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打破對歐美教育的三大偏見,海外升學或許是一條“絕路”

每天巨大的投入,是否給自己和孩子選擇了一條無法轉向、禁止掉頭的路?孩子會不會因為前期投入過於巨大,而不接受人生其他的選項?

文 | ShaSha

編 | 田菁

閨蜜們聚會,三句話沒說完又聊到孩子教育……

雖然娃還沒到升學,但為娘已經開始焦慮:未來該走英國路線,還是美國路線?這兩條路,選的學校和課外班是不同的。

別以為只有中國父母愁,國外的華人爸媽一樣焦慮。

歐洲的朋友暑假帶娃回國一看,同齡小朋友都在上各種課,而自己孩子就像白紙一樣什麽都不會,未來怎麽競爭呢?

加州的朋友更愁:自從大麻合法,天天路上都是大麻味,滿地針管,孩子將來可怎麽辦啊?待在加州學校裡好多吸大麻的……

澳洲的朋友也憂心:孩子在澳洲待著,萬一變成一枚土澳,失去競爭力……不如讓孩子回國參加補習班,未來報考美國……

真是,眼前升學路漫漫,未來人生仍不易。難道生活就這樣過一輩子麽?

作為一個輾轉三國工作、完美型人格、曾經焦慮到夜不能寐的人,我在一次次的冒險和教訓中發現:焦慮,往往源自人的固有印象和信息閉鎖。當你對一個地方的印象固化了,你就會擔心萬一去了那裡,缺乏拓展其他選項的自由度,那該怎麽辦?

而實際上,世界遠沒有那麽單一。英國和美國哪裡更好,我們不妨從大家的固有印象說起。

偏見一:英國偏文科,美國適合理工天才

大家普遍覺得,英國和整個西歐大陸,都是人文歷史藝術積澱很豐厚的地方,適合偏文科的孩子;而美國,特別是矽谷,是世界創新科學的前沿。

但實際上,我們談到人文藝術,美國有全球聞名的藝術院校,以及藝術和科技跨界結合的專業;美國的東岸(紐約、波士頓等),更像是另一個英格蘭。

我還記得站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修道院分館裡,看著精美的展品,配上清唱劇作為背景音樂,真是震撼到說不出話。

那裡的建築材料,是雕塑家從歐洲中世紀的城堡廢墟裡,原封不動搬運到紐約的,複製並升華了歐洲的古典之美,讓人無法相信自己身處現代的曼哈頓。

大都會修道院博物館

而倫敦西區公映的劇作,在紐約的劇場裡同樣看得到。雖然歐洲有古老的文明,但美國對於文明的敬意,並不遜色。

大家可能還記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的導演石之予,她是在加拿大多倫多長大的華裔,畢業於加拿大謝爾丹學院動畫專業。在被很多人忽略的加拿大,同樣誕生了奧斯卡獲獎的導演和作品。

與此同時,當我們談到科學和技術,英國也有著世界前沿的教育。英國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絕對數量雖然比美國少,但在化學、生理學和醫學領域,英國諾貝爾獎得主依然是世界領先。

而英國一些大學也開設了面向未來的高科技專業,比如UCL(倫敦大學學院)的人機互動專業,畢業生去往谷歌、亞馬遜等公司就職,學費還比美國同類院校便宜。

待在倫敦,孩子同樣可以去往各類高科技公司實習。谷歌等美國公司,在倫敦也有規模較大的分公司。

另外,與其把眼光放在世界前30的學校,不如同時看一下當地認可度較高的學校。比如在荷蘭、挪威等地,很多學校在世界排行榜上看不到,然而畢業生在當地就業相當有優勢。

我的一些朋友,在荷蘭、挪威留學後,在當地工作多年、建立家庭,幸福自足的生活;也有一些人多年後公司內部調動到英美,繼續探索世界的精彩旅程。

焦慮時不妨想一想:這世界上適合孩子的國家,真的並不只有美國。

偏見二:美國方向靈活,英國高度專一

英美教育的另一大差異是:美國大學前兩年是通識教育,不分專業,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而英國大學定了專業方向,學生一入校就學習專業的課程。

然而,大學專業的固定,並不代表人生的固定。

在英國,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有機會體驗各類課程,從科學、人文,到戲劇、體育等。孩子們有幾年時間了解自己擅長的領域,思考未來的方向。高中升大學考A-level時,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考試,並入讀心儀的專業。

學校之外,英美都有完善的社會教育體系,從給兒童的戲劇、科學工作坊、到給成年人的短期課程、夏季學校、職業培訓等等……

比如說,如果你人到中年,想要換一個職業領域,你完全可以入讀大學開辦的夏季學校,修學分,之後用這個申請學校的研究生院。那些從純文科,轉入編程專業;從純經濟學,轉行戲劇導演的朋友們,很多人一生都在尋找下一個感興趣的領域。

從這個角度上講,大學本科那兩年的通識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世界在變化,人也在變化。總有新的領域,新的體驗。一個人一輩子守在一個崗位上的生活,在英美,以及未來的中國,都可能被打破。

比如英國著名華裔演員陳靜,畢業於牛津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因喜歡表演,業餘修讀戲劇,轉型成為演員。

未來,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是第一位的,而支持孩子終身探索的前提是:完善的教育資源、沒有壁壘的學習工具、不分年齡重新回爐深造的可能性。而這些,正是英國美國可以提供的。

美國有高度的專業化,而英國,同樣有靈活跨界的可能性。

我們的焦慮往往在於:把彼岸社會想象的過於單一,必須在特定年齡升入名校、進入名企、結婚生子……錯過一趟車,似乎就再也趕不上了。但實際上,一個豐富多元的社會,它提供的可能性是終身的,並不存在“來不及”這種情況。

中國孩子的問題往往在於:不善於打開思路、主動尋找資源。人在國外,依然用微信接收信息,用淘寶買東西,成功屏蔽了當地社會的各種資源和可能性。

很多孩子會利用假期,回國補習英語,卻不知道,當地教堂就有免費給外來移民和留學生的英文課,幫助新移民融入,而且很多志願者都是大學教授。這些資源提供的人生可能性,遠遠多於英語教育本身……

思路的單一、信息的壁壘、主動思考能力的欠缺,這些遠遠比沒有考入名牌大學,更加限制未來的發展。

然而又是什麽,讓我們的孩子變成被動生活、被動答題的人,製約了他們的未來呢?

偏見三:英國難融入,美國更多元

曾經的世界,美國是移民國家,歐洲移民很難。如今依然如此麽?

大家大概看到了美國H-1B(臨時工作簽證)的新聞,這些年,美國對於留學轉工作簽證收緊,國際學生們留在當地工作越來越難了。

英國曾經有一種PSW簽證(Post Study Work)簽證,允許留學生畢業後留在英國一年,實習和找工作。這對於留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英國大公司招聘周期普遍較長,需要最好留出6個月以上面試和找工作的時間。

然而2012年,梅姨取消了這個簽證,導致大量留學生畢業後無法留在英國。我身邊只有很少幾個人,因為就讀的學校比較注重實踐(排名並不靠前),學校提供了實習機會和時間,折算學分,實習後雇主滿意,直接幫轉工作簽證,留在了當地。

如今新首相上任,有意推翻前首相的政策,恢復PSW簽證。如果這一步實現,留在英國工作將容易很多。

未來10年英美和各國政策將如何,現在很難預料。所以,不如保持靈活性和可能性,等孩子升學前兩年,衡量個人和家庭的目標,再決定去哪國不遲。

至於兩國的社會環境,同樣處在發展變化當中。美國白左勢力的蔓延,讓一些留學生感受到不友好;而英國早已不是王室貴族、等級森嚴的國家。王室的多元現代化改革,加上社會平等的思潮,讓英國變得自由、多元、包容和快樂。

在社會某些領域,英國的開放程度甚至超過美國。比如,英格蘭早在1967年,就將同性戀行為“除罪化”;自2005年以來,更是允許同性情侶締結民事伴侶關係。我曾經的美國同事,甚至因此離開美國,移民到倫敦。

脫歐後的英國,也許會更加擁抱世界求發展。而美國未來如何?我認為長久的開放和階段性的收緊,應該是各國一個可能的常態。

英美都是主張自由化的國家,而自由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各種問題,需要階段性的調節。留學生個體在大環境下面,總是渺小的,不如保持開放性和靈活度,既追求自我理想,也密切關注大環境變化。

未來唯一不變的是:孩子需要培養邏輯思維和獨立判斷能力,具備終身學習的意願與主動性。這些核心的能力,無論最後選擇哪個國家深造,都將是至關重要的。

當我們焦慮的時候,也不妨問問自己:

每天給孩子上很多課,衝刺哈佛史丹佛,有沒有偏離自己的初心?

有沒有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伴隨終身的能力?我們是否存在信息閉鎖,走到了一條狹窄的獨木橋上?

每年在名校自殺的孩子們,並不是因為名校壓力真的無法承受,而是他們已經為這條路付出太多了,個人和家庭都無法承擔哪怕一點點小的失敗,他們的人生走到了一條禁止後退和失誤的狹路上面。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每天巨大的投入,是否給自己和孩子選擇了一條無法轉向、禁止掉頭的路?孩子會不會因為前期投入過於巨大,而不接受人生其他的選項?

無論英國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不僅僅是人生的一種選項,更是人生的某種可能性。而接受這種可能性、保持開放、給自己多元機會的人,可以在那裡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非千軍萬馬擠一條路。

我們出發,不正是為了擁抱多元的世界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