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屆315晚會沒有保健品行業,網友:這不科學啊!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6日電(高曉鍈)自去年權健事件發酵後,又接連曝出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科技公司涉嫌傳銷、山西運城保健品涉嫌詐騙等保健品行業亂象。儘管各地已經對行業開啟整頓動作,不少網友仍期待315晚會的曝光能引起更大範圍的關注,從而讓更多人避免上當受騙。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如約而至,保健品行業卻在意料之外“缺席”了。對此,不少網友們表示:很失望。

315晚會之前的猜測

3月15日之前,媒體紛紛猜測保健品將是可能上315晚會榜單的行業之一,央視財經將“問題保健品”列為315投訴熱點前三名,新浪財經也將“問題保健品依舊猖獗”列為315投訴熱點的首位,有媒體稱“春晚都曝光保健品虛假宣傳了,315曝光還會遠嗎?”。

新浪財經315曝光台排名 來源:微博截圖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信用消費與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今年消費者對保健品類產品的不滿意率高達28.6%,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在微博、QQ等社交媒體上,渴望曝光保健品行業亂象的網友們表示,“期待315晚會上曝光問題保健品,讓奸商受到應有的懲罰”。

然而,當315晚會曝光名單公布後,並未有一家保健品公司上榜,這讓此前眾多媒體的預測和網友的期待都“落了空”。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很失望”。

截圖來源:微博

問題保健品曾是315晚會“常客”

事實上,此前央視315晚會曾屢次曝光保健品騙局,在近幾年的315晚會上,保健品都是報導的重點。

2017年的315晚會曾曝光了一些保健品廠商,其中包括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司、安徽潤九生物技術公司、威海艾維爾生物科技公司、江西南昌嘉仁生物科技公司等保健品推銷公司。他們打著健康講座的旗號、乾著賣保健品騙錢的勾當,將黑手伸向了老年人。

在央視曝光的畫面中,陝西白河縣的一個會議現場,安徽潤九生物技術公司將一款名為蜂膠膠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銷售了23萬元的產品。

2017年央視315晚會 來源:騰訊視頻

該公司一名講師現場宣稱,服用此藥,“糖尿病的人,兩個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而每盒對外售價3980元的蜂膠膠囊,進貨價只有65元,利潤高達60倍。而現場邀請的來自於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的重量級專家,幾年前不過是在遼寧丹東賣保健品的一個店主。

除此之外,還有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司將一款銀杏軟膠囊的保健食品,一次向50多名老年人銷售14萬元產品。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將一款名為甘舒堂樂粉的食品,一次向40多名老年人銷售5萬多元產品。

2017年央視315晚會 來源:騰訊視頻

中新經緯在天眼查查詢發現,上述曝光所提及的企業中,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已經注銷;安徽潤九、武漢樂百齡仍在存續階段,前者已顯示了清算風險,後者被最高人民法院界定為失信公司。

201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醫院實習生,打著為老人免費體檢的名義偽造體檢結果,推銷包治百病的神藥。而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些神藥事實上只是山東某企業生產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價80到90元,而其在賣給老年人時價格高出市場價格十倍。在央視曝光後,最終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詐騙罪被判3到7年有期徒刑。

保健品欺詐為何屢禁不止

雖然保健品欺詐屢被曝光,仍有不少企業“知難而上”。2018年年底,權健事件爆發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13部委開展了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截至2019年3月10日,百日行動工作情況顯示,行動中共立案6535件,結案2290件,案值77.9億元,罰沒金額2.68億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74件。

保健品行業亂象為何“野火燒不盡”?一位多年反傳銷人士對中新經緯透露,根本原因是保健產品的高額利潤驅動,一個產品的淨利潤可達幾十倍,除此之外,更為誘人的是保健品公司內部的獎金制度,有的公司獎金表撥出比可達到72%,“躺著賺錢”的夢想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罔顧法律和道德約束。

上述人士指出,保健品推銷人員通常利用老年人信息閉塞、文化程度低、辨識能力弱和人體機能下滑等因素,尤其對於一些疑難雜症採用誇大宣傳的方式,更容易獲取老年人的“青睞”;最後,保健品推銷公司本身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推銷過程基本是以業務員口頭交流的形式,很難留存證據,即便消費者意識到上當受騙,這些保健品公司也會拿出“這家店不是我們的、業務員並非公司內部員工、虛假宣傳為少數素質較差的社會人員的個人行為”等作為“擋箭牌”,不僅逃避了法律製裁,更給消費者維權帶來難度。

某保健品公司培訓現場 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國保健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超過65%的老年人使用過保健品,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銷、廣告宣傳而購買保健品。

一位打假人士向中新經緯介紹,這些公司一般首先利用溫情溝通,套取個人病史,然後通過小恩小惠,讓中老年朋友前往聽講座,再邀請假專家、假醫生演講並會診,最終,高額銷售保健品。一盒幾十元的不知有無效果的保健品,一番忽悠過後,能賣到了成百上千元。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曾明確表示,警惕國產保健品中存在的“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傳療效”等等違法行銷的慣用伎倆,並強調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可以調節機體的某些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避免上當受騙需要消費者、社會各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的監管要嚴之又嚴。第二企業要良心生產,自覺抵製欺詐和虛假宣傳,這也是讓良幣驅逐劣幣最有效的方法。第三,需要有效的輿論監督,通過媒體監督、舉報等方式讓欺詐和虛假宣傳現象無所遁形。第四,需要消費者自身提高防詐騙意識。(中新經緯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