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平穩越過“7”整數關口,人民幣匯率已具備“穩定器”功能

人民幣兌美元的離岸和在岸匯價在8月5日先後突破“7”整數關口,之後,市場並未出現恐慌。而且,在8月8日人民幣中間價也突破“7”之後,當日人民幣兌美元的離岸匯價(CNH)反而較前一個交易日升值了0.08%,顯示人民幣匯率已經具有了較好的彈性,且市場預期也未因匯價短期波幅的擴大而出現異常發散。由此可見,此次匯率波動與四年前“811匯改”期間明顯不同。匯改四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加。

首先,央行的匯率政策更靈活,也更尊重市場。8月5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9225,結束了連續8個月中間價持續位於6.9下方的局面,隨後人民幣離岸匯價(CNH)和在岸匯價(CNY)就相繼突破“7”整數關口,中間價是在8月8日才正式突破“7”。但匯率破“7”以來,市場交易量並未出現明顯放大,2019年1月1日至8月2日期間,人民幣匯率市場交易量日均為310億美元,8月5日至8月21日期間,人民幣匯率市場交易量日均為3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在“811匯改”初期,市場交易量是大幅放大的,2015年1月1日至8月10日期間,人民幣匯率市場交易量日均規模約160億美元,而8月11日至8月31日期間,日均交易量超過360億美元,而且單日交易量一度突破了600億美元。

其次,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更加有效。在本次匯率波動期間,市場價率先破“7”,隨後中間價予以確認。從事後複盤的角度而言,破“7”前兩日,如果市場出現了恐慌情緒和“羊群效應”,央行完全可以通過中間價調整來進行適度乾預,消除“羊群效應”和恐慌情緒,因為央行已於2017年5月開始在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如果市場沒有出現恐慌情緒和“羊群效應”,央行就可以通過中間價來釋放尊重市場的信號。這次匯動的實際情況是後者。在中間價形成機制變得更加有效之後,人民幣匯率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市場供需狀況。

而在“811匯改”期間,中間價更多是前日市場交易的結果,央行對於市場預期的管理,主要是依賴直接介入市場來實施,當時的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2015年8月份外匯儲備大幅下降了939.29億美元。

第三,央行更加重視市場預期的引導。在本次匯率波動前夕,全球貿易摩擦再現反覆,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匯率隨之承壓。央行多次適時引導市場預期,強調人民幣匯率可以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同時也多次表示,不必太在乎匯率整數關口。這使市場預期得到一定引導。因此,在人民幣對美元離岸匯價、在岸匯價、中間價先後突破“7”之後,市場並沒有出現恐慌情緒,也沒有大規模做空人民幣,市場預期及交易都沒有出現異動,維持了基本穩定。

第四,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市場彈性更強。我國外匯儲備從2014年6月末的39932億美元持續下降,至2017年1月末的29982億美元,累計降幅雖近兆美元,但“藏匯於民”的需求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811匯改”實施至今的四年間,人民幣匯率經常性地呈現雙向波動的變化,這些變化因素不僅改變市場供求情況,也增強了市場彈性。

客觀地講,本次匯率波動以來,市場之所以平穩,與“811匯改”後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和市場彈性持續增強密不可分。

另外,本次匯動不僅讓匯率輕描淡寫地就完成了破“7”的“驚險一跳”,而且,破“7”後市場預期的穩定,也為之後的“利率並軌”提供了操作空間和金融穩定保障。否則,在匯率預期不穩的市場環境下,利率政策方面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演變為不可控因素。

因此,就本次匯率波動後的市場情況而言,人民幣匯率已初步具備“自動穩定器”的功能,而本次“7”整數關口的平穩突破,不僅為以後匯率政策功能的釋放拓展了空間,更讓央行在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能夠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進而實現對“不可能三角”的兼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