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鄢陵之戰:晉國和楚國巔峰對決,結果誰贏了?

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晉國和楚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對於這一北一南的兩個大國,在春秋時期展開了百年的爭霸戰爭。其中,晉楚爭霸的大戰主要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此戰是晉國獲得勝利;第二次是公元前597年爆發的邲之戰,此戰獲得勝利的是楚國。在這兩場大戰之後,晉國和楚國在公元前575年又爆發了鄢陵之戰。對於鄢陵之戰,是楚國和晉國最後一次的主力會戰。那麽,問題來了,對於晉國和楚國之間的最後一次巔峰對決,孰勝孰敗呢?

首先,根據《史記》、《春秋》等史料的記載,鄢陵之戰,是公元前575年(周簡王十一年)晉國和楚國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在鄢陵地區(今河南省鄢陵縣一帶)發生的戰爭。在鄢陵之戰之前,鄭國是晉國的盟國。不過,在楚共王的努力下,鄭國背叛晉國,與楚國結盟。更為關鍵的是,鄭國還興兵攻打晉國的盟國宋國。在得到鄭國背叛自己的消息後,晉國準備派遣大軍討伐鄭國,並且要求衛國、齊國、魯國等出兵相助。公元前575年,晉國派遣四軍來進攻鄭國。其中,中軍將欒書,中軍佐士燮;上軍將郤錡,上軍佐荀偃;下軍將韓厥,下軍佐荀罃留守國內;新軍將郤犨,新軍佐郤至。

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較大的諸侯國一般只能維持三軍的建制。不過,周王室地位下降後,晉國通過設立新軍的方式,突破了三軍的限制。由此,在鄢陵之戰中,晉國可謂派遣了全部的主力來出戰。對此,鄭國自然非常害怕,於是向楚國求救。為了迎戰晉軍,楚共王以司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統領三軍,迅速北上援救鄭國。加上鄭國的軍隊,楚軍在規模上也和晉軍旗鼓相當。不過,對於晉軍來說,擁有熟悉楚軍內部情況的苗賁皇。苗賁皇是若敖氏之族,楚國令尹鬥椒(鬥越椒)之子。

在鄢陵之戰中,晉厲公采納苗賁皇的建議,由中軍將、佐各率精銳一部加強左右兩翼。首先擊破楚軍中薄弱的左、右軍。然後,楚共王出兵進攻晉國的中軍,不過遭到了晉軍的頑強抵抗。在混戰中,晉國將領魏錡用箭射傷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軍後退,未及支援兩翼。在此基礎上,鄢陵之戰中,晉國俘獲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隻眼睛;鄭將唐苟為保護鄭成公敗逃而戰死。晉軍勝利進佔楚軍營地,食用楚軍留下的糧食,在那裡休整三天后凱旋回師。由此,對於晉國來說,無疑取得了一場大勝,而楚國則慘敗而歸。

最後,總的來說,對於春秋中期爆發的鄢陵之戰,是晉楚爭霸戰爭中繼城濮之戰、邲之戰後第三次、也是兩國最後一次主力軍隊的會戰。在鄢陵之戰後,雖然晉國和楚國依然有交鋒,不過已經不是主力軍隊上的會戰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鄢陵之戰標誌著楚國對中原的爭奪走向頹勢,促使晉國恢復了在中原地區的霸業。但是,就晉國來說,對於鄭國、宋國、衛國、魯國、齊國等中原諸侯國的控制和影響力都在減弱。在晉國和楚國實力都相對下滑的背景下,吳國和越國相繼崛起,並在春秋後期稱霸中原。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