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火箭盤點2018年人類軍事與商業航天20個大事件之一

小火箭出品

本文作者:邢強博士

本系列共4篇,本文是第1篇。

臨近公元2018年的年末,小火箭在此先祝各位好友新年快樂!

2018年,對於咱們太空探索領域的自己人來說,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

在此,按照小火箭的傳統,給出當年的全球軍事與商業航天相關的20個大事件。

1. 重新破百

這份年終報告,小火箭從12月初開始動工,到發布之日,我驚喜地發現:人類在2018年確定入軌的太空發射終於能夠重新突破100次

於是,小火箭把這個事件作為今年的20大事件的開篇。

小火箭聯合會成立十年來,每年都發布相關的統計報告。

今年(2018年),小火箭把人類自公元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太空到2018年12月24日的所有能夠確定入軌的發射統計如上圖。

1957年,1次;1958年,6次,這是人類僅有的入軌次數為個位數的兩個年份。

在1959年,人類成功發射了10枚運載火箭,將10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開始進入發射兩位數的時代。

到1962年,人類的入軌發射次數就已達65次,突破50次大關。

在1965年,人類的入軌發射次數達到了108次,首次進入三位數時代。

從1965年到1990年,這26年間,人類的入軌發射次數(注意,所有統計均已排除未成功的嘗試)一直保持在三位數。

從美國宇航局的逐年統計預算情況上,我們也能夠看到這些年來的太空探索領域的變化。

1990年,是近28年來,人類最後一次達到年入軌發射數量超過100次的年份(114次)。這一年,蘇聯即將遲暮,美蘇爭霸的雙超級大國格局進入尾聲。

1991年,人類全年入軌發射數量為86次,火箭發射陷入低迷。

這個局面,一直到2017年也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觀(83次)。

因此,2018年人類入軌發射數量突破100次,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

那個離開我們達28年的太空探索黃金時代,開始回歸。

僅獵鷹-9號運載火箭這一個系列,在小火箭撰寫本報告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全年21次的發射量,佔全球所有運載火箭發射次數的19.4%

人類太空探索的新的黃金時代,到來了。而且,是以商業航天崛起的新姿態走來的

(有關2018年全年發射的更詳細統計,小火箭會在2019年年初全部完成。)

2. 重型獵鷹

公元2018年2月6日,協調世界時20點45分00秒,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在人類太空探索聖地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中心的LC-39A發射場成功點火。

有關該發射場,詳見小火箭的公號報告《厲害!龍飛船復活美國塵封多年太空聖地》。

就是在這同一個地方,那一汪清澈的水,那一片深邃的藍,在1967年11月9日,目視阿波羅4號無人飛船搭乘人類第一枚土星5號火箭升空。那是土星5號火箭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同時也是39A第一次正式運營。

1969年7月16日,還是在這個地方,人類開啟航程,隨後完成了首次登月任務。“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通過電視直播,向全世界傳遞了這個事實,讓公眾共同分享了人類登月的喜悅。

公元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首次發射升空,執行STS-1任務(也就是人類歷史上,太空梭的第一次正式任務)。

矗立在卡納維拉爾角LC-39A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在太空梭全部退役之後7年,續寫傳奇。

她發射的時候,最新的一枚土星5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也已經是整整45年前的事情了。

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全高70.01米,芯級直徑3.66米,採用二級構型,其中第一級為三芯級並聯設計,起飛品質為1420.788噸,其起飛推力相當於18架波音747客機推力之總和。

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63.8噸,為人類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我們等了45年,終於等到了能夠再次看到人類重新獲得60噸以上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的這一天。

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26.7噸!這是什麽概念呢?只要有需求,該型運載火箭能夠用來建設和如今的國際空間站體量相當的地球同步軌道空間站。

她的奔火星軌道運載能力為16.8噸,奔冥王星軌道的運載能力為3.5噸。

當天(2018年2月6日),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兩枚助推器自主陸上回收著陸的場景。

通過可重複使用的設計,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發射報價控制在9000萬美元的量級。相較於其運載能力,發射近地軌道載荷的成本會極低。

該火箭是人類少有的能夠將發射成本控制在3000美元/公斤以內的運載火箭(控制在1萬美元/公斤以內已經是優秀水準了)。

理想狀況下(整流罩包絡約束能夠達到的話),其發射成本為1411美元/公斤。

注意,重型獵鷹的首次發射,其載荷上面的一塊電路板:

產自地球人類製造

這種不輕言你們和我們的說法,這種跨越國籍和種族的宣言,近10年來,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3.中國嫦娥

詳見本系列的下一篇。

版權聲明:

本文是邢強博士原創文章,騰訊獨家內容。歡迎朋友圈轉發。

微信號:小火箭

微信ID:ixiaohuojian

歡迎 加入小火箭 ,進入航空航天大家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