至2020年,將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到2030年,該公司超過1000萬輛的總體銷量至少一半是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超過100萬輛。

如今,這一規劃整體加速5年——截至2025年,純電動車超過10款,覆蓋轎車、SUV、MPV、超小型EV等多款車型,銷量超過100萬輛。2020年,豐田將率先在中國投放C-HR和IZOA。

為了匹配這一目標,豐田在電池合作夥伴上也有了新的計劃,在日本本土選擇了松下、湯淺、東芝等供應商,而在中國則選擇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產品。

在關於電動車未來商業模式的打造上,豐田希望擁抱更多合作夥伴。目前,豐田正在與馬自達、鈴木一起合作開發電動車;與松下一起開發下一代電池及固態電池;戰略投資了滴滴、Grab、Uber等出行公司;與軟銀合資成立自動駕駛公司;甚至發布了基於燃料電池技術開發月球探測車的計劃。此外,豐田也已經規劃了涵蓋研發製造、租賃、銷售、檢測、二手車、電池再利用、電池回收等環節的產業鏈條。

如今的豐田,不希望僅僅被打上“混動”和“氫能源”的標簽,在新能源領域,他們希望自己的關鍵詞是“全方位”,並基於技術積累的厚度,同時推出多款不同階段的新能源產品進入市場,進行混合驗證並同時迭代,當市場的需求有變時,可以靈活調整自己的產品策略。

不過,與賭徒式的押注不同,豐田對於純電動車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堅持。

在豐田汽車董事、副社長寺師茂樹看來,之所以豐田會將2025年的純電動車銷量定在100萬輛,主要原因在於各國趨勢嚴格化的政策趨勢。一方面,全球越來越多國家公布2030、2035、2040等禁售燃油車的時間點;另一方面,混合動力車型一定程度在無法完全享受政策紅利。因此,豐田沒有其他選擇。

但是,從用戶端的實際使用場景來看,豐田並沒有改變自己最初的理念。

早在2012年,豐田彼時負責技術的副社長內山田就曾表示,電動車還不足以替換傳統動力的汽車,如果要替代,就必須把電池所佔有的空間和成本都大幅度降低才可行,“我們認為電動車還是適用於城市內短途使用的移動工具” 。

適用於城市內短途使用的移動工具,這是豐田對當下主流純電動車的使用場景定位。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定位並非豐田臆想的,他們進行了長時間多樣本的調研。結果顯示,用戶對純電動車的期待主要包括:

每天行駛裡程不長,購物看病等近距離使用沒有明顯不便;

已經習慣內燃機汽車的駕駛模式;

車內一般只有1-2人;

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並不一定要“擁有”;

較長時間後,續航裡程保持新車水準;

無論去什麽地方都有方便停車的車身尺寸;

不論是城市還是鄉間,都可放心使用;

於是,豐田基於這些需求,在超小型EV和步行領域EV上花足了功夫。

超小型EV領域:2017年其在東京車展發布了i-RIDE概念車,目前計劃在2020年量產上市,一次充電可行駛100公里,可乘坐2人。另外,一款名為i-Road的3輪EV也正在進行實際道路測試,未來會在市區或者景點提供共享服務。

步行EV領域:i WALK同樣於2017年東京車展首次亮相,並計劃在2020年量產,一次充電可續航14公里,僅需要充電2.5小時。值得注意的是,豐田還特意研發了乘坐式EV,以方便無法長時間步行,以及行動不便的用戶使用。

在豐田看來,從一般駕駛者、高齡者到輪椅使用者,為每一位用戶提供最適合的,安心安全的移動方式,是純電動車目前可以承載的使命。

此外,豐田還在電動車體驗的另一個維度上進行衍生,即將車輛的移動屬性和空間屬性相結合,“e-Palette”就是這樣一款產品。

“e-Palette”是豐田公司面向未來設計的可用於移動、物流、產品銷售等多用途的移動服務(MaaS)專用的新一代電動汽車(EV),它應用了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等先進的技術,並將通過開放車輛控制接口和通信接口(這在傳統汽車產品中是不可能發生的),搭載其他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控制組件,為不同的移動、物流、產品銷售等服務商提供相關服務,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新穎的移動解決方案。

豐田的歷史使命,落在了豐田章男身上。

作為豐田家族的第四代長孫,也是豐田汽車創始人豐田喜一郎的長子長孫,豐田章男被寄予厚望。在豐田章男之前,已經是連續好幾任外姓職業經理人掌管豐田了。

對於豐田章男而言,他希望豐田來一次重生,“Mobility for all”——為所有人提供移動的自由。這其中最難的要素恰恰是在“攻”與“守”中找到平衡。

如果說三年之前,車企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屬於“淺嘗輒止”的話,那麽三年之後,這種態度已經變成了“全面押注”。

大趨勢不可逆轉。未來3-5年內,汽車產品的競爭將聚焦在電動化、自動化、網聯化三個核心方向上,汽車公司的競爭將由單一的產品能力演化成全面的行銷和服務能力,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已然成為行業的基本共識。

在這樣明確的目標下,原本兩條相對平行的競爭賽道——新造車公司和傳統車企,開始產生交集,並且逐漸增大。對於新造車公司來說,機會只有一次。對於傳統車企來說,守住江山也並不容易。

豐田章男曾在2018年的一次投資者峰會上說,“也許你聽過這樣的說法,叫做富不過三代”,但是“我有決心證明這是錯的” 。

這位經歷過金融危機、加速召回、日本海嘯的掌門人,如今已經真正開始直面電氣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大時代,並努力在各方力量的圍剿中,做到“不丟球”,爭取“多進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