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紅書與KOL開戰,品牌主如何自處?

"小紅書還能不能投?要不要改變既有的投放策略?" 這是Min在最近幾天每天都要回答客戶的問題。

Min是上海冰野廣告的合夥人,作為一家專業的小紅書行銷公司,小紅書的營收比例在其公司超過70%。而5月10日,小紅書突然推出了史上最嚴厲的KOL新規,Min就開始有些頭大起來。

新規增加了兩個申請的必要條件:

1、粉絲數量大於等於5000。

2、近一個月內筆記的平均曝光量大於等於10000。

大批KOL發現自己被取消了品牌合作人的資格,原來近2萬多名品牌合作人如今只剩下五千人。一時間,恐慌情緒迅速開始在各個小紅書群蔓延,甚至驚動了一些品牌方:小紅書和KOL開戰,會不會城門之火,殃及池魚?

小紅書的目的:增收還是甩鍋?

事實上,品牌合作人的機制一直都有。在此項新規之前,小紅書給出的品牌合作人的門檻為:粉絲數量≥1000,總體筆記平均閱讀量≥1000。滿足此條件可以申請品牌合作人資質,可以在小紅書平台上報備後“合法”發布品牌廣告。

相比新規,過去小紅書上的品牌合作人門檻並不算高。

新規後,除了對筆記閱讀量的標準大幅度提高外,在小紅書官方的另一份說明裡,還增加了一項品牌合作人的新申請規則:

在符合粉絲數和曝光量的基礎上,要求KOL必須與MCN簽約,如果不簽約則無法完成新的品牌合作人身份申請。

MCN(Multi-Channel Network)在國內一般被稱之為“網紅經紀公司”。簡而言之是通過資金、創作規劃和分發渠道去幫助內容生產者的公司。理論上說對於內容創作者,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分發渠道和商業需求及專業培訓,同時可以提供一定的薪資保底。但同時,簽約後自己的內容收益也將於MCN分成或加價。

在此之前,KOL與MCN的簽約都是非強製性的。而這一次,MCN背後站著的是小紅書官方。小紅書在鼓勵合乎要求的KOL與MCN簽約的同時,不僅列出了官方合作的十一家MCN機構(包括小紅書自己的泓文),同時亦列出不合規的數家MCN。

條件看似是清楚的:一個月為限,簽署到10名及以上品牌合作人即能繼續保持MCN的身份,從中不難看出小紅書的態度:打掉中小型KOL,將所有的KOL收歸可合作的MCN,通過管理MCN實現管理KOL的目的。

Min對【商業街探案】表示:她並不認為小紅書此舉是在急著掙錢。小紅書推出“品牌合作人”模式試運營有一段時間了,但在執行過程中可能還是存在不少問題。舉一個例子,部分KOL的在接到訂單後通過“數據維護”的方式造假,在其他平台可能隻算是KOL個人行為,但當小紅書冠上了官方的“品牌合作人”名頭後,鍋就有一部分自然轉移到了小紅書身上,品牌方會從KOL造假轉變為“小紅書推薦給我的KOL造假”。另一方面,低門檻下,品牌合作人的人數眾多,小紅書很難進行妥善的管理,不管是扶持還是製衡。這些都不利於小紅書的業務發展。

因此,Min認為小紅書此次升級,比起增加營收,更優先的目的確實是先建立一個更良性的平台機制,加強。加強官方對KOL的掌控力才是首要目的。

在小紅書對外發布的公告所提到,品牌合作人平台的升級旨在建立更優質高效、透明公正的品牌合作人體系,以提高效率、規範商業市場,同時建立良好的社區生態。在這點上,似乎受到部分從業者的認可。

品牌方:需要適應變化

對品牌方來說,短期內可能會有點陣痛,但該投的錢可能依然會投。

據Min所說,在新歸出現之前,大部分KOL都不會簽約MCN:“什麽樣的KOL需要簽約呢?在她看來,一是從來沒有混跡過KOL圈子的小白,沒有任何商業資源的新手素人,二是原有大量粉絲的大 V,將小紅書作為自己的非主營分發渠道,或許會選擇簽約來降低渠道經營成本。”

在之前的小紅書生態裡,MCN能提供的服務有限,對KOL的約束和指導也很有限。頭部和腰部KOL本身都有一定的內容創作能力和品牌資源,並不在意是否投靠MCN。

作為中間人,她會考慮KOL簽了MCN之後額外的溢價,因此同等條件下她更青睞沒有簽過MCN的KOL。其次,KOL是否能成為品牌合作人,合規發布廣告,好像也沒那麽重要。

小紅書針對品牌合作人接單實際上是有個報備制度:如果該用戶擁有品牌合作人的資質,發布的筆記為品牌廣告投放,那麽需要向官方報備,在筆記下標注該品牌名稱。

對於小紅書平台來說,經過報備的筆記,相當於可以納入管理。而識別為廣告未經過報備筆記,則給予處罰。

對於KOL來說,經過報備的筆記比較安全,但是同時喪失了品牌軟性植入的效果。畢竟,從內容角度來說,小紅書平台以購買/分享好物的心得起家,本身就有天然的種草性質。在筆記裡寫出產品信息、優缺點、使用體驗和個人傾向,本身就是再正常不過的內容輸出,用戶也需要一些至少看起來客觀公正的實踐來指導自己的消費。

因此,對品牌方而言,他們和KOL的合作大多數時候還是在“灰色地帶”玩貓捉老鼠,KOL要創作出平台不會認定為廣告,但同時符合商家需求的內容,能在小紅書混到今天的KOL應該都是有一定的經驗的。

當然,新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這個貓鼠遊戲的門檻,尤其是懲罰門檻:現在,如果私自發廣告,小紅書官方給出了一套非常嚴厲的處罰措施,根據新的《品牌合作人協議》,合作人初始積分為 12 分,一年內累計扣 6 分以上,合作人將被暫停並限流一個月。扣滿 12 分,則直接解約,且一年內再無法再次成為品牌合作人。

因此,短期內,品牌合作人名額的大幅度減少可能會讓更多KOL選擇觀望,相應的,品牌方的總體成本必然會有所提高。

生態受損,可能連累商家?

從長期看,小紅書在新規上的一些執行層面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小紅書的生態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商家的利益。

一位資深的社會化行銷從業者對【商業街探案】分析了對小紅書一事的看法。小紅書的目的,不論是對品牌運營亡羊補牢,還是官方主導參與廣告分账,探索新的商業化可能,理論上沒錯,但打掉素人及小型KOL的飯碗,對於整體商業生態來說,未必有利。

小紅書的種草氣氛,不僅來自於相對頭部的KOL專業的分析,也來自腰部的支持,和海量尾部素人的實踐體驗。當三類人比例得當構成一個金字塔,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讓閱聽人更信服地買單。

而目前看,在這次新規中被打掉的KOL,已經大範圍開始質疑小紅書。他們質疑的問題,除了門檻的驟然提升,還來自小紅書標準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標準有二,一是作為標準的曝光量在統計與展示上的不透明,二是內容質量的標準判斷模糊。

小紅書一共五個維度數據:1.讚,2.評論,3.收藏,4.閱讀數,5.曝光數。其中前三個是顯性指標,大家都能看到,但後兩個不是。曝光數是原來的品牌合作人才能看到的數據。當KOL失去了品牌合作人身份,她們本身已經無法查看自身的曝光。這對計算新標下的“平均曝光量”來說,就變成了一個黑箱事件。

實際上在採訪中,亦有KOL向商業街探案反映,因為商業合作的關係,她有截圖保存曝光量的習慣。在新規頒布的五天前,她的曝光量為7天內20w曝光,30天內120w+,遠超出新規的要求,但是依舊在此規定中被拿下。

在小紅書管理員薯管家發布的評論區裡,有不止一位的KOL在質疑規則的模糊含混。所謂近一個月筆記的曝光量,“近一個月”到底指的是筆記的發布時間(近一個月發布的筆記)還是曝光量的計算部門(過往所有筆記在近一個月的曝光量)。但官方對此回應得極為含糊,隻解釋了所有筆記包括商業筆記,而完全模糊了計算上的重點。

這點Min也表示同意。

採訪中她表示,小紅書以如此狠辣的方式來重洗KOL標準,顯示了小紅書商業化的決心,動的絕不僅是有商業化合作的KOL的蛋糕,而是所有用戶的流量。在此之後的流量政策一定會更有傾向性,無論是現有的素人還是未來的新用戶,幾乎都很難獲得成長可能。長期以往,傷及的是整個社區的氛圍。

意識到這點的小蕃薯(小紅書對用戶的稱呼)也不在少數,在薯管家新規的評論區,官方流量分配政策的討論成為熱門,過去流量傾斜的矛盾在這次被集中爆發。

金字塔崩塌之後,僅靠明確標明商業合作的頭部KOL,真的還能有帶貨的效果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