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最大民營教育機構“掌門人”說:留學不等於成功

看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被送往國外接受教育,中國留學生之間的競爭變得愈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留學焦慮逐漸在家長之間蔓延。作為上世紀90年代中國早批的留學生,擁有著20年留學工作經驗的教育者,前途出國總裁周成剛,從2013年便開始進行世界名校之旅,先後走訪了近200所世界名校,接觸了眾多的學校教師與招生官員。他總結了這6年的訪問經歷,給我們帶來了獨特的留學新見解。

文丨周瀅瀅 編輯丨張凌鋒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留學放榜季,哈佛、史丹佛等名校offer總能引發朋友圈的關注,但今年依然是個申請“艱難年“。

從2017年開始,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就突破了60萬大關,世界排名第一。我們已經連續9年成為美國最大生源國,留美人數達到36萬人。

但是美本的錄取率卻持續走低,美國頂尖名校的招生名額,依然呈下降趨勢;高分被拒的情況,屢見不鮮。這都表明,留學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增強,已有越來越多留學生願意回國發展。據統計,這幾年,回國人數已經達到留學人數的80%。

在海外名校申請變得困難,回國就業壓力變大的情況下,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留學焦慮。

有的家長堅決與世界頂尖名校“死磕”到底,成為渴望精英教育的“爬藤一族”;有的家長則以“就業為導向”,導致金融、商科、工程等熱門學科申報扎堆;還有的家長乾脆算起了“經濟账”,如果留學回國的就業優勢不再明顯,出國讀書是否劃得來?

作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CEO,周成剛,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早批留學生,也是有著20年留學工作經驗的教育者。他執掌新東方旗下擁有23年歷史的留學服務機構,擔任前途出國總裁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留學到底是為了什麽?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留學?“這也是周成剛在思考的問題。

2013年開始,他帶著新東方的名師團隊,踏上了“探訪世界名校之旅”。歷時6年,先後走訪了近20個發達國家、107座都市,191所世界名校,採訪了上百位中國留學生、學校教師和招生官。在這個過程中,他對國際教育也有了越來越深的理解。

行程結束後,周成剛將名校探訪經歷與採訪感悟分享出來,出版《由東向西看教育》一書,成為家長和孩子了解西方教育的一扇窗口。

這次,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他所親歷的教育變革有哪些?以及他對留學現狀背後的思考。

正在悄然發生的教育變革

歷時6年的“探訪世界名校之旅”,周成剛不僅叩開了一所所世界頂尖學府的大門,還造訪了世界各地著名的中小學校,感受一個國家最底層的教育活力。

走訪過程中,國際教育的多元發展思路、學生們開放的心態、獨立思考的能力,都給周成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此行最大的感受,莫過於“各個國家都在悄然發生著教育變革”。

1、部分美國高中將取消AP課程

比如,中國高中生為了申請美國大學,正在努力準備的AP課程(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縮寫,由美國大學理事會提供,在高中授課的大學課程),卻在一些美國中學面臨“下架”。

美國加州一所知名中學的校長直言,學校正著手準備取消AP課程。“很多美國學生為了考上好大學,都在學習AP課程。許多學生會去研究考試規律,通過掌握規律來獲得高分,最終喪失了真正的學習能力。”

2、代表全方位能力的新型成績單

關注真正的學習能力,而非考試分數,已不可避免成為趨勢。早在去年,包括芝加哥大學在內的眾多美國名校就已經宣布,本科招生中,本國學生不再需要遞交SAT美國高考成績。

而美國頂尖高中組成的MTC聯盟(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則提出了將以一種可視化的圖表成績單,代替傳統分數,全方位展示學生能力與素養,這一提議已經得到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史丹佛等80余所美國名校的認可。這意味著,分數之外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展現,將進一步得到重視。

3、北歐部分高中,取消必修課程

類似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斷發生。當周成剛的考察團,來到芬蘭、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時,他發現,這裡的教育無論是在理念還是在實踐,都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北歐,很多著名高中,比如被譽為“學習和生活天堂”的芬蘭羅素中學,已經取消了高中生標準課程,取而代之的是上百門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要學習的課程,完成學分即可畢業。

一位北歐學校的校長,向周成剛解釋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國家的發展也需要不同的人才。有的人適合搞研發,有的人適合做基礎工作;有的人適合上大學讀博士,有的人適合讀職業技術學校做木匠,不是毎個人都要進名牌大學,學校要做的是因材施教。”

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多元化發展,這或許正是北歐教育的秘密。當一個人的興趣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他才能找到自己終身熱愛的事業,並在這個行業裡做出傑出貢獻。難怪芬蘭、挪威、荷蘭等國,區區幾千萬人口,卻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誕生眾多世界級品牌。

與此同時,我們的教育,也迫切需要跟上國際化的腳步。

過去幾年間,國際學校、私立雙語學校,以及公立學校國際班的迅猛發展,都表明與世界接軌的國際教育理念,越來越得到家長和孩子的認可。與之相對應的,出國留學和參加國際夏校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

功利的留學心態,讓人走不遠

1996年,周成剛辭去了大學教師的工作,奔赴澳洲留學,成為中國早批留學生之一。學成之後在英國BBC擔任記者,2000年回國參與新東方的創業,幫助數十萬學子實現了“留學夢”。

作為一名在國外有過學習和工作經驗的“老留學生”,他相信,以自己對世界各地文化教育、頂尖名校的了解,能幫助學生們更堅定地明確目標和理想

這幾年來,周成剛的世界名校啟示錄公益演講,在全國巡講。在巡講過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功利心”很強的家長和學生。他們往往認為,出國讀書,就是為了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這就意味著成功。

這樣的功利心態,讓很多名校畢業的中國學生,在畢業到了一份好工作以後,就停止了為行業做出更大貢獻的渴望。比如,很多金融系的畢業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在華爾街做一名後台分析員,對10萬、20萬美元的年薪感到心滿意足。

美國一所名校金融專業的教授,曾和周成剛吐露說:“當初覺得中國學生聰明、能吃苦、數學功底好,因此投入了大量的獎學金招收和培養中國孩子。但是後來發現,這些學生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覺得完成了人生使命,不再尋求進步,失去了繼續推動和改變這個行業的內在動力,他們的激情與內心的渴望也就此枯竭。”

因此,一些名校的金融博士名額,已經不再向中國學生開放。校方認為,這樣的“實用主義心態”,與名校的培養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名校不是培養為了找好工作的學生,而是培養改變世界、有終身學習、全球視野的人才。”

周成剛感慨地說:“我們必須從實用主義向全球視野過度,否則我們的孩子在國際舞台上,走不遠。”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中國每年有那麽多孩子學奧數,近幾年卻在奧數競賽中頻繁失利,培養出的數學家就更少了。

當然,還有一小部分家長,看到了回國就業競爭的激烈,開始疑惑“留學性價比”:留學回國以後,在就業市場上,是否能有更大的回報?

周成剛強調,家長需要破除一個迷思:留學不等於成功。留學,只是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擁有更多元的語言環境和價值觀。換而言之,留學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前沿的國際化教育。

因此,在面對上千位家長和學子的巡講中,周成剛常常引用他採訪到的一位留學生的話。

“出國五年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不是英語,不是文憑,就兩樣東西:一個是,把我放到任何陌生的地方,我都能生存下來的能力;還有一個是,名車豪宅已動搖不了我願意每天坐公車,去追求簡單夢想的平淡心態。而這兩樣,足以讓我受益終身。”

這無疑是他見過的,對於“留學為了什麽”的最好回答。

找到每個孩子自己的“時區”

“在不確定的未來,如何擁有確定的競爭力?這個問題,是周成剛在這條歷時6年,跨越20萬公里的“取經之路”上,努力想要鑽研清楚的。

他採訪了一群不同身份、年齡、職業的留學生們。隨著對他們了解的深入,周成剛的答案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他們中有不幸罹患腦癱,卻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和努力,獲得美國重點大學offer的計算機愛好者莫天池;有在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大一便創辦了留學跨界繳費服務平台,並收到哈佛商學院MBA錄取通知的高宇同;有從劍橋大學畢業,走上中東戰場報導第一線的“北非沙漠之花”傅曉田等。

這些年輕人,無一例外都找到了自己的成長節奏和時區。也讓周成剛堅信,“在不確定的未來,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激情和好奇心,比智商更加重要,真正決定能走多遠的,還是心底的興趣和熱愛。”

作為一名父親,周成剛有著一個剛剛留學回國的孩子。

對待自己的孩子,他有著怎樣的教育理念?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周成剛笑著說:“但願他能夠擁有快樂的人生。”

的確,他在孩子申請學校時,沒有不顧孩子的現實情況,盲目申請頂尖名校,而是在對孩子進行客觀評估後,選了排名50名左右的雪城大學。

回憶起孩子的留學生涯,周成剛感到很欣慰:“雖然念的不是什麽頂尖名校,但是孩子在這裡當上了籃球隊長,度過了開心的大學時光,也收獲了最寶貴的自信。”

周成剛相信,教育的規律,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時區”,我們要陪著孩子慢慢走。有的孩子情商高、有的孩子智商高、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有的孩子走上社會就如虎添翼…世界是多元化的,所謂“成功之路”絕非只有一種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沒有任何一種選擇,可以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很多“糾偏”的機會,比如多元化的職業選擇,終身學習的機會。

“把孩子培養成思想上自由、經濟上獨立、人格上平等的世界公民,讓他們過上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破除常見的留學困惑

截止3月份,在2019年新一輪的錄取季中,新東方前途出國已經幫助3萬多名學生,收獲了來自世界Top200名校的offer.

結合近幾年的留學申請數據,我們發現,在“頂尖名校、熱門專業、低齡留學”申請人數佔比方面,還存在“三高”趨勢。

周成剛希望,大家在做選擇前,能認真考慮以下問題。

1、名校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嗎?

從始至終,學生們對名校的熱衷程度有增無減。據《2018新東方留學白皮書》表明,在前途出國的申請數據中,Top30名校的申請量,由去年的2.15%激增到了12.4%。Top50%的申請量,也淨增長了11.47%。

建議我們在申請學校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興趣、學術水準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要知道,美國頂尖名校的淘汰率往往在8%-15%之間,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跟不上,將面臨巨大的身心壓力,甚至有被“勸退”的可能。

此外,家長在挑選學校時,不能將目光局限在那些“專業全、歷史悠久、規模大”的綜合型大學,其實世界各地有很多新型的現代性大學,也很不錯。

相比較以科研為主的綜合型大學,這些現代性大學更注重應用科學、市場需求、以及學生的就業。比如周成剛的母校,澳大利亞麥瑞考大學,校園聽力實驗室與全世界最大助聽器建造公司,毗鄰而建,產、學、研一體,完美融合。

在美國,還有一種是沒有博士、碩士點的本科院校,文理學院,它的人數往往只有幾百人到幾千人,師生比例高,能使每個學生得到很好地學術照顧,備受美國中產階級家庭青睞,也是不錯的選擇。

2、一定要選擇熱門專業?

在前途出國最新的美國本科申請中,金融、經濟、數學、計算機,依然是學生最熱衷申請的專業。可能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畢業以後能獲得高薪工作,能留在華爾街、走進金融城。

“條條大路通羅馬,隨著興趣愛好走,才能走得更久遠。”周成剛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對美食、酒店管理、時尚設計、甚至飛行駕駛感興趣,應該讓他去報考這些專業,並非一定都要去學金融、學工程。

可喜的是,最近兩年,性化的申請越來越多,包括藝術類設計類,以及一些小眾學科,也開始受到家長的認可。這說明,家長的心態也正在發生轉變,更希望孩子朝著內心渴望的方向去發展。

此外,“專業未定”的申請佔比達到近三分之一,這對於尚未明確未來職業發展的中國學生,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多數美國大學在新生入學的前一兩年,都以基礎課程為主,學生可以通過入學後的活動和經歷,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從而更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

3、留學,越低齡越好嗎?

此外,前途出國數據還表明,赴美低齡留學人數依然持續上升,但是增速放緩。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上中學甚至小學時,就送出國讀書,能夠更快地獲得國際化的視野。

可是它的弊端,我們有考慮嗎?有研究顯示,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到國外長期生活,那麽當地語言就會成為孩子的母語。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在12歲以前被帶出國,他的言談舉止、文化價值觀,基本就是一個外國人了。

周成剛建議,不如等到孩子12歲之後,再考慮出國留學。這樣他就不會喪失中文母語的地位和文化基礎,而且在吸納一門新的語言同時,還能保持原有的文化習俗。

畢竟,未來那些擁有中英文雙語能力,在中國文化價值觀念基礎上,具備國外先進理念和思想的年輕人,才有更廣闊的空間。

在留學需求日漸上漲的同時,留學行業也出現了不少亂像,前段時間,媒體也曝出了一些“卷錢跑路”的留學機構。在此情況下,更需要家長和學生,綜合留學機構的資質、行業口碑,悉心甄別。

作為中國最大民營教育機構的CEO兼前途出國總裁,周成剛見證了教育行業20年來的起起落落。憑借對中西方教育的深刻理解,他推動前途出國在留學領域快速發展,並成為業內極具影響力的留學服務機構。

在行業競爭的同質化的當下,周成剛堅信:未來的留學,將是一站式服務。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為學生出國提供機會,還要為學生解決個人發展的問題

如今,周成剛一邊管理著六萬名員教職員工,一邊保持著學習的狀態。在書裡他這樣寫道:“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互聯網的挑戰和人工智能的衝擊,很多傳統理念都在被顛覆,永遠有新的東西要去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