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秦二世:性本善的胡亥,為何變成了亡國之君的反面典型?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實行大一統的王朝,秦朝在秦始皇的帶領下迅速崛起,又在秦二世胡亥的統治下,迅速走向滅亡。

秦二世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亡國之君而被歷代後世當作反面教訓的典型代表,以此來警策執政者。甚至都可以這樣認為:胡亥在歷史上的影響與其父秦始皇的影響不相上下。

在《史記》中,司馬遷更是以犀利的筆鋒向後人勾勒出胡亥的暴君、昏君、亡國之君的形象。在《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中,都可以看到對胡亥的描寫。

但是,如果筆者說秦二世最初其實是性本善之人,你認可嗎?

為什麽這樣說呢?其實,我們從《史記》中的記載就可以分析出來,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除了喜歡長子扶蘇外,他還很寵愛胡亥。

我們從秦始皇出巡天下時,只有胡亥一人陪同就可以看出來,如果胡亥不是一個秦始皇認可的好孩子,怎麽可能帶在身邊一直巡視天下呢?

而且,在胡亥接受的教育上,也應該能看出來,當秦始皇剛剛駕崩,趙高就向李斯竭力舉薦胡亥為太子即位當皇帝,趙高說:

“皇帝二十餘子,皆君之所知......高受詔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未嘗見過失。慈仁篤厚,輕財重士,辨於心而出於口,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君計而定之。”(《史記·李斯列傳》)

趙高這一番話把胡亥誇的那個好啊,但從這番話裡,我們也得知,胡亥的公開形象很好,李斯作為大秦王朝的丞相,對秦始皇諸子的人品肯定也是很熟悉的,否則他也不可能聽信趙高的一面之辭,同意把一個品行不端的皇子立為大秦帝國的第二位皇帝。

當秦始皇駕崩,趙高就慫恿胡亥篡立,在這種重大的歷史機遇面前,胡亥最初的直接反應是:

“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謭,強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史記·李斯列傳》)

胡亥的本意是不能接受這種陰謀:取代長兄扶蘇的帝位,天下不服,江山社稷也不穩啊。

即使後來被趙高說動了心,胡亥仍認為:“今大行未發,喪禮未終,豈宜以此事乾丞相哉!”

由此可見,胡亥存在著相當正統的倫理觀念。說秦二世是一個性本善之人,毫不為過吧?

那麽,秦二世在當上皇帝後,為什麽沒有成為一個有道之君呢?

其實,秦二世在位三年,他也並不是剛剛即位就立刻荒淫起來的。秦二世登基之初,也考慮要做一個讓天下人都服氣的皇帝,比如厚葬其父秦始皇、東巡勒石、加速修建阿房宮等。秦二世甚至還想效仿其父秦始皇的窮兵黷武,以增加自己的威望。

然而,當秦二世坐在了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後,他的心理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各種欲望相應而來,並徹底地失去了自控力。

秦二世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不受威脅,就發起了一場針對自己的諸兄弟姐妹及朝中重臣的大屠殺。針對這場殺戮,司馬遷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記載:

其一、胡亥欲尋歡作樂時接受趙高的意見而大開殺戒;其二、胡亥自己對權力地位的擔心。

這兩種可能都說明了一個道理:胡亥為鞏固權力而無所不能用其極!

此時的胡亥,已經從一個性本善之人,變成了一個性本惡之人。

與歷史上所有的暴君一樣,胡亥的心理共識與行事準則已經變成:誰當了我及時行樂的路,我就要了誰的命。

最終,秦二世將皇帝的權力簡化為放縱之後的暴政,他把大秦王朝的一些重臣殺了個精光。

當關東起義烽火遍地時,秦二世卻絲毫不知,或者知道了也不以為意,繼續荒淫無道地生活著,大秦帝國二世即亡的現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本文參考文獻:《史記》、《夢回大秦看奇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