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先生的失誤:假如北宋真有蕭峰,根本用不著死

金庸小說塑造了眾多的英雄人物,不管結局怎樣,基本上都活到了最後一集。唯有《天龍八部》裡的喬峰(一直不習慣叫他蕭峰)掛掉了,沒能像童話故事的結尾那樣,“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小說寫道:

蕭峰脅迫耶律洪基當眾立誓:

“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隨後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隨後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登時氣絕。

喬峰的自殺,與故事的發展及人物性格的衝突有關。可以說,他的悲劇從剛一出場就已經開始了。喬峰尚在繈褓中,就已成為宋遼衝突的犧牲品;長大後雖成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又在一夕之間從英雄變成人人喊打的公敵。他血管中流淌著契丹人的血液,卻有一顆摯愛大宋的心。為了活下來,他殺了很多大宋武林人士;為逃出契丹牢籠,他又殺了不少契丹人。他做著契丹的高官,卻堅決拒絕南征大宋......這種兩難處境,無論換作誰都不會坦然。金庸先生讓他死,倒讓讀者長舒一口氣:比活著好。

有人問金庸:“喬峰非死不可嗎?”

金庸回答道:“這是沒辦法的,天生的。他生為契丹人,契丹與漢人的鬥爭又很激烈,宋遼兩國生死之戰、民族之間的矛盾衝突這樣厲害,他不死是很難的,不死就沒有更加好的結局了。”

真是這樣的嗎?

扒一下北宋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那個年代真有一個喬峰的話,他根本無須如此糾結,更不必自殺。

原因有三:

一、喬峰生活在宋遼和平的年代,根本沒有緊張的雙邊關係,更沒有戰爭。

小說的時代背景大概在北宋哲宗朝(11世紀末)。這一階段的宋遼關係基本趨於平和,而不是小說中描寫的白熱化狀態。宋遼之間的戰爭都發生在北宋前期,“澶淵之盟”訂立之前,距哲宗時代已有百年之久。

兩國在1004年達成的“澶淵之盟”約定,“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並在邊境開設榷場朝廷貿易。

“澶淵之盟”給兩國帶來百餘年的和平,雙方不僅能和平解決衝突和糾紛,還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友情。比如宋朝會派人賑濟遼國邊地的饑荒;每逢重大節日,兩國會互派使者前往祝賀,並互贈禮物;一國有“國喪”,另一方會遣使吊唁。宋真宗駕崩時,遼聖宗耶律隆緒(耶律洪基的祖父)“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1063年,宋仁宗去世,耶律洪基握著宋朝使臣的手,號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試想,近百年無戰事的兩個國家,又怎會像金庸先生說的那樣,“契丹與漢人鬥爭很激烈”“民族矛盾很激化”的態勢呢?

二、即便真有喬峰這個人,也很大可能在大宋平安地生活著。

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宋真宗鹹平六年(1003年),契丹幾萬騎兵南犯,高陽關副都部署(都部署是戰時前線最高指揮官)王繼忠與大將王超、桑讚率部支援前線。契丹斷絕宋軍糧道,王超、桑讚膽怯,意圖退軍,王繼忠獨自與部下前往馳援,結果身陷契丹重圍被俘。

後來契丹讓王繼忠給宋朝寫奏章請和,宋真宗才知道王繼忠還活著。宋朝采納了王繼忠的建議,與遼國罷兵議和,進而簽訂了“澶淵之盟”。真宗認為王繼忠對兩國議和有功,每年派使者出使契丹時,都要讓使者前去看望王繼忠,並賞賜茶葉、藥物、金帶、襲衣、器幣等許多物品。

雖然宋真宗因兩國議和後各無所求的約定,不能答應王繼忠回宋朝的要求,但王繼忠留在宋朝的家人,一直得到朝廷優待,王家子孫在朝廷為官者“亦甚眾”,王繼忠與家人也保持著正常的書信聯繫,直到去世。

從投降契丹到為契丹寫奏章求和,王繼忠的行為無疑是賣國賊、漢奸的行徑,況且,他以一個軍隊副總指揮的身份投降契丹,可能帶來的損失要遠比喬峰大得多。他如果生活在《天龍八部》描寫的年代中,肯定會被當成賣國賊。但事實恰恰相反,大宋不僅沒有人以他為敵,朝廷甚至還感謝他促成了兩國的和平。

連王繼忠這樣的人都能平安到老,喬峰只是一個江湖人,並未做過任何有損宋朝的事,又怎會落得個身敗名裂、自殺謝罪的下場?顯然沒道理。

實際上,當時宋遼兩國都有人跨境去鄰國的現象。宋朝政府把投奔過來的契丹人稱為“契丹歸明人”,並給予優恤。如宋神宗年間規定,對歸明人應給官田者,三口人以下給田一頃,每多三人多撥一頃。對朝廷有貢獻的歸明人,還會授予官職。北宋甚至還有一個“契丹直”的部隊,裡面全是契丹人,被編入禁軍歸移情別戀殿前司管轄。北宋後期,“契丹歸明人”還可以與大宋士子一樣參加科舉考試。

以上這些事實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大宋有很多契丹人,大家已司空見慣,不會對契丹人的喊打喊殺;二是契丹人在大宋有很好的生存空間,甚至能夠當官。

因此,《天龍八部》裡中原群雄視契丹人喬峰為奸細,如臨大敵,在事實上是絕對不可能的。

再就是小說對遼主耶律洪基的描寫與史實相悖。

歷史上的耶律洪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宋粉”,他極度仰慕宋朝文明,曾用幾百兩白銀鑄了一個佛像,背刻“願後世生中國”。他不願與大宋為敵,即便發生過宋朝騎兵越境到遼國射傷遼人的事件,耶律洪基也沒有借題發揮,興兵伐宋,而是致信宋神宗:

“竊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深於難知,而義若一家,共思於悠永。”

他很真誠地希望兩國來之不易的和平能長久地保持下去。

1089年,蘇轍出使遼國為耶律洪基賀壽,回來後他這樣評價這位遼國天子:

“在位既久,頗知利害。與朝廷(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鬥。”

耶律洪基不僅自己與宋朝修好,臨終之際還諄諄告誡繼位的孫子耶律延禧:“南朝(宋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

試想,這樣一位愛好和平的君主,又怎麽會時刻做著南下的夢,率數十萬大兵南征?前提不成立,結論自然站不住腳,沒有好戰的遼主,喬峰就無須脅迫耶律洪基,也用不著自殺謝罪。

當然,《天龍八部》是小說,金庸先生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以及塑造喬峰這樣一種悲劇人物的需要,虛化一下史實也未嘗不可。我們雖然較不得真,卻也有知道歷史真相的必要對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