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朝時期,太原府曾轄六個州,現分別隸屬於哪裡?

山西省位於我國華北地區,與河南、河北、內蒙古及陝西四省區相鄰,因地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山西,又因地處黃河之東,歷史上又有“河東”之稱。山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尤其是其南部地區,有“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之說,而春秋時期以山西為中心的晉國曾稱霸諸侯,而秦時山西境內有“河東”“上黨”“雁門”“代”“太原”等名郡。

太原位於山西省中部,現為山西省省會,轄6區4縣(含1代管縣級市)。太原,春秋時就有晉陽之名,秦時於晉陽設太原郡,太原逐漸成為我國著名古都,漢朝時太原為並州治所,自此成為“表裡山河”之山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龍城”之譽。山西設省於明朝初,太原當時不僅為山西“省會”,也是明代九邊重鎮之首,而太原府更曾是轄有6州22縣的大太原。

太原自古為北方重鎮,唐朝時期更為“龍興之地”“北都”,與洛陽、長安並稱為“三都”,也是整個唐朝最早的府之一。“府”作為一級行政區始於唐初,當時僅僅設於國都(含陪都)及皇帝駐蹕之地(都為繁華及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整個唐朝最多時有十個府。兩宋時期,府漸多,但仍有的路一個府也沒有,到明朝府開始廣泛作為省(承宣布政使司)下一級行政區,但地位仍稍高於直隸州並可轄散州,明朝太原府就轄由忻州、代州、平定州、岢嵐州、永寧州及保德州等六個散州。

忻州位於山西省中部偏北,其古稱秀榮,忻州之名最早始於隋朝,唐初改新興郡為忻州後初唐朝前中期短暫稱定襄郡外一直沿襲至清末,明朝時期為太原府所轄散州,領有本轄及定襄一縣。現在,忻州為地級市,轄1區13縣,面積遠大於太原。

平定州是金時由平定縣升為州而來,原領平定、樂平兩縣,後省平定縣入州,明朝領本轄及樂平一縣,為太原府所轄散州。現在,平定縣為陽泉市轄縣。保德北宋時由嵐州析出,初名定羌軍,後改為保德軍,金時改為保德州,明初曾降為保德縣,洪武九年複升為保德州,為太原府所轄六州中唯一不領縣的州,現為忻州市轄縣。

代州之名始於隋朝,隋唐時也曾稱雁門郡,五代及宋金時皆稱代州雁門縣,元朝時雁門縣省入代州,明朝代州曾短暫降為代縣,後又升為州為太原府所轄,領本轄及五台、繁峙及崞縣。代州清朝時曾升為直隸州,民國初降為代縣,現為地級忻州市轄縣。

岢嵐州元朝時屬嵐州,明初設岢嵐縣,不久升為岢嵐州,領本轄及嵐縣、興縣,其中嵐縣就為元朝之嵐州,洪武元年降為嵐縣。民國初,岢嵐廢州改縣,現在岢嵐縣隸屬於忻州市。永寧州原稱石州,後因石、失諧音而於1568年改稱永寧州,領本轄及寧鄉一縣,1595年由太原府改屬汾州府。民國初,永寧州降州為永寧縣,1914年複改為離石縣,現為呂梁市離石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