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出土文物研究,博物館已無力擔當長官地位?

我國博物館的出土文物研究實力每況愈下——彼時博物館不僅有文物大家,甚至有著名考古學家,博物館考古部是很有實力的考古研究力量。但是現在的出土文物研究,博物館已經無力擔當長官地位。

這段讓博物館人頗為臉紅或者不太服氣的話,來自12月20日《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微信號刊登的《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初步思考》一文,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杜金鵬先生。

當然,這段話是作者在探討"考古出土文物的保護和展示利用問題”時,順帶說出來的,並非文章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姑且不論你是否讚同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都值得一讀!

為避免斷章取義,請讀完全文後,再留言發表意見。

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

保護利用改革初步思考

/ 杜金鵬 /

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乾意見》,梳理了我國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的主要矛盾與問題,提出了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方向與路經,是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綱領性檔案和行動指南,其要旨是“改革”——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發展。通過改革,解決思想性、方向性、制度性、機制性問題,排除沉屙,真正充分發揮文物價值。

《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乾意見》提出的“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科學闡釋了文物保護與利用的辨證關係,是新時代文物工作新方針,是解決文物保護與利用之矛盾的新思想、新路線。

在我國的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長期存在一些問題、矛盾,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

其中,考古遺址和考古出土文物的保護與利用,便是一對比較突出的問題。

問題的表象,是利益衝突、管理失效;

問題的根源,是思想觀念、制度機制僵化;

化解問題的動力,是堅持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利益的信念初衷;

解決問題的出路,則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

考古遺址保護和利用問題

考古遺址保護和利用問題,說到底就是遺址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問題。以往,提到考古遺址保護往往是排他性“死保”,對於利用諱莫如深、避之不及;談到利用,常常是利己性“急就”,只見局部、只顧眼前,因小失大。其實,就是長期利益與當前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以及不同群體利益之間的協調失衡問題。

考古遺址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價值和不可再生之特殊性質,決定了對其保護的必要性。

但是,以往的考古遺址保護確實常常製約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改善,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當地人民和地方政府對於遺址保護的積極性。

因此,通過遺址保護利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便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考古遺址保護與利用,已有考古遺址公園新模式,很好地協調了遺址保護與展示利用的關係,解決了長期以來遺址保護尤其是大遺址保護之困局。

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報告》對成績、問題和發展方向,已有非常完整和明晰的闡述。以筆者所關注,認為在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存在的以下幾個問題,依然值得注意:

第一建設性破壞。有的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展示性建設,對遺址本體或風貌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壞或影響。

第二工程型考古弊端。田野考古發掘不是土木工程,它是建立在細致的科學研究基礎之上的一項學術活動,具有自己的規範和規律。然而,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當中的一些考古發掘,往往被納入到建設工程範疇而給予嚴苛的時限,影響了它的科學性。

第三考古科研可持續發展破局。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不僅要為考古文保科研提供一個當下機會,而且更應為考古文保科研創造未來條件——即考古遺址公園建成之後,保障考古文保科研能夠長期有序進行。但有的考古遺址公園建成以來,考古科研便陷入停滯甚至終結,至少考古發掘不再具備必要條件。

第四科研基礎薄弱。不少考古遺址公園所在遺址,缺乏扎實的考古科研基礎。發掘面積有限,聚落布局認識不清,文化內涵掌握不全,因此其文化遺產展示缺乏科學基礎。

第五展示不當。展示落後於研究,致使展示內涵不夠豐富、扎實、前沿;展示方法和手段僵化、固化,缺乏創新、個性。

第六泛公園化。淡化了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初心”,將考古遺址建設成一般的城市公園。

因此,我們須在已有成績基礎上,總結反思,彌補缺陷,糾正偏差,落實促進遺址保護、促進考古科研、促進遺址展示利用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初心”,共享共贏,協調發展。

加強政府財政投入,確保那些重要遺址公園建設不會因為資金短缺而陷入困局或走偏。投資項目突出重點,向能夠體現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發展主脈絡,展現中華文明關鍵節點的古代都邑遺址,大力傾斜。

其實,並非所有遺址都可以、或都有必要建設遺址公園,至少在當前情況下,大部分考古遺址不具備或不需要建設考古遺址公園。

因此,數量龐大、分布廣泛的考古遺址的保護與利用,尚需在改革創新上尋找出路。

考古出土文物的保護和展示利用問題

關於考古出土文物的保護和展示利用,也是我國文物考古領域的重大問題。

出土文物保護新思想理念應該是:出土文物保護必須是

全面——針對所有出土文物和標本;

及時——從田野發掘到實驗室保護修複快速無間隔;

科學——與遺址和發掘研究緊密結合;

有效——保證出土文物保護的良好效果、出土文物修複的真實可靠。

出土文物利用必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和前提。我們應該認識到:科研是文物利用第一要素,展示是文物利用第二要素。研究到位了,才能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文物自己不會說話,文物的魅力是人講故事——深入挖掘、科學闡釋、恰當彰顯其價值。

我認為,出土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文物保護最佳模式、文物資源利用和文物資產分配,症結在於保護和利用的理念與機制,方向是有效保護、合理利用。

在有關考古出土文物利用管理的問題和矛盾中,常常會被提到考古出土文物向博物館移交的遲滯,造成博物館藏品“斷源”,展覽難更新。這個問題長期以來未能得到很好解決。

出土文物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是當前難題。只是,從考古機構向博物館移交出土文物,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途徑,更非最好途經。簡單的文物移交不能解決文物保護利用的根本、全部問題,反倒會衍生新問題。

在出土文物管理使用問題上循舊“合法”不如創新“修法”。即立法賦予考古機構以更多文物收藏之職責和權力。現有法律法規關於出土文物移交規定,是以博物館為主要文物收藏機構為前提。

實踐證明,這一認識已與新時代現實情況不符,也與新時代發展理念不符。

解決上述問題的途經,似可考慮:

一,建設遺址博物館,使文物與遺址不分離,讓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同時活起來,讓那些樸素、破碎、乏味、難以解讀的考古遺跡,在精美文物的襯托、帶動下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讓出土文物回歸到原先的歷史背景中,使人更加容易認知其歷史和價值。

二,賦予考古科研機構以文物收藏保護職責,讓文物與考古研究不分離,文物與保護修複不分離。

三,考古機構與文物部門共建共管博物館、共用共享文物資源。

四,消除考古機構、博物館之間的隔牆,博物館建考古隊,考古院所建考古博物館,甚至兩家合二為一。

五,打破文物展覽現有藩籬,創新機制,讓文物在考古機構與博物館之間合理流通。

總之,應從結構性制度改革創新去尋找出路。科學定位考古機構與博物館任務,理順考古機構與博物館關係,真正做好文物保護,充分發揮文物價值。

現行《文物法》明確考古機構可以保留部分文物,沒有排除考古所為文物收藏機構。

考古研究院所與博物館定位改革,建議前者以考古發掘研究、保護修複為主,兼遺址文物展示,是文物發掘、研究、保護、修複者,同時也是文物展覽展示策劃者、參與者。後者以文物展示為主兼文物保護研究,是文物展覽展示組織者實施者,同時也是文物保護研究參與者。

有條件的國有博物館,可以設立考古部從事考古發掘。倡導遺址博物館、考古博物館建設。

一句話,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不求擁有,但求可用。摒棄獨佔,開放共享。正如“十九大報告”所說,制度改革就是打破藩籬,共享共贏。

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文物現分別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河南博物院。

近年在首都博物館、安陽博物館、旅順博物館、長沙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等部門推出的婦好墓文物展,往往只見考古所藏品不見博物館藏品;

最近幾年,考古新發現展覽,成為最受熱捧的文物展覽,如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江口沉銀出土文物展、其他“十大考古發現”展覽,等等。

這些展覽的文物,尚在整理研究中,都是考古科研機構藏品。而且,這些展覽的策劃主體也都是考古科研機構。這些展覽的成功舉辦,是考古科研機構與博物館密切合作的結果。

凡此說明,考古出土文物的有效利用,與由誰收藏管理關係不大。

出土文物利用,首先是要做好科學研究。因此,出土文物收藏機制,應有利於其研究和保護。

毋庸諱言,我國博物館的出土文物研究實力每況愈下——彼時博物館不僅有文物大家,甚至有著名考古學家,博物館考古部是很有實力的考古研究力量。但是現在的出土文物研究,博物館已經無力擔當長官地位。

例如:關於殷墟婦好墓出土青銅器、玉器等,近年先後有多項科學研究,包括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其科研主體是考古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專業人員,其研究標本只是考古科研機構的藏品,保管在其他博物館的婦好墓文物,不曾進行有組織有深度的研究。

而且,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還將婦好墓出土文物納入“創新工程”進行持續性保護、維護,確保文物無病害產生。

事實說明,考古科研機構收藏考古出土文物,有利於文物保護和研究。

出土文物保護利用的最佳狀態,應該是:文物在博物館,能方便科學研究;文物在考古機構,能方便展示利用。

總之,能夠充分發揮文物價值,不形成任何壟斷。否則,應通過法律機制達到出土文物的雙向流通。

作者:杜金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荼荼 韓翰

來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ID:zhongguokaogu)

圖片與文章無關,出處見標注

· 有一種愛叫做點讚 ·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