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方舟子怒噴已故國醫大師鄧鐵濤:貶低中醫,源於對中醫不了解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今日中醫內科》、《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實用中醫心血管病學》、《中醫腫瘤治療學》、《實用中醫老年病學》

列位看官,這篇文說,咱們還得圍繞昨天去世的國醫大師鄧鐵濤。

本來,對於國寶的辭世,很多人悲痛萬分。但是,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先生,卻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發表了一番令人怎舌的言論:

「中醫大師」鄧鐵濤把自己老婆的心梗診斷為胃脘痛,吃它開的中藥,治死。把兒子的結腸癌診斷為腸胃濕熱,吃他開的中藥,治死。他倒活得夠長,看來不敢拿自己下手,有病就找西醫。

鄧鐵濤大師屍骨未寒之際,方舟子先生有這樣的言論,在道德層面上講是否合適,我們暫且不提。另外,這樣的資訊,到底確切與否,也不提。我們隻從內容上來說,它體現方先生對現代醫學有著無比堅定的信仰,對中醫學有刻骨的質疑。另外,也說明,包括方先生在內的很多人,對中醫學的了解,可能還不夠深刻。

第一,說說心梗和「胃脘痛」的關係。

現代醫學所說的心梗,在中醫學裡面,被稱作「胸痹」、「心痛」。而胸痹、心痛和「胃脘痛」之間,向來就有說不清、理還亂的關係。明代的《醫學正傳》裡面講,「胃脘痛俗呼為心痛」,也說:「九種心痛,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也」。金元兩代,心痛和胃脘痛的關係被醫家總結得更加緊密。考元代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先賢說得明確:「心痛即胃脘痛」。可見,中醫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用胃脘痛來指代胸痹、心痛,是較為主流的做法。

但是,這樣的做法,畢竟容易帶來對兩種疾病的混淆。所以到了明清時期,醫家逐漸開始將兩者分開了。《證治準繩》說得明確:「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與胃各一臟,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處在心下,故有當心而痛之名……」。另外,醫家也說:「因胃脘痛近於心,移其邪上攻於心,為心痛者亦多」。這就指出了胃脘痛和心痛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繫。

由此可以看出來,中醫學裡面的「胃脘痛」,若承襲丹溪學派所言,那就包括了「心痛」。鄧鐵濤先生生於1916年,學習過程中自然要受到傳統中醫的熏陶影響,所以也就有可能以古人所謂的「胃脘痛」,來指代心痛。我們故而不能將其視為,鄧師「分不清胃病和心臟病」。

第二,說說結腸癌和「腸胃濕熱」。

首先說,結腸癌和「腸胃濕熱」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結腸癌,是現代醫學語境下的一個病,而「腸胃濕熱」,乃是中醫語境下的一個「證」。腸胃濕熱作為一個證,可以體現在其他很多疾病上,如常見的潰瘍性結腸炎等。結腸癌,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即便確有鄧鐵濤大師以胃腸濕熱論治結腸癌的事情,也是合乎規律的。

結腸癌,在早期,一般都會體現為濕熱內蘊、下注之型。這類患者,常常腹痛陣陣發作、脹氣腸鳴,大便溏而粘,有膿血,肛門灼熱,裡急後重,身熱胸悶,噁心欲嘔等等。這個時候,醫家往往要區分是熱多一點,還是濕多一點,然後區別對待。這個時候,醫家往往藥用白頭翁、黃柏、秦皮、地榆、槐花、敗醬草、黃連、木香、葛根、赤芍、馬齒莧、黃芩、甘草之屬。

總而言之,結腸癌以濕熱證論治,在臨床上是比較多見的,也往往取得不俗的效果。

最後,說一說,如果病人經過醫生的診治,最後死亡了,那是不是醫生的責任呢?是不是說死於醫生之手呢?顯然,我們不能這樣認為。目前,癌症的治療,多講究一個「五年以上生存率」。那麼,許許多多經過治療後生存率不到五年的患者,難道都是被醫生「治死」的嗎?這顯然是對醫療行為的盲目否定和褻瀆。

總之,如果我們能對中醫學冷靜客觀地看待,多一些了解,就會少一些誤區、誤會。畢竟,現代醫學也好,傳統醫學也罷,都是人們和疾病作鬥爭的產物和經驗總結,代表著人類長壽健康的共同心願。它們本應是戰友,而不應是敵人。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