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節氣養生|驚蟄養生有講究,不同體質者養生方法是關鍵

驚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三候

驚蟄三侯: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講述的是驚蟄時節:桃花盛開、黃鶯啼叫、燕子飛來的景象。

驚蟄後氣象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與此同時,驚蟄時節人的身體也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調理時期,應當把握時機進行養生祛病。


?驚蟄養生要點?

驚蟄時節,是一年中氣溫變化最劇烈的階段,天地回暖,但冷空氣時不時會來遛個彎,乍暖還寒。中醫講究「天人相應」,所以親們的衣食住行都要相應進行調整。

衣:以捂為主

驚蟄時節儘管氣象轉暖,但氣溫變化比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溫差相當大,在穿著上要注意保暖。以「捂」為主。


食:適當進補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我國民間素有驚蟄日吃梨的習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另外,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所以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等。

驚蟄還可以適當選用一些補品,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如枸杞銀耳羹、山藥粥等。但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住:早睡早起去「春困」

進入春天,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困」。專家稱,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春雷響,萬物長」。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悅,同時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保持身體健康。


行:即運動

春季是運動健身的最佳季節。

在春天這些運動可以多做:伸懶腰、散步可以消除疲勞,有助於健康。散步時可配合擦雙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有利於人體疏通氣血,生髮陽氣。

同時,出去踏青時也可以放風箏,不僅能呼吸到室外的新鮮空氣,消除眼睛疲勞,還能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椎關節的靈活性。

?春季養肝正當時?

?

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始發,人的肝氣亦變得旺盛。若肝氣不順,就會導致肝氣升發太過,進而肝氣上逆、氣鬱化火、肝陽偏亢、肝風內動,出現煩躁、易怒、眩暈、面赤,甚至中風昏厥等癥狀,這也是諸多肝臟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複發的原因;

另一方面,春季正是保持肝氣升舉、調暢體內氣機的最佳時節,故春季最宜養肝。

1.肝主疏泄:中醫理論認為,肝在五行中屬木,與春季相應,通於春氣。肝氣疏通、暢達則全身氣機條達,進而推動人體全身血液、營養物質運送到各個臟器,促進消化系統正常工作、膽汁的分泌排泄以及調節人的情志等。

2.情緒養生: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鬱結,都易損傷肝臟。所以,春季養生應該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努力做到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以保證肝的舒暢條達。

此外,諸如流感、過敏等疾病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不同人要根據自身體質選擇合適的中醫養生方法。

陰虛體質

體質特點: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心中時煩,少眠多夢、便乾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

養生方法:陰虛體質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應加強自我修養,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節製性生活。

多吃清淡食物,如芝麻、蜂蜜、豆腐、蔬菜等。不宜進行過激活動,應注意著重調養肝腎,太極拳是較為合適的運動項目。

陽虛體質

體質特點:多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時稀,怕寒喜暖。

養生方法:陽氣不足的人常情緒不佳,善恐或善悲。這種人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多聽音樂,多交朋友。在春夏季多曬太陽,每次不得少於15-20分鐘。並且加強體育鍛煉,可採取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項目。

血瘀體質

體質特點:多面色晦滯,口唇色暗,肌膚乾燥,眼眶黑暗。

養生方法:血瘀體質的人多有氣鬱表現,培養樂觀情緒至關重要。多做有益於心臟血脈的活動,如交誼舞、太極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體各部都活躍起來的,是有助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

痰濕體質

體質特點:形體肥胖,肌肉鬆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是痰濕體質人的明顯特徵。

養生方法:在陰雨季節,避免濕邪侵襲;不宜居住在陰冷潮濕的環境裡。應該多吃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的食物,如白蘿蔔、包菜、大棗、薏苡仁、紅小豆等。

痰濕之人多形體肥胖,身重易困,故應長期堅持散步、慢跑、各種舞蹈、球類等活動,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鬆弛的皮膚肌肉逐漸變得結實、緻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