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三重世界,三個生命歷程

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好心情。經典散文精選美文,我們一起品讀。

本文來源於:讀散文賞美文dusanwen.cn

《紅樓夢》的全部奧義不僅僅是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也不僅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對個體命運的體驗和感歎,而是存在三重世界、三個生命歷程。

榮國府夜宴

[清] 孫溫 繪本《紅樓夢》局部

三 重 世 界

《紅樓夢》中有三重世界,第一重是變化無常的世界,第二重是有情世界,第三重是虛空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變化無常的世界,混雜酸甜苦辣,歷經生老病死。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代,佛學盛行。自王陽明之後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學傳播,使得民眾接受了這樣的宗教觀念:人生在世,必須相信淨土、不斷修行,才能超越輪回,達到清淨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礎上設定了《紅樓夢》的生死觀。

這個介於儒道之間、變動不居的世界沒有恆常,充滿起伏跌宕,悲歡離合。寶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緣,他對她有甘露之惠,她對他懷報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該天生一對。然而,無端忽來一寶釵,德容言功,無不勝之,又挾“金玉良緣”之勢,使得黛玉在與寶玉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寶玉也常有“好景不長”的預感。不僅他們的愛情關係在變,周圍人的福與禍也在變。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榮寧兩府就是如此。賈敬信奉道教,卻因為吃了金丹燒脹而死。元春封妃省親,富貴已極,“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卻也埋下了敗落的種子。賈家鼎盛之時,“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寫了,天天轉著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賈母那裡吃飯,飯不夠吃時丫鬟卻給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飯,榮國府已顯窘態。最終,兩大家族走向衰敗與崩潰。可小說的結尾又說蘭桂齊芳,賈蘭考中了舉人,賈寶玉有一個遺腹子,那麽,曹家是不是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小說含而未露。小說中求長生的死了,望情愛的斷了,想長久的敗了。從《易經》的觀點來看,就是否極泰來、樂極生悲、靜極而動。

曹雪芹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於心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衡量萬事萬物的價值標準,不是金錢,而是緣分和情誼。人在紅塵中有情,這情是自然生發出來的。雖然世界無常,但情支撐著世界。寶玉“情不情”,對花、鳥、月亮、星星無往不情,甚至對父親小書房裡一軸美人圖都想去探望撫慰一番。他憐香惜玉,愛襲人、晴雯、齡官、芳官等姑娘們,最後鍾情於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漢學家說過,中國人有各種各樣細膩的感情,這些情因遠近不同而構成各種各樣的關係。是情的出神入化構成了變化,構成了悲歡離合,構成了藝術美感。這就是變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虛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隱藏其後的恆定的價值觀。道家講究清淨無為,佛家講究一方淨土。它們都主張沒有情感牽累和興衰變化,超脫悲歡喜樂,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對於有情和變化,這種價值觀是一個恆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則是對虛空實境的偏離。從佛家來說,比如唯識宗,它的種子叫作染識,其變化就是從無染到有染,這麽美好的淨土還會變成無常的人生。從道家來說,原始為太和,打破太和才產生出人生的發展和困境,而人只有淨化欲念,才能恢復平衡。因此,《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是有情世界、無常世界的一個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虛幻境這一原始點,使小說在演示了榮辱興替後通過悟性來抵達虛空世界。

這個世界裡沒有落花,沒有變化,沒有憂愁,也不懼時間。一切圓滿無缺,不必擔心生老病死和飛來橫禍,更不會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須捨棄了“實”的現實世界,捨棄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達這個憑虛凌空、有大自在的虛空世界。但“實”與“情”是極難割捨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說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寶玉一人。多病而入佛門的妙玉和厭棄淫亂而出家的惜春,都是因為懼怕風塵肮髒違背了自己的心願才嚮往空門的清淨世界,這不過是小乘佛教的“自度”。但可悲的是,依據《紅樓夢》第五回的伏筆,恐怕妙玉“欲潔何曾潔”,到頭來紅顏屈從枯骨,連自度也難以達成了。

中秋宴

[清] 孫溫 繪本《紅樓夢》局部

三 個 生 命 歷 程

《紅樓夢》還寫了三個生命歷程:第一個生命歷程是希望。寶黛初見,一個驚呼“這個妹妹我見過的”,一個自忖“何等眼熟到如此”,善於察言觀色的王熙鳳也打趣“既吃了我家茶,如何不與我家做媳婦?”甚至連下等小廝都知道,寶玉的婚事“早已有了,隻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在這個生命歷程中,寶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共讀西廂,同憐落花,充滿了希望。

第二個生命歷程是煩惱。不僅寶釵金鎖上的篆文“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與寶玉佩玉上的是一對,而且後來到大觀園做客的湘雲也有個金麒麟,這更使得黛玉憂心不已:“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金環玉佩,或鮫帕鸞絛,皆由小物而遂終身。便恐由此生隙,同史湘雲也做出那些風流韻事來。”不唯如此,大觀園中的其他人物,也因情感和生活上的各種關係,產生煩惱。比如,襲人“忽又想到自己終身本不是寶玉的正配,原是偏房。寶玉的為人,卻還拿得住,隻怕娶了一個利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後身。素來看著賈母王夫人光景及鳳姐兒往往露出話來,自然是黛玉無疑了。那黛玉就是個多心人。想到此際,臉紅心熱,拿著針不知戳到那裡去了,便把活計放下,走到黛玉處去探探她的口氣”。當襲人故意以尤二姐被王熙鳳折磨以致吞金自盡、香菱因夏金桂陷害被薛蟠毒打等事來試探黛玉,黛玉回答“這也難說。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但這無心之言卻令襲人暗暗不快,此後她疏遠黛玉,甚至進讒言,不能說與此毫無關係。

林黛玉

[清] 孫溫 繪本《紅樓夢》局部

第三個生命歷程是無奈和失落。賈府從蓊蔚洇潤經由元春封妃省親走向高潮,但修建省親別墅花費巨大,無疑又埋下了衰落的伏筆,後來逐漸走向摧枯拉朽式的崩潰。前述的三重世界裡已經提到,這是一個顛覆性的變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姥姥安定的生活,雖然平淡無奇,卻並沒有大的起伏。她進大觀園,雖然也豔羨夫人小姐養尊處優的生活,但還是認為,大有大的繁難,自己的鄉村生活也有自己的好處。

比如,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便是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但賈母最終也沒把外孫女嫁給孫兒,而是支持了寶釵和寶玉的金玉良緣,對外說是“林丫頭心太細”。這種基於利益所作的決定有無合理性?不合理,但真實。這實際上是不同類型的人在衝突矛盾中一種可能的歸宿。這對於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文化結構與文化結構之間的衝突都具有啟發性,因為《紅樓夢》寫出了人性真實的一面。黛玉臨死才領悟到世事的殘酷,對紫鵑說“我這裡沒有親人,你好歹送我回去”,並非病危說昏話,而是椎心泣血之言。

又如,林黛玉這位“絳珠仙子”有先天不足之症,多愁多病。賈寶玉這個“神瑛侍者”發願要用360兩銀子配一種藥,管保黛玉吃了就好了,平日也對她百般溫柔體貼,唯恐違逆其意。然而,林黛玉最終卻因他夭折身亡。再如,賈家世代王侯,四大家族同氣連枝,哪想到皇帝一聲抄家,忽喇喇大廈傾,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再沒有什麽比這個更能詮釋“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無奈了。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作者成中英,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美國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張惠,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