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衛崗乳業被指簽“霸王條款” 差別待遇引奶農不滿

  衛崗乳業被指簽“霸王條款” 差別待遇引奶農不滿

  專家呼籲企業應善待奶農

  孫吉正

  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崗乳業”)與奶農的關係,在得到短暫的緩和之後再起波瀾。

  近日,有多位衛崗乳業原奶供應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之前“奶農倒奶”事件平息之後,衛崗乳業要求其原奶供應商重新簽訂《生鮮乳購銷合約》。在新合約中,大部分的條款全部以企業方的要求為主導,出現了諸如“甲方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享有中止或解除本合約而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權利”的條款,因此引發了奶農的強烈不滿和抗議。

  根據上述原奶供應商透露,之前“倒奶事件”在限制收購的背後,衛崗乳業奶源部門對不同的奶農存在差別化的問題,“同樣規模的牧場,有的照單全收,有的限制收購,在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情況下,激化了部分奶農與公司的矛盾。”上述原奶供應商說。

  對此,衛崗乳業方面稱,經過內部調查和核實,不存在差別化對待奶農的問題。對於奶農所質疑的問題,衛崗乳業方面表示此合約的簽訂周期為一年一簽。合約中對於收購價格、支付條款等均有要約,並且由於品質要求隨著國家法律法規變化,合約中我司對品質的管控標準也會對應做出調整,且與“倒奶”事件無直接聯繫。

  “霸王”合約?

  “甲方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享有中止或解除本合約而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權利”“因乙方原因引發政府相關部門或執法機構問責,甚至媒體報導,給甲方造成負面影響或經濟損失時,甲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合約,乙方賠償甲方由此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並承擔一切後果。”在記者拿到的由衛崗供應商提供的《生鮮乳購銷合約》中,諸如此類條款隨處可見。

  此前,《中國經營報》在《衛崗乳業現“奶農倒奶”原奶過剩引利益之爭?》一文中報導了衛崗乳業的“倒奶事件”。在該事件中,衛崗乳業方面當場與奶農代表商談,願意繼續按照之前的合約履行收購,而奶農方面也承認倒奶行為過於極端。

  但據原奶供應商透露,隨後衛崗乳業方面要求奶農重新簽訂了《生鮮乳購銷合約》。在該份合約中,出現了諸如上文所述的條款,且在共計12頁的合約中,全部內容為甲方衛崗對乙方奶農提出的條件,以及乙方出現違約情況所承擔的責任,並未提及甲方如出現違約所需要承擔的責任。

  對於此份合約,上述原奶供應商向記者表示:“合約的內容根本無法保障我們自己的權益,這份合約在我們看來只是衛崗製約我們的一個手段,如果簽了這份合約,相當於衛崗想什麽時候要奶,要多少奶,都是由衛崗主導的,因為他們完全可以單方面且不承擔風險地撕毀合約。”

  對於原奶供應商所反映的問題,本報記者聯繫了衛崗乳業方面。對於“甲方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享有中止或解除本合約而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權利”的條款,衛崗乳業方面的說法是,雖然甲方享有中止或解除本合約而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權利,但需提前30日書面通知乙方,並在友好協商的前提下協助奶農處理好後續事宜,在全集團業務範圍內進行資源整合,為奶農提供企業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對於“倒奶事件”後要求奶農重新簽訂合約的事情,衛崗乳業表示,該合約簽訂周期為一年一簽,合約中對於收購價格、支付條款、品質要求上均有要約,並且由於品質要求隨著國家法律法規變化,合約中我司對品質的管控標準也會對應做出調整。年度合約續簽是企業的一貫做法,在合約續簽時間上與媒體報導的先後順序,沒有必然的聯繫。

  對於此份合約,乳業專家王丁棉指出,該合約完全是由公司方面的意志為主導,無論是從採購還是檢驗標準,在寫明要求符合國家標準的同時,還附上符合企業的標準和要求,而企業的標準和要求具體是什麽卻未有詳細的說明,那麽要求和標準全部是由企業把控,這對於奶農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

  “對於乳企來說,善待奶農才有出路。”王丁棉說,“各地的乳業都是有相應的生鮮乳購銷合約范文,真正的合約是應該對雙方進行約束和規範,但在衛崗的這份合約中,我看不到任何對於衛崗自己的約束。”

  此外,據原奶供應商透露,衛崗乳業對於部分奶農的欠款遲遲未有支付,按照之前的協定,衛崗乳業對於欠款會按照此前的合約給予奶農一定的違約利息,“但現在已經拖了兩三個月,雖然衛崗支付了違約利息,問題在於如果長期地拖欠款項,我們牧場資金就周轉不開。”

  奶農待遇存差異?

  在此次採訪中,有原奶供應商向記者透露了另一則消息,在此前的“倒奶事件”中,衛崗乳業高層非常重視該事件,並與奶農代表進行了接觸和了解,“當時衛崗的高層傳達出了體諒奶農的態度,奶農們表示也願意與衛崗繼續合作。”

  但某原奶供應商告訴記者,包括此前以及這次的合約,與衛崗某高層有較大關係。該高管曾在某乳企任職,後跳槽到衛崗乳業奶源部,同時將該乳企的合作奶農帶到衛崗乳業旗下,但對於該高管帶來的奶農和原衛崗的合作奶農,有較大的差別對待。

  根據原奶供應商說法,對於由某乳企轉到衛崗旗下的牧場和奶農,衛崗奶源部方面沒有采取任何的限制採購的措施,而對於衛崗乳業原來的奶農確有諸多限制,因而引發了“老奶農”的不滿。另一名原奶供應商則告訴記者,上次的“倒奶事件”導火索之一就是針對“老奶農”的不公平待遇而引發的。

  “衛崗現在已經限收小區奶農的原奶,小區奶農是指由多家奶農組成的、由當地供銷社牽頭合作的牧場,一般來說,‘小區’的原奶會低於市場平均價格,這一點奶農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於拒絕採購和限收‘小區’原奶,奶農們還是有意見的。”原奶供應商告訴記者。

  對此,衛崗乳業方面回復稱,衛崗已經向分管司奶源部的副總裁做出匯報,內部已做出初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該情況與實際情況不符。首先,對同一事件,每個人的理解角度不同,得出的結果自然不盡相同;第二,衛崗對原奶收購標準有嚴格的制度管控。

  但原奶供應商卻表示,衛崗乳業每天都會對原奶的數據進行匯總、檢測,“一般情況下,牧場的原奶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品質問題,所以因品質問題的拒收、限收並不是問題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有原奶供應商告訴記者,衛崗乳業高層對於奶農仍舊發出善意的信號,“春節後原奶價格普遍下跌,但衛崗乳業高層仍舊要求以超過市場平均價收購原奶,大牧場的收購價格達到了3.6元/千克,最低的收購價格也在3.2元/千克。”根據當事人描述,從這一點來看,衛崗乳業的高層是體諒奶農的處境的,但為何在實際操作中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奶農們也是無法理解的。

  按照行業人士的觀點,2018年後,國內市場奶價並未出現大的下跌,整體價格可以維持在3.5元/千克左右,較往年同期已經達到了較好的水準。國聯證券發布的《乳製品行業2017年半年度策略報告》指出,主產國2017年奶牛存欄量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奶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供給端去產能,全球主要原奶生產和出口國都在減產,奶牛存欄量持續下降,且短期下降趨勢不易逆轉。而該報告還指出,奶牛存欄量下跌也說明了無論是公司式大牧場和奶農的養殖量都存在下滑,原奶價格與成本的上漲無法形成正比,使得奶農和牧場出現了“奶牛越多,虧得越多”的局面,包括中國聖牧、現代牧業、西部牧業等上遊企業均發布盈利警告預計虧損。

  根據業內權威人士的說法,目前國內整體的原奶收購價格在3元至3.5元/千克,企業對於計劃內的原奶收購價格都較為穩定,對於計劃外的收購原奶則價格有所下滑。雖然該價格較2017年谷底時期已經有所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王丁棉的預計,目前養殖場的成本一般在3.2元/千克左右。

  雖然個體戶奶農的經營成本低於企業式的大牧場,但仍舊需要承擔乳企限收、拒收的風險。“目前國內有超過400家乳企,只有約10%的企業能實現原奶供應的自給自足,奶農還是國內原奶的主要供應者,如果奶農的根本權益得不到保障,最終會影響到國內原奶價格,並引發劇烈波動。”王丁棉說。

責任編輯:劉萬裡 SF0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